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家长朋友跟我分享说,来自不同地方的表弟表妹现在都读重点大学,他们高三的时候都曾经寄宿她家里。那时候她太忙,没关注他们怎么学习,她只知道表妹成绩特别好,稳拿第一,亲戚朋友都说她是天才。 直到今年过年再聚,说起往事,表弟才说,当表妹还没有住过来时,他一般复习到晚上11点,就觉得已经很晚了,但是表妹住过来之后,他才发现表妹那个用功呀,一般都要学到凌晨1点左右。于是他不好意思那么早睡了,跟着表妹学,后来成绩就在那段时间上了一个大台阶,才能跟着一起考入了重点大学。他说他很感谢那段日子,以前总认为不管怎么学也考不过表妹,是因为表妹比他更聪明,后来才知道,原来是因为表妹比他更勤奋。 这个案例的分享,很有代表性。 很多家长在不了解别人家孩子努力程度和家长付出的时候,都会归因于对方更聪明,因为这样的归因对自己的懒惰和教不得法的最好开脱。 殊不知,在所谓的聪明背后,有别人习以为常的努力,有别人家长对这种努力的支持和鼓励。 而抱怨自己不够聪明的人,也有自己习以为常的惰性和不善于学习的事实。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