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纤维艺术丨旗袍,惊艳时光的中国美

 阅云间 2017-05-05



人生若只如初见

你会不会记得

当年过着旗袍的美人

那一低头的风情万种


旗袍美人


或许很多年后,人们会记不清楚《花样年华》中那个令人惆怅的错爱故事。可电影之外,那个扮演了苏丽珍的张曼玉,还有那一身身明艳动人、妖娆惊鸿的旗袍,却会深深印刻在观众的心里。


60年代的香港,初初相见,张曼玉饰演的苏丽珍就以一袭明艳的旗袍出现。只一眼便流光溢彩,从此入了梁朝伟饰演的周慕云的眼。



之后,张曼玉一套又一套的旗袍在推动故事的不断向前发展,忧愁时旗袍色调郁暗,心生爱恋时旗袍明艳乖张。


一身旗袍足矣表达心境。


最后,张曼玉换上了绿色的旗袍,嫩绿的颜色如同昂扬向上的新生命。在镜子前她静默地打量着,心中暗下决心,要开始新的生活......




虽说王家卫把整部电影的色调都放在幽暗的灯光和孤僻的场景环境中,可只要张曼玉身着旗袍袅袅婷婷地向我们走来。一个东方美人摇曳生辉,一个时代也因此五光十色起来。



旗袍的花样年华


旗袍,原本是说旗人之袍。其作为中国女性国服,虽然定义和时间至今仍存争议,只要着于身,它便能婉约勾勒出东方女性的曼妙曲线,把一份含蓄的性感淋漓尽致地表达出来。



上世纪的三四十年代,是中国旗袍的黄金时代。


其中光旗袍的花色面料就各式各样,水墨,花间,落樱,若兰......而镶、滚、嵌、荡、盘、绣、贴则是旗袍常用的几种装饰法。


那时旗袍不但美,人的身材也很东方:削肩、平胸、细腰、窄臀,东方女子只要略施粉黛,一席轻衣,足以静默成诗。




旗袍最值得说道的旁边的开叉。


在西方,服装的叉开在前后,使走路有余量。而中国旗袍却在侧面开叉,女子缓缓一走,葫芦型线条,摇曳生风,往侧一看,一截小腿亭亭,一湾小脚踝戚戚,走起路来体态婀娜,连西方时装史学家都称旗袍的开叉是“动人的一瞥”!



中国旗袍之美


说到中国旗袍之美,让人心微微一动的,还是大上海的女人们。旗袍穿在她们身上,如同一个风姿卓越的女子,或端庄、或婉约、或娇媚......


其实,中国旗袍也有“海派”和“京派”的分别。


|海 派|


在《色戒》中,当汤唯实验的王佳芝穿着27件旗袍亮相时,雅致,精巧,性感,妩媚,完美呈现出一派典型上海女子的风情。



海派旗袍的最大的特点在于反传统,它有胸省、腰省和装袖、肩缝,甚至加入垫肩以追求完美的身材。


不仅如此,海派旗袍在某一段时间还流行“透、露、瘦”,于是就采用镂空织物和半透明的丝绸为面料。




|京 派 旗 袍|


京派旗袍是旗袍家族中的大家闺秀。


相比“海派”的开放与创新,“京派”就显得皇家风范。尤其体现在包滚的工艺手法上。早先清朝时期的娘娘们穿的旗装便也是如此。用最鲜艳夺目的面料,衣服外口还要镶上一条宽宽的包边,一切皆显大气隆重。




旗袍,惊艳时光的中国美


时光荏苒,沧海桑田,如今的中国,走在城市的寻常巷陌,再难逢见一个穿着旗袍的女子,但只要你一提起它,在每一个中国人的心中,都会浮现它性感的曲线。


这种美,独属于中国女子,半露半隐,含蓄而性感,如若初见,撩人心弦。




旗袍,如一个梦,它在时,不真切;它离开后,栩栩如生,而它的美丽,也将随着那些动人故事,停留在五光十色的中国。


本文来源:物道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