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互联网投资理财有哪些陷阱?

 yeyt963 2017-05-05
       伴随着互联网投资理财的风起云涌,各种互联网投资理财产品让人眼花缭乱、良莠难分。今天,笔者就为大家盘点一下互联网投资理财的陷阱,供大家投资时参考。
  一、钓鱼网站利用高额回报引诱
  一些互联网投资理财诈骗通常以高额的理财回报来吸引投资者,他们会在国内各大网站平台投放极具诱惑力的广告,这些广告写着高收益、低风险、投资周期短、承诺只赚不赔,引诱一些想投资的人在钓鱼网站或者直接转账等方式来购买各种投资理财产品。钓鱼网站可以盗走你的个人信息和账户资金,而直接转账到理财平台,等于自己把钱送入骗子的口袋。
  二、P2P网贷平台暗藏陷阱多
  近几年P2P网贷大火,因其平均收益率在10%左右,远高于货币基金和银行理财,吸引了很多投资人,特别是一些以高息诱骗投资人的平台,给出的实际收益率会更高。
  一些P2P平台为了吸引投资人、能在短时间内诈骗到大量资金,还会进行一系列包装。比如打着“高息”、“保本”、“短期标”等旗号发布大量虚假标,宣称与政府或银行签订了合作关系、加入了行业协会、与保险公司和担保公司合作等,展示自己平台的各种“荣誉”战绩,对平台运营数据、标的信息、公司背景和高层背景造假,有的平台甚至地址都是假的,等到资金到账后便携款“跑路”。
  在此,笔者建议广大投资者在选择p2p理财产品时,最好选择平台信息高度透明、有银行存管、资金走向公开的合规平台,来降低投资风险。
  三、假冒银行诈骗
  一些诈骗分子通过手机短信、电子邮件等方式冒充银行向投资者发送消息,谎称某银行推出了新型理财产品,或告知投资者在银行购买的某款理财产品被扣除了大笔资金,引诱投资者登陆虚假银行网站。待投资者将个人账号、密码输入虚假网站登陆后,这些信息会立刻被诈骗分子盗取,并转走用户账户中的资产。
  四、虚假借款诈骗
  在各大提供借贷的互联网金融平台,还盛行着一种借款诈骗。借款人通过信息贩卖者获取有效身份信息,并以他人的身份在互联网金融平台进行借款或消费。在一些平台,不乏员工与借款者内外勾结,过度包装借款人信息,使得原本无法借款的人也借到款项,变相侵吞公司资产。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