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期 植物物种“知晓” 校正:大果高河菜忘记写生境以及分布地等内容,补遗如下“生长在荒漠地带、碱滩,海拔600-1000米。疆内阿勒泰有分布。青海也有分布。哈萨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俄罗斯,乌兹别克斯坦有分布。” 今天我们介绍豆科苦马豆属苦马豆。 关于苦马豆我曾写过这样的文字:“在我眼里苦马豆是个神奇的植物。它美丽的蝶形花初呈鲜红色,后变紫红色;花色的变化对于苦马豆来说还不算神奇,它神奇的地方是膨胀得像“泡泡”一样的荚果,这荚果到底是怎样生成的呢?这一问题让我百思不得其解。我居住的小区内曾有一片野生的苦马豆,近两年我都对其有所观察,但是每次到要见证奇迹的时候,都会出岔子。第一年刚开花的时候,植株就被园林师傅用割草机割掉了;第二年更是悲催,原本是草坪的地方被物业改造成停车场,大片的苦马豆直接被斩草除根,只留下停车场外的几株还在那里飘摇。” 豆科苦马豆属:全世界约有2种,主要分布在西亚、中亚、东亚及西伯利亚。我国产1种。新疆有产。
苦马豆 Sphaerophysa salsula (Pall.) DC. 半灌木或多年生草本,茎直立或下部匍匐,高0.3-0.6米,稀达1.3米;枝开展,具纵棱脊,被疏至密的灰白色丁字毛;托叶线状披针形,三角形至钻形,自茎下部至上部渐变小。叶轴长5-8.5厘米,上面具沟槽;小叶11-21片,倒卵形至倒卵状长圆形,长5-15 (25) 毫米,宽3-6 (10) 毫米,先端微凹至圆,具短尖头,基部圆至宽楔形,上面疏被毛至无毛,侧脉不明显,下面被细小、白色丁字毛;小叶柄短,被白色细柔毛。总状花序常较叶长,长6.5-13 (17) 厘米,生6-16花;苞片卵状披针形;花梗长4-5毫米,密被白色柔毛,小苞片线形至钻形;花萼钟状,萼齿三角形,上边2齿较宽短,其余较窄长,外面被白色柔毛;花冠初呈鲜红色,后变紫红色,旗瓣瓣片近圆形,向外反折,长12-13毫米,宽12-16毫米,先端微凹,基部具短柄,翼瓣较龙骨瓣短,连柄长12毫米,先端圆,基部具长3毫米微弯的瓣柄及长2毫米先端圆的耳状裂片,龙骨瓣长13毫米,宽4-5毫米,瓣柄长约4.5毫米,裂片近成直角,先端钝;子房近线形,密被白色柔毛,花柱弯曲,仅内侧疏被纵列髯毛,柱头近球形。荚果椭圆形至卵圆形,膨胀,长1.7-3.5厘米,直径1.7-1.8厘米,先端圆,果颈长约10毫米,果瓣膜质,外面疏被白色柔毛,缝线上较密;种子肾形至近半圆形,长约2.5毫米,褐色,珠柄长1-3毫米,种脐圆形凹陷。 生于山坡、草原、荒地、沙滩、戈壁绿洲、湿地、沟渠旁、河、湖岸边及盐池周围,海拔1000-3200米。产于新疆各地。我国吉林、辽宁、内蒙古、河北、山西、陕西、宁夏、甘肃及青海有分布。蒙古、俄罗斯有分布。 苦马豆标本图(MW) 苦马豆墨线图 注:本文图片均出自Плантариум определительрастений等。
|
|
来自: 豆豆糖0ytzym7u > 《泽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