庄子《逍遥游》 北冥有鱼,其名为鲲,化而为鸟,其名为鹏。鹏之背,不知其几千里也;怒而飞,其翼若垂天之云。 两千年前古人描绘了一个化形为鸟的浪漫传说,星移斗转,人类对飞鸟和天空的向往从未终止。 2016年,毛一青将他研发的中国第一架民营自制水陆两栖飞机命名为“风翎号”,像一只鸟儿那样在风中飞翔,是他从一而终的坚守。 毛一青“风翎号” 儿时起,毛一青就深深着迷于鸟儿飞行的姿态,爱上了航模,尽管由于身体原因无法报考飞行员,但冥冥之中,已经有一股力量在他的心底扎根。 毛一青的偶像美国人布莱恩·艾伦驾驶人力机飞越英吉利海峡时年仅26岁,但直到36岁,毛一青还只是个与飞行毫无关系的家具设计师。也就是在那一年,梦想终于喷薄而发,毛一青下定决心辞去薪酬不菲的工作,别人“下海”,他要“上天”。
“墨子号”对于毛一青的意义不言而喻,为了打造中国首架人力飞机,两年间,他投入了百万资金,为了让它飞得更高,他一整年每天骑行60公里来控制自己的体型。在攻克了无数技术难关后,毛一青带着“墨子号”翱翔在日本横滨琵琶湖的上空,“疯狂鸟人大赛”最佳设计奖的褒奖让傲慢的日本同行刮目相看。 第33届“疯狂鸟人大赛”(日本) “墨子号”在奉贤试飞的场景 每每被问及为什么能在经历一次次失败后飞上天空时,毛一青说:“你要设计好一个飞机,你一定要学会飞行。我什么都敢说,什么都敢想。”或许比通过精巧的设计模仿鸟类外形更重要的是,他内心驻守着一颗飞鸟的灵魂,敢想敢为就像是一对隐形的翅膀,赋予了他一路向上的动力。 水陆两栖飞机“风翎号” 毛一青还远远没有飞达天空的尽头,经过7次试验改良、成功研制的“风翎号”已进入适航审定程序,同时收到了大量来自制造大国德国的订单,而国内首架太阳能飞机“墨子号”首飞成功,实现了这一领域零的突破。 李白《上李邕》 大鹏一日同风起,扶摇直上九万里 大诗人李白如此形容惊世骇俗的理想和志趣,古人对蓝天的崇拜、对飞翔的艳羡在毛一青身上得到了完美的延续。敢想,敢飞,心中有梦,甩脱地心引力的桎梏,天空就在触手可及之处! 你是否也是这样子的人,遵从内心,特立独行,心中一直有一个鸟人梦。 |
|
来自: 圣贤教育666 > 《环球人物杂志精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