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合唱欣赏】绿岛--木楼合唱团

 老牛199 2017-05-05



(建议您戴上耳机聆听,以获得更好的听觉享受)


 


歌   词 

     

绿色的东方,绿色的海

指示时间顺著海潮的方向,单独行走

留下脚印再擦掉脚印

等待那些将要到来而尚未抵达的

明日的海水,它的温度

它将碎裂的形状


岛屿遗忘了水底的记忆

剩下逐渐硬化的过去

太阳像隻海豚蓄势待发

不怕跃出遗忘的水面,高飞

在浩瀚的蓝色神秘中

展开金色的鹰隼翅膀


一隻梅花鹿从梦中醒来

跃起,穿过寂静的树林

奔向海边,凝望日出

变成一座灯塔





【〈绿岛〉乐曲解说 文/任真慧】


此章诗作原副标题为「给少年与青少年」,讲的是年轻榜徨而又雀跃的心,献给面临未来抉择的青年人,也献给年少轻狂时的自己。外文标题则根据我对此诗的诠释命名,将绿岛的意象自具体的岛屿形象抽离,成为更诗意的「所嚮往的绿色的方向」、「彼方之岛」。另一方面也是因为法文「lui」发音与「绿」略有相似,同时取音义之故。


我在曲中将岛屿、海洋、故乡等意象相结合作为音乐诠释的基础,将整体结构大致以「2+2+1」与「3+3+2」间的比例,分为三个连续段落:「海景、离乡、嚮往的未知」。全曲建构在极长的和声步调上,在四部合唱线条外加上气声、朗诵等声部,融合为音色与音乐织度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曲中并大量运用声响的空间配置(spatialisation)、延展(extension)、延迟(delay)等手法,以探索合唱的每个声部在一般认知的对位与和声之外,更多组织声音与诠释意象的可能性。


这些年写作合唱曲时,我不断思索如何以合唱形式,来呈现并演绎诗——如此接近于内心独白的一种文字。诗中虽无「我」字,但必为「我」的视角、必有「我」的存在。我在读这首本身充满色彩、画面与声音的诗时,也不断反覆推敲:在平淡美丽的文字背后,所要传达的心为何?以自己现在三十多岁的年纪来回顾年轻的心,又是如何感受?因此在这首乐曲中,我所诠释的的诗人(年轻榜徨的自我)角色,以首段中加上回声(echo)的人声独诵,与末段在合唱回声中浮出的男高音独唱线条相呼应,在绵延不绝的声响中,成为贯串全曲脉络的轴心。


联系我们: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