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翻烂了《水浒传》(4):为什么宋江最终难逃一死?

 金色年华554 2017-05-05
翻烂了《水浒传》(4):为什么宋江最终难逃一死?
  
  
   宋江和卢俊义等众好汉费尽周折接受了朝廷的招安,不久就出兵打败北辽,为老赵稳定了北方的局势。然后又出兵江南,去打自己原来的阶级兄弟方腊,而且此役极为惨烈,虽说方腊被擒,可是梁山一百单八好汉只有二十七人回来受封,可谓为朝廷出尽了力,流尽了最后一滴血。可是,就在宋江衣锦还乡,众兄弟受封四处赴任之际,朝廷的一伙要员却在酝酿一个阴谋:除掉宋江和卢俊义。
  
   1.奸臣“以公谋私”报私仇
  
   按说,宋江、卢俊义是保家卫国的功臣、忠臣了,以高俅、童贯、蔡京和杨戬为首的犯罪团伙为何又要灭了他们呢?难道他们要借“清君侧”,来打击升官发财的竞争对手?
   非也。这伙四人帮除掉宋江和卢俊义的主要原因是出于私人恩怨。他们绝对不是为了老赵,更不是为了国家大计,更不是为人民的币服务而为之。宋江以前得罪了他们,这梁子是老早以前结下的。
   最敌视宋江的,恐怕要算高俅。
   高俅这厮本来是要进国家足球队当个技术指导的,可是老赵却安排他做了太尉,你说他还能不吹宋江的黑哨吗?想当年,王进的老爸揍过他一顿,而且下手很重,而王进的徒弟正是梁山好汉排名第23位的史进;还有林冲的老婆不肯嫁给他干儿子,估计他那个得相思病的儿子没少让他伤脑筋;他的堂弟高廉在高唐州又被宋江杀了全家;还有自己攻打梁山的时候被俘虏了,虽说宋江优待了自己,还是当众被燕青摔了一跤,这面子丢大了;三次攻打梁山都以失败而告终,宋江放他回来后他都没敢奏明皇上,躲到家里避风头去了。你说现在宋江和自己同朝为官,他心里能痛快吗?
   其次就是蔡京敌视宋江了。蔡京的长处是字写得工整,公务员考试的时候写作得了高分而做了高官,这家伙占了大便宜。可是光字写得好有个什么用,他干的坏事绝对比他写的作文多得多。他是当时六大奸臣中最坏的一个,被称为“六贼之首”,他是朝廷的蛀虫,是整个大宋朝的蛀虫。蛀虫只想着自己脑满肠肥,张大嘴巴疯狂地啃噬,会慢慢地从内部把它所依附的主子给搞坏。宋朝的经济在北宋后期走了下坡路,几乎濒临崩盘,这一大半的责任就要算在蔡京头上,因为他曾用强权搅和当时的经济,把整个天下弄成了一锅粥。
   他的女婿梁中书辛辛苦苦搞到了一大笔钱财,要送来给他祝寿,却被晁盖等人一古脑全抢走了。陪杨志送货的奶公一口咬定是杨志勾结晁盖等人干的,蔡京能不生气吗?他看着梁山强盗会作何感想?梁中书的北京城也被梁山打下了,梁中书也差一点丢了性命而险些让女儿守寡;儿子蔡九知府的江州也被劫了法场,闹得江州城鸡飞狗跳;他的门人贺太守在华州也被梁山好汉砍掉了脑袋。你说他能不恨梁山强盗吗?
   还有一个恨宋江的就是中国第一太监——童贯。太监弄权,见怪不怪。而能像童贯这样玩弄权术于股掌间的太监,恐怕历朝历代也是少数。
   作为枢密院太尉,童贯曾带兵征辽,并取得过夺取燕京的胜利。作为一名太监,他还创下了中国“太监圈”的很多个第一,算是太监中的大腕了:
   中国历史上掌控军权最大的太监;
   中国历史上握兵时间最长的太监;
   中国历史上获得爵位最高的太监;
   中国历史上唯一一位被册封为王的太监;
   中国历史上第一位代表国家出使外国的太监。
   想想吧,本来应该是伺候皇宫大内、天子妃嫔的太监,本来是只管皇宫内务的太监,却带兵去打梁山了,这本身就够荒唐的了。不过,对于当太监的童贯来说,这可是他独步古今、至高无上的荣耀。
   但是——但是如此威风八面的人物,在两次征讨梁山的过程中都被宋江打败了!这面子丢大了,你说,他能不和梁山好汉记仇吗?
   所以,他们和梁山好汉不是没仇,而是仇大了。他们时刻想着拔掉这颗“眼中钉”。所以当杨戬一提出来要除掉宋江的时候,就得到了他们三人的积极响应。当宋江打败方腊,身边的兄弟死的死、残的残、走的走、散的散后,他们等到了除掉宋江的绝佳时机。
  
   2.朝廷帮派斗争的牺牲品
  
   对于除掉宋江,赵佶其实是睁一只眼闭一只眼的。
   老赵把宋江招安后,也应想过除掉宋江,但赵佶的绘画艺术炉火纯青,政治艺术却是半生不熟,他一直没有想出一个绝妙的计谋。不过,好在他知道使用他们老赵家的一个优良传统。宋朝自打第一代领导人宋太祖起,就有一个特别优秀的传统一直保留下来:分化朝廷中的掌权集团,使他们互相对立,从而达到牵制控制他们的目的。
   宋朝鼓励文臣与武将之间展开竞争,那是一个鼓励自由竞争的时代。所以,别看南北二宋积贫积弱、内忧外患不少,可是经济文化却曾一度空前发达。在文臣与武将的竞争中,总领导当然倾向文臣一方,因为毕竟文臣对他的威胁没有武将那么可怕。只要他一表态,马上就可将文臣的权力夺掉,可是要是武将造起反来,就没那么好对付了。武将对于他的利用价值,主要在于保家卫国和牢牢抓住枪杆子。
   宋朝的用人方针是重视文臣。当时知识分子的政策落实得相当好,中央基本上做到了大胆提拔,放手使用。像王安石、司马光、范仲淹和欧阳修等人都是当时极其优秀的知识分子,当然他们也都做了大官。文臣占据着政治舞台,而别的力量和势力基本上被排斥在权力中心之外,所以宋朝没有出现别的朝代出现过的外戚专权、后宫干政、武将造反的事。而对武将,宋朝整个一朝都是十分害怕的,生怕他们像赵匡胤一样手握重兵而发动军事政变。所以凡是武将都不可能得到朝廷的重用,何况宋江这些脑后有反骨的武将呢?宋江们无论用怎样的实际行动对中央表示忠心,也不可能得到重用,仍会被打压。
   总领导对武将总是小心翼翼,特别令他保持高度警觉的是文臣和武将的勾结,如果发现权臣与武将走得很近,那足令他惊心动魄,必欲除之而后快。比如现在,中央内部就有以宿太尉为首的挺梁山派和以蔡京为首的倒梁山派。赵佶肯定对宿太尉和武将走得很近保持警觉。宿太尉不遗余力地为宋江说好话,不遗余力因为梁山问题抨击蔡京高俅们的弄权欺上,这让赵佶很是担心:如果宿太尉和宋江之间没有勾结,他何必如此卖力?宿太尉莫非想找枪杆子做靠山?这绝对是非常危险的行为!
   在两方斗争激烈,眼看派别斗争就要一边倒的时候,为了保持派别斗争均衡的态势,赵佶是希望及时拿掉宋江这个砝码的,以此让朝廷中两个派别的斗争结束目前的“宋江矛盾”,抽出时间酝酿下一轮的矛盾——梁山问题其实是他们权力斗争的一个筹码,他们都想借此搞垮对方,于是宋江等人就成了他们权力斗争的牺牲品。
  老赵得知卢俊义、宋江已被毒死,李逵、花荣和吴用也死了,老赵仅仅在朝堂上发了下火,并没有深究。老赵甚至还想过让给宋江送毒酒的天使当“替罪羊”,不想这个天使早被蔡京高俅们送上天了。
   想想看,这么多梁山好汉在很短的时间里离奇死亡,分明就是谋杀,赵佶为什么不立案侦查呢?这反映了两点:一是赵佶是个昏君,实际权力都在几个奸臣手里;二是宋江这伙强人让他连夜失眠,除掉也好。宋江等人死了,赵佶心里会踏实些。而也正是这点,让四人帮大胆实施“公报私仇”的行动,可谓一举多得。杀宋江,老赵心底就是这么想的,连猪也是这么想的,只是宋江已是朝臣,这种话他是不能说出来的。
   宋江帮中央把天下收拾太平了,其利用价值已尽。而且,功劳越大,说明你实力越强,这也是所有“功臣”被君主所忌讳的,所谓“功高震主”嘛。蔡京和高俅等人比宿太尉棋高一着,他们知道自己还是不沾染“功臣”为妙。相反,为了证明自己的赤胆忠心,为了让领导高枕无忧,对宋江下毒手是早晚的事。否则的话,领导轻则失眠,重则噩梦缠身,这可就是不会替领导分忧了。
   所以说,宋江之死是躲得过初一躲不过十五的事。
   《水浒传》当然没这么写,施老爷子把宋江之死归罪于高俅等几个奸臣,不时写到“至今徽宗天子,至圣至明,不期致被奸臣当道,谗佞专权,屈害忠良”。骗谁?主人不授意默许,狗是不会咬人的。可是施老爷子又不敢说老赵的不是,这实在是出于无奈。要不然,咱们还能看到《水浒传》这本书吗?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