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5毛钱化结石,全家都能吃!磨成粉更好~

 lxg1552 2017-05-05


疾病查询:

腰痛、腰间盘突出、强身锻炼背痛、风湿、骨质增生、腿痛、乙肝、肝病、养肝、解酒、胃病、胃疼、便秘、骨质增生、颈椎病肾虚、减肥、宿便失眠、高血压感冒腹泻、咽炎、补肾食疗、男科、前列腺炎妇科、痛经、月经不调、经期保养、乳腺增生、乳腺癌坐月子、丰胸、美容、瘦腿、手脚、咳嗽、痔疮、脑出血血栓、癌症、糖尿病、心脏病、痘痘、白发脱发、打呼噜、皮肤病、酸碱食物、湿气、胆结石、痛风牙痛、口腔溃疡、鼻炎、近视、狐臭、秘方...更多!


鸡身上一个部位能化结石?起因是这样的,一位南京的粉丝给我们发来留言,称自己的结石病被鸡身上一个叫做鸡内金的东西治好了?


我之前体检被查出患有胆结石,做过手术。最近在网上看到如果患有胆、肾、尿道结石可用鸡内金、玉米须各50克,煎1碗汤1次服下,1日2~3次,连服10天即可。自己试用了1个疗程,效果还不错。

南京粉丝 何女士

鸡内金:瓷石,铜、铁皆能消化


“鸡内金”是啥?

这个鸡内金其实就是鸡胃的一个硬化角质层,它可是鸡身体内的“黄金补品”,大家可以在料理鸡的时候,把它剥下来晒干,碾碎后就可以留着用了。 一般在药店买的鸡内金,是晒干后碾碎的粉末。老人们都知道,它是帮助消化的。

但是,这个“鸡内金”真能治结石吗?


我们就此问了一下南京市中西医结合医院消化内科主任中医师 刘万里老师,他也给出了肯定的答案。

鸡内金,俗称鸡肫皮,是鸡的砂囊内膜,也是一味传统中药,除了有健胃消食的功效,还有“排石”的作用。


清末民初河北名医张锡纯著的《医学衷中参西录》中已有明确记载:“鸡内金,鸡之脾胃也。中有瓷石,铜、铁皆能消化,其善化淤积可知。无论脏腑何处有积,鸡内金皆能消之。”

中有瓷石,铜、铁皆能消化”,就是说遇到石头都能给你化了。像胆结石、肾结石、膀胱结石的病人,常吃鸡内金非常好。中医治疗胆结石症,更少不了鸡内金这味药。


想来这张锡纯的记录确实有点道理,这鸡不像人,吃的东西精细,它是牲口吃百物,且鸡没有牙齿,什么都是不消化的吃吞下去,肯定是什么沙子、石头都会进去的,有了这个东西保护,才能长得壮壮的呀。大家都知道,那鸡得结石是很少的事情,万一得了结石那可是“鸡宝”呢,还是“喜事”呢。


光是鸡肉,补脾胃的效果就不错。鸡肫是鸡的胃,它补脾胃的效果更是好上加好。而鸡内金是鸡肫直接接触食物的内层,是负责消化食物的前锋,它健脾胃、助消化的作用自然是非常突出的了。


所以说这个鸡内金遇上的都是真石头,对于人体内的那种小的钙化的结石可能真是不在话下。


刘万里老师也提醒了大家:虽然鸡内金是一种常用药,但也有很多配伍禁忌与饮食注意事项。这种动物药含酶类成分,含鞣酸成分的中药能与消化酶的酰胺键或肽键结合,可能改变其性质,使酶失去消食的功效。


故地榆、石榴皮、五倍子、虎杖、狗脊、萹蓄、大黄、茶叶、四季青、仙鹤草、侧柏叶等含鞣酸的中药不宜与鸡内金配伍使用。此外,使用含有鸡内金的方剂时,也不要同时食用富含鞣酸的柿子、苹果、咖啡等,机理同上。

鸡内金 结石验方四组

山东莱州市慢性病防治院 郭旭光提供

胃结石:鸡内金粉10克,饭前一小时温开水冲服,每日3次。


胆结石:鸡内金60克,鱼脑石15克,广郁金20克,生大黄10克。加工成粉末,装入胶囊,每粒0. 4克生药,每日服3次,每次6~8粒,饭后温开水送服。一个月为一疗程,一般用药2~4个疗程可获显效。


多发性肾结石:鸡内金适量,烤干后研成细末装瓶备用,用时将鸡内金粉15克倒入杯内,冲300毫升开水,15分钟后服用,早晨一次服完,然后慢跑步,以助结石排出。


泌尿系结石:鸡内金炒黄研为细末,每次5克,每日3次,淡盐水300~400毫升送服。第3次可加服山莨菪碱10 毫升,速尿20 毫克。或鸡内金焙干研末,每次10 克,每日3次,茶水送服,治输尿管结石。

正常人吃:鸡内金帮助消化

胆有问题的人除了治疗之外,在平时可以经常吃鸡内金来帮助调理。胆囊炎、胆石症等疾病往往有家族遗传的倾向。如果家里的长辈有胆的毛病,年轻一代就应该经常吃鸡内金来预防。


另外就是,十个人的结石九个是习惯养成的。比如,我们早上再忙也要吃早饭,否则容易得胆结石。

  • 因为夜里人不需要消化,我们的胆汁就存在胆囊里。经过一晚上存储,就等着早上使用呢。可要是你不吃饭,胆汁就用不到,这样胆汁在胆里储存时间长了,就浓缩了,到最后就结晶成结石。

鸡内金这么好,真是不负“黄金补品”的美誉,而且它的价格也很平易近人,是全家保健的佳品。大家赶快告诉家人和朋友吧!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