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心理治疗:“方法”与“态度”

 犁牛子丶 2017-05-05

     第三部分:真正的治疗

 

 

 

   第一章: “方法”与“态度”

     

    患者来治疗是为了去除症状,是为了治好,因此他非常急于治疗师可以给予他行之有效的方法。这似乎无可厚非,毕竟我们去饭馆就是为了吃饱,如果到了饭馆没有可口的饭菜,想必这会令食客失望,甚至会觉得被骗。对治疗也是同样,如果治疗师不能立即帮他去除症状,他也会对治疗失望。并试图寻找更先进的仪器、药物或大师帮他解除疾患。这种有问题就解决问题的心态,在常规事情上也许行得通,但对于复杂的人心来说,往往行不通。

    过于沉浸到方法的执着,只能说明他依然执迷不悟。

    正是因为他的执迷不悟,所以治疗师在他内心中就成了一个魔法师,似乎有神奇的手段可以帮他战胜症状,因此他对治疗师给予了厚望。但越是如此,他越容易失望,因为他与治疗师根本就不在一个波段上。

    治疗师也希望他能变好,只不过治疗师与患者眼中的“治愈”压根就不是一回事——治疗师希望他能够放弃对荣誉的执着,对完美的维系,能够回归平常心,做回一个平凡的人;但患者却只是想消除症状做“真实的自己”。他就好像是一个赌徒,来寻求的是高明的赌术,但治疗师却想教他如何戒赌,因此患者与治疗师之间存在一种天然的矛盾性。患者对治疗理想的期待开始会促进治疗同盟的建立,但却也为日后的阻抗埋下了隐患。毕竟,治疗师能给予他的,终究不是他想要的。比如,一位因为脸红问题来求治的患者,他的求治目的是为了消除脸红,之前他甚至还做过一个脸部神经的手术,因为该手术宣称可以消除他的脸红。但令他失望的是,手术过后一切依然是老样子,因此他不得不求助心理治疗。当然他的目的依然非常明确——去掉脸红。因为脸红意味着幼稚、不成熟、会被人看不起、甚至会让异性误解自己喜欢对方,而对于一个“纯洁”的他来说,是不能允许这种事情发生的。但当得知治疗并不能帮他消除脸红,而仅仅是分析他对脸红的恐惧,找到人格的扭曲,最后他依然要接纳脸红存在的事实的时候,他不再来做治疗,继续寻找消除脸红的“方法”去了。

    当理想中的治疗与治疗师的光环破碎之后,他对治疗师也会由爱生恨,并认为治疗师欺骗了他。其实治疗师所做的一切努力,只是希望他能够醒悟到:痛苦不是来自于症状的存在,而是来自于内心中的冲突——理想与现实。如果他不能放弃理想,那么终将无法接受与面对现实,也永远无法停息内心中的挣扎。

    但在中国这样一个急功近利的社会之中,心理学也开始变得“投其所好”——心理学也在迎合着患者的口味,各种号称神奇的方法可以快速有效地帮患者去除症状与病患。在这种一个愿打一个愿挨的默契下,各取所需,各怀鬼胎的进行着所谓的治疗。他们会有一个很好的开始,但随着时间的流逝,患者会越来越不安与焦虑,因为他的症状压根就没有消除,就算有缓解,也仅仅是暂时的。

    正如,一位女性来访者因为人际问题来求治,在人际中她总是很紧张,不自信,当问道她哪里不好的时候,她也说不出个所以然。她谈到问题就出在初中的时候一些同学不喜欢她,结果她就变得很不自信,认为一定是自己哪里不好。结果她就刻意地改变自己“很二”的性格,变得文静和乖巧,就算和最好的朋友在一起她都不放松,因此生活受到很大的限制,所以来治疗她希望在我这里可以找到去掉紧张的方法。他之前在老家也做过治疗,而治疗师就试图让她相信或寻找证据别人是喜欢她的,并且试图让她找到自己的优点来抵消自卑感,进而提高社交中的自信。看起来这无可厚非,看起来这样可以消除患者的恐惧,但万一,我是说万一,真的有人不喜欢她,一味地相信别人喜欢自己,那么这不是一种自欺?人活在世上总会有不喜欢我们的人,这是现实,一味地要求别人喜欢自己,这难道不是对现实的逃避?所以一味地把自己变得“可爱”,一味地相信别人是喜欢自己的,难道不会让自己越来越脱离现实?

    现实,即是客观实事与规律。但现实却又往往给人带来痛苦,因此逃避现实以逃避痛苦,成了一些人的幻想。因此,他总是找方法,但却又不存在逃避现实的办法,就算有的话,想必只会让他更加活在自我的世界之中,而不是真实的生活里。

    其实,令患者挣扎与纠结的症状,只不过是一种现实的存在,诸如,脸红、口吃是我们无法解决的问题;余光、对视,想必每个人都有;有人不喜欢我们,是一种必然的存在;缺点与不如人之处,是人类无法逃避的宿命;紧张和焦虑,是无法用理智来克服的情绪……如果我们可以抱着一颗包容的心,想必这些问题也都不会成为问题,但如果我们总是与之对抗,只会陷入到内心的冲突与战胜之中。

    但因为他要强迫性地维系已经破碎的自尊,找回那完美的自我,实现其伟大的幻想,所以不能放弃与症状的对抗。

    因此,并不是症状不放过他,而是他一直不放过症状,一直不能放过他自己。所以,他总是强迫性地把一切都当成方法,幻想通过他的执着可以扭转乾坤,可以维系自尊。

    一位男性患者来做心理治疗,因为他有强烈的社交焦虑感——在与人接触的时候,他不敢与人对视;担心自己的表现不好,被别人否定;觉得自己不会说话,不讨别人喜欢,尤其是女孩……所以他尽量不与人接触,封闭在自己一个人的世界中,所以电脑成了他的“好朋友”。时间久了,他也意识到了不能再这样下去,所以来做治疗。不过他上个治疗师的一句话让他更加纠结——治疗师问了他一句话:你为何不敢看别人的眼睛?是呀,我为何不敢看别人的眼睛,他之后就一直凝思苦想治疗师的这句话,结果想了五年也没有找到答案。按理说一件我们想不通的事情就不要去想了,但他却一直固执地在想。后来得知,他对这个问题的执着是来自于,他自以为想通了这个问题,就可以不再恐惧,或者说他幻想通过这个问题的解决,来解决自己所有的问题。结果在现实中他没有做任何的努力,反倒在想法层面不断地纠结。

     患者只是一味地执着,而不懂得停下来;只会一味地寻求,而不懂得反思;只会一味地想要获得,却没有醒悟放下。但越是执着,他反倒越加痛苦。

    但患者很“听话”,一旦听我说只要放下了,就好了,他就逼着自己放下,似乎开始还管用,但过几天又和我说这个方法不灵了。其实,他只是嘴上说放下,而不是内心中真正的放下。此时的放下,仅仅是他达到目的的一种手段而已。

    一位男性患者,在初中的时候产生了对视与表情恐惧的症状,从那时开始,他和别人相处,总是苛求自己:如果别人再看我,我可不能再跟上次一样,慌张,表情不自然了。但越是这样,他的紧张越加强烈,后来泛化到和所有人都非常紧张。就算如此,他依然逼迫自己:我如何把这段语言表现到最好,最完美.如何让别人听着没有一点瑕疵,结果在我表达的时候,可能是心里压力太大,我说话都颤抖了,声音都有点失声了,表现的很差劲,从那以后我就非常胆怯这样的公众活动,我怕我表现不好让别人耻笑。因此,他每天出门都要提前做好准备,调整好自己的心态,如果准备工作还没有做好,突然出现一个人,他都表现的惊慌失措。

   经过治疗,他知道了接纳的重要性,因此每天出门,他就和自己默念:我要接受恐惧,我不能在乎别人的看法.我要接纳它。

   最后他不得不发出这样的感慨:这不是跟之前没治疗一个样吗?该压制还是压制,我现在已经感觉到我调整状态也好,不调整也好,它最终还是存在,还是没如我所愿,我还是没有治疗好。离开这些方法和道理,我还是跟三年前的我一样,没有进步,没有成长。我还是三年前那个惊慌失措,不敢面对恐惧的我。总之我有一个感觉,我可能这辈子都好不了,也根本没有痊愈这个说法,我不可能每天都指望着森田或者您说的道理活着,这样本身我就是在用方法跟别人交往,跟别人笑。我现在感觉这样太累了,我什么都不想做了,不想出门了。

    一切都成了方法,就算是治疗也是如此。但真正的治疗与治愈的方向是接纳一个不完美的自我,而不是去掉症状又可以表现的完美。

    所以要放弃一切的“方法”,赤裸裸地面对现实本身,而不是通过“方法”来逃避现实中那个容易紧张的自己。直面现实,直面你那最真实的你。

   当然,“方法”可以让他有安全感,可以让他看到希望。但从另一个角度来说,这是否为完美的自我又留有余地?为幻想留有空间?为逃避现实留有借口?

    赤裸裸地去生活,不带任何隐藏和手段。

    之后他发来了这样的留言:

    “对自己的表现很不满,我想为自己做点什么”

    也许什么都不需要做,只需面对一个不如意的现实,接受这样不完美的自己。之前,并不是他做的不够,而是做的太多。

   最后,他又留言道:王宇老师早上好,我知道了,想什么也不能彻底改变我现在的状态,是我太急了,急着改变,想一下子就不一样,倒不如多做一点实事。还有你是不是从来就没有告诉过我方法,而是态度。

    态度,既包含对症状的态度,更包含对人生的态度。

    一个人会陷入到症状,关键不在于他不好,不努力,不优秀,而在于他太努力,太想要优秀,太想要受到所有人肯定。因此,在患病之前,他就一直在逼迫自己,要求自我,压抑自己,幻想“幸福”的到来。也许开始的努力让他自以为自己已经脱胎换骨,已经大不相同,已经让他沉浸在自己一切都好的幻觉之中。因此,当这一切无法继续维系,他才如此恐慌。但他依然没有醒悟到自己一直活在一种对自我逼迫与要求的病态生活模式中,只是责怪症状影响了他的理想生活与美好未来。

    因此,越是沉浸在治好的幻想之中,反倒就是越加沉浸在之前把一切做好的误区之中。毕竟,如果不是当初对自己的逼迫,也不会导致最终症状的产生,而症状产生之后一味地用方法来去掉症状,只是对之前病态生活模式的一种复制——做好一切。但此种习惯性地做法与活法,不但不会让他认清自己的病态人格与生活方式的错误,只会让他更无法放过症状,陷入一个死循环:症状——努力变好——更加糟糕——更加焦虑——更急于变好。

     所以,治疗不是去除症状,而是醒悟到自己对去除症状的执着,并且反思到自己对自己一贯的逼迫与做好一切的幻想。只有停止逼迫与幻想,才能与症状和解,与自己和解,与现实和解。但要放弃对症状的执着,首先需要放弃对“治好”的执着。也许,治不好了,才是一个好的开始。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