分享

陈虎:从未停止改变,从不畏惧失败!

 slof2008 2017-05-05

中兴财务云凭借在中国共享服务领域的领先实践和社会贡献,在“第十二届中国CFO高峰论坛”上被授予“中国财务共享第一品牌”最高荣誉大奖,表彰其在中国财务共享服务领域做出的杰出贡献。


作为中国财务共享领域的先行者,中兴通讯财务云可谓拥有不少“第一”:

  • 1999年,中国第一个网络报销系统;

  • 2000年,第一家将财务系统与网银系统直连,建立了银企直连系统;

  • 2005年,第一家建立财务共享服务中心;

  • 2005年,中国第一张企业和银行联名的公务卡;

  • 2006年,第一家创新“战略财务、业务财务、共享服务”财务管理模式;明确提出战略财务、业务财务专有名词。

  • 2006年,第一家利用条形码跟踪财务票据,第一家实现影像扫描记录财务资料,第一家通过任务分配机制实现财务流程;

  • 2006年,第一家运用双屏进行财务审核的企业;

  • 2008年,第一家建立企业差旅管理系统,并和财务系统实现直连;

  • 2011年,第一家提出“财务云”概念,建立财务云中心;

  • 2012年,第一家使用日志系统的位置信息,实现全球补贴的自动计算;

  • 2013年,中国本土的第一个全球共享服务中心;

    ……


十几年的发展历程中,中兴财务云在管理模式和信息技术上不断进行着创新和迭代,推动着中国企业财务的发展。而财务共享服务,近两年也已成为财务领域的高频词汇,越来越多的企业选择将共享服务作为财务转型的契机。


财务共享服务的出现,令财务未来的发展更加激动人心,不少管理者兴致勃勃,跃跃欲试。然而共享服务中心的建立,并非如同想象中的财务组织架构的一次调整,或是信息系统的上线。引用中兴通讯副总裁陈虎的话,“是一次观念、流程、系统、组织、人员的再造”。


4月28日,在新理财杂志社主办的第十二届中国CFO高峰论坛暨2016中国CFO年度人物颁奖典礼上,有着“共享服务第一人”之称的、中兴通讯副总裁陈虎,没有讲成功经验,没有讲未来展望,而是回忆了过去十几年在财务共享中心的建立过程中,他认为自己犯过的两次错误,“观念的转变不是那么简单,应该有着更广泛的培训和沟通”,“我们以为中国经验可以解决全球问题后来发现是错误的,我们花费了两倍甚至更多的时间。”


陈虎谈到,中国企业在海外遇到太多的不平等,有太多的艰辛,只有中国强大,中国企业才能不受歧视,只有中国企业强大,才会让国家更强大。


中兴通讯副总裁陈虎博士



以下为发言实录:


今天,非常高兴能到新理财的现场跟大家分享。十二年前我们开始做财务共享服务,到今天非常高兴和自豪地看到会场外和会场内的很多同仁都在谈论财务共享服务。但今天,在这里,我不想再谈财务共享服务带来的对未来的影响和给财务带来的变化,我只想跟大家谈一谈我这些年曾经犯过的两个错误。


第一个错误是关于观念的变革。


2005年初,中兴通讯开始全面国际化,在海外成立了14个片区,需要派驻很多财务人员。这个时候,我们发现财务运行效率低下,可以形象的说,传统的手工作坊式的财务管理模式,我们决定实施财务基础服务的革命(财务共享服务),用更现代化和科技化的手段来完成财务体系的变革和再造。当时,我十天飞了八个地方:深圳、广州、北京、沈阳、上海、南京、成都和西安,和财务人员交流,告诉大家我们需要变革,改变基于桌面、基于纸面的会计处理模式,我们要更加的现代化、国际化和互联网化。但在当时,由于大家不了解共享服务,短短的三个月,财务人员流失了30%,这是我工作中犯过的最大的错误。我才意识到,观念的转变不是那么简单。我们很多的财务人员不理解,认为自己的工作再也没有价值了,有的人就选择了离开。


在那段时间,我的压力极大。事后很多年,我都不停地问自己,如果再回到2005年我会不会在中国率先做财务共享服务?我经常给自己的答案是,不会。为什么?因为那段时间对于我来说太煎熬,我经常微笑着内心崩溃,为什么微笑?因为我是团队领导者,我要面对所有的团队成员,要给他们打气,微笑着说这就是财务的未来,微笑着用我自己的微光去点亮前进的道路。 但我的内心又是崩溃的,因为我看见这么多的人离去,我看见这么多的业务需要重新再造。那是我人生中犯过的一次错误,现在回想起来,当年可以对团队做更好的培训,和员工做更好的沟通交流,给予一定的承诺,让他们可以有信心的和我们一起继续走下去。


很幸运,我们在没有路的情况下完成了这件事。很多人把它视为是一件事情,很多人把它认为是一套软件,其实在这个过程中我们经历了观念的革命,我们做了流程的再造,我们实施了组织的再造,我们上了多个信息系统,更重要的我们把人员的知识结构和人员层次做了巨大的变化。这些迷茫中的寻找,过程中的阵痛,眼泪中的欢笑,是我们最宝贵的回忆。


2005年底,在财务共享服务的支持下,我们实现了财务组织的成功转型,首次提出“战略财务、业务财务、共享服务”三层财务架构模式。当年我们一起在公司二楼会议室讨论的三个名词“战略财务、业务财务和共享服务”,这三个词,今天成为中国财务界的通用名词,我感到非常的骄傲和自豪。


我们在2005年最初实现财务共享的时候,非常初级和手工化。我们当年做凭证分配的时候只有一个凭证袋,因为当时没有实现凭证的自动分配功能,没有影像系统,就做了一个刚好能装50份凭证的布袋子,因为经过测算,当年我们每个财务人员每天审核单据量差不多50份左右。


正是这个小小的凭证袋使得我们走向了全面信息化的道路,我们用了三年左右的时间建立了自己的条形码管理体系,建立了影像管理系统,建立了任务分配机制,建立了电子档案系统,建立了财务系统和前端业务系统打通的机制,非常高兴我们这一套实践的摸索能够成为企业今天的标配,这是我们做的一点点贡献。


2011年我们第一次提出了财务云的概念,我们希望财务能像水和电一样无处不在,非常方便地获得和获取。今天,我们在西安有350人,这350人可以处理全球116个国家和地区的会计报表,近千个银行账号的资金收付,使得我们的财务真正站到世界的前列,能够用最先进的方式来支持公司的业务。回想我在2005年所做的关于培训和沟通的不足,如果再让我重走一遍的话,我会把变革中的培训和承诺放最重要的地位,通过培训培训再培训,一对一的沟通和承诺,很好地和变革中的员工一起度过那段痛苦期。每一位员工都是我们的财富,每一位员工都是公司发展的动力。


第二个错误是错误地估计了完成全球财务共享的时间。


2013年,我们的财务共享服务中心已经成熟地运营了八年时间,也帮助很多中国企业建立了自己的财务共享服务中心。我们就像一个导游,因为我们走过了这一条路,我们可以让企业沿着我们走过的路节省更多的时间,看到更多的风景,更美好的未来。


2013年,我们决定做全球业务的回收,把所有的财务业务集中到中国来处理,我犯了第二个错误。我以为我们在中国积累下这么多的经验和丰富的能力,可以使得我们在两年之内完成这件事情,事实教育了我。我们用了三年零七个月的时间,这三年零七个月的时间我们的财务人员走遍了100多个国家和地区,我们投入了400个人年来完成这件事。我自己走过了接近60个国家,遇到了从来没有遇到过的困难,我们解决了全球会计准则不统一为企业会计核算带来的问题。我们在海外有13个小时、15个小时的时差,我们在海外遇到了西班牙语、葡萄牙语、阿拉伯语、德语、法语各种语言环境的挑战,面临每个国家不同的法律环境和税收环境,这些都给我们带来了巨大的挑战。语言、政策、时差、文化、系统的困难,都未能阻挡我们的脚步,我们一个国家、一个国家地去完成,一个问题、一个问题的去解决,从第一个国家泰国开始,到最后一个国家印度结束,我们用了三年零七个月的时间,成功地把全球的财务基础业务拿到了共享服务中心


我非常感谢团队在此过程中积累了大量的知识和经验,我们把全球的商业、全球的法律、全球的税务、全球的会计核算、全球的金融环境相关的知识积累下来,我和我们的员工说,我们往前的每一步,我们解决的每一个问题,未来的中国企业可能都会遇到,我们解决了它,可能就会有无数的中国企业能够借鉴。这些知识和财富才是我们留下的最宝贵的东西,我们在海外经历了无数的困难,也遭遇过无数的挫折,我们还在海外经历过无数的处罚,比如在巴西面临的罚款,在阿富汗面临政府的查税,这些都会沉淀下来成为我们的经验,成为中国企业的经验。我们走过的路,我们留下的汗,滴过的血,希望能够成为中国企业的路标,不再犯同样的错误


这两次错误是我在整个财务工作生涯中最深的体会。我经常问自己,为什么我们要做这么多改变?走过了全球许多国家以后,看过了中国在海外太多的不平等,以及中国企业在海外太多的艰辛以后,我深深地感到只有中国强大了,我们才能幸福,也只有中国企业强大了,中国才能强大。我们也希望中国的财务人能够改变中国财务的未来,支持中国企业的进步。


今天上午看到首席财务官的一份报告,我觉得非常自豪,里面有一句话,“人生本该如此,从未停止改变”。我想加一句话“人生本该如此,从不畏惧失败!”。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