扶突穴:咳嗽、气喘、咽喉肿痛【取穴位置】 在颈外侧部,结喉旁,当胸锁乳突肌前、后缘之间。 【解剖位置】 在胸锁乳突肌胸骨头间颈阔肌中,深层为肩胛提肌起始点;深层内侧有颈升动脉;布有耳大神经,颈皮神经,枕小神经及副神经。 【按摩扶突穴位的作用与好处】 【主治病症】咳嗽、气喘、咽喉肿痛、吞咽困难、失音、梅核气、呃逆、暴喑,瘰疬,瘿气。 【作用功效】扶突穴,理气润肺,清热祛火,通经活络。 【保健原理】扶突穴属于手阳明大肠经。按摩该穴,能够清润肺气、辅助治疗甲状腺肿大。 【穴位配伍】瘿气配伍穴位:合谷穴、足三里穴、气舍穴、列缺穴、扶突穴、天冲穴 疾病概述:瘿气多因情志内伤,阴虚气郁,使痰气互结、化火伤阴而成。以颈前肿大、善饥消瘦、急躁心悸、畏热多汗、手颤、眼突等为主要表现。 按摩顺序与技法:用食指、中指作振颤法依次点合谷穴、足三里穴、气舍穴、列缺穴、扶突穴、天冲穴,相互配合,可达到通经活络,缓解郁滞的作用。每穴平探、压放各100 次。轻病治疗8~10 次即可见效。 咽喉肿痛配伍穴位:大椎穴、扶突穴、合谷穴 暴忤气硬配伍穴位:扶突穴、天突穴、天溪穴 《灵枢·本输》,称此穴为水穴、水泉穴,属于手阳明大肠经。大肠经的经气在此处穴位吸热后上行至头、面部,并为头、面部的水湿之源,性滞重。这个穴位,能治咽喉肿痛、吞咽困难、甲状腺肿大、声带小结、声音嘶哑,尤其是对于止咳平喘更具有奇效。 【穴位疗法及注意事项】 【治法原则】寒则补之,湿热则泻之。 【经穴用法】推拿:揉法、点按法、拿法、推法 【按摩手法】用双手中指指腹按揉并做环状运动,时间宜短。特别注意:因为扶突穴位接近气管,因此不可用力过度。 【特效按摩】用食指和中指并拢,以指腹按压扶突穴,每次左右各按压3分钟,可以治咳嗽气喘。 【按摩疗法】用大拇按揉扶突穴100~200次,每天坚持,可防止落枕、咳嗽。(以手指指腹向下按压,并作圈状按摩。)。 【艾灸疗法】用艾条温和灸扶突穴5~20分钟,每天一次,可治疗颈部疾病。 【刮痧疗法】用刮痧板从上向下刮拭扶突穴3~5分钟,隔天一次,可缓解颈痛、肩臂疼痛、咽痛、喉痹、呃逆。 【刺灸疗法】 直刺扶突穴0.5~0.8寸。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