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文章
发文工具
撰写
网文摘手
文档
视频
思维导图
随笔
相册
原创同步助手
其他工具
图片转文字
文件清理
AI助手
留言交流
威灵仙/于郑州
故阳强不能密,阴气乃绝。 上文云,阴者藏精而起亟,故复言若阳强不能密,则阴亦不能藏精起亟,而阴气乃绝。 阴平阳秘,精神乃治,阴阳离决,精气乃绝。 是必阴平和,阳秘密,则精神乃治。若阴不平和,阳不秘密,而阴阳离决,则精气乃绝。既言阴气乃绝,又言精气乃绝者,所以申明阴不藏精而皆绝也。 因于露风,乃生寒热。 上文云,风客淫气,故复言因于露风,乃生寒热。寒热,淫气也。 是以春伤于风,邪气留连,乃为洞泄。夏伤于暑,秋为疟。秋伤于湿,上逆而咳,发为痿 厥。冬伤于寒,春必温病。四时之气,更伤五脏。 上文,风邪伤肝,而病五脏,此复言春伤于风,邪气留连,至夏乃为洞泄。夏伤于暑,至秋乃为疟。秋伤于湿,病肺,则上逆而咳;病脾,则发为痿厥。痿,痿;厥,厥逆也。冬伤于寒,至春必为温病。春夏秋冬,五脏之所主也,故四时之气,更伤五脏,不必饱食、大饮、强力,始伤五脏之气,所以申明上文之意者如此。 阴之所生,本在五味;阴之五宫,伤在五味。 承四时伤五脏之意,言五味亦伤五脏也。五脏为阴,借五味以资生,故阴之所生,本在五味。五脏为阴,五味各走其道,太过则病,故阴之五宫,伤在五味。如水能浮舟,亦能覆舟也。 是故味过于酸,肝气以津,脾气乃绝。 酸者,肝之味,过酸则肝气以津。肝气以津,肝木盛也。肝木盛,则脾土受制,故脾气乃绝。是酸味生肝,太过则伤脾矣。 味过于咸,大骨气劳,短肌心气抑。 咸者,肾之味。肾主骨,过咸则大骨气劳。大骨,腰高之骨,肾之府也。气劳,骨气强盛,能任其劳也。短肌心气抑者,肾水盛,则心火受制,心气不能从骨节而出于肌表,故短肌心气抑。是咸味生肾,太过则伤心矣。 味过于甘,心气喘满,色黑,肾气不衡。 甘者,土之味,脾胃之所主也。过甘,则土气盛,而水受制,水虚不能制火,故心气喘满。水受土制,故色黑。肾气不衡,衡,平也,是甘味生脾,太过则伤肾矣。 味过于苦,脾气不濡,胃气乃浓。 苦者,心之味。过苦,则火克肺金。肺者,天也,脾者,地也,天气不降,则地气不升,故脾气不濡。濡,灌溉也。脾为湿土,胃为燥土,两土相济。今脾气不濡,则胃气过燥,故胃气乃浓;浓,燥实也。是苦味生心,太过则肺金受制,不与地气相交矣。 味过于辛,筋脉沮弛,精神乃央。 沮,作阻,央,作殃。辛者,肺之味,过辛,则肝木受制,不生心火,故筋脉阻弛。筋者,肝所主,脉者,心所主也;筋脉阻弛,则阴精不濡于筋,神气不充于脉,故精神乃殃。是辛味生肺,太过则伤肝矣。 是故谨和五味,骨正筋柔,气血以流,腠理以密,如是则骨气以精,谨道如法,长有天命。 五味贵得其平,不可太过,是故谨和五味,得其平矣。五味,合五脏。五味和,则肾主之骨以正,肝主之筋以柔,肺主之气,心主之血以流,脾主之腠理以密,诚如是也;则有形之骨,无形之气,皆以精粹,可谓谨道如法,生气通天,而长有天命矣。此一节,言生阳之气,本于阴精,互相资益,以明阴阳之气,皆为生气,可以上通于天也。
欢迎你进入威灵仙的360个人图书馆
来自: 威灵仙9998 > 《询医问药》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中医的五脏和五味详解!
对于以苦药补肾,很多人觉得难以理解,对坚的意思也总是以某药来论坚,而没有从医理上来说明,特别是朱丹溪说到到黄柏坚肾后,后世的医家就是一直觉得黄柏是一个坚肾药,但黄柏是怎样达到坚肾的目的,...
五脏主治
但从临床上来说,肝阴血是肝疏泄的物质基础,没有足够的物质基础,肝是不能进行有效的疏泄的,所以真正要养肝,还是在于收敛肝的阴血,而不是辛药的发散。这两个方都是用到了白术来苦燥去湿而让肾安,...
四圣心源-天人解-08五味分主
脾主五味,五脏之味,皆脾气之所入也,入肺为辛,入肾为咸,入肝为酸,入心为苦。肺主五声,五脏之声,皆肺气之所入也,入肾为呻,入肝为呼,入心为言,入脾为歌。肾主五液,五脏之液,皆肾气之所入也...
老中医:辩心、肝、脾、肺、肾五脏气虚心气...
老中医:辩心、肝、脾、肺、肾五脏气虚心气...老中医:辩心、肝、脾、肺、肾五脏气虚心气虚:心慌心悸、气短、胸闷不舒、自汗、脉细弱。...
五行与五腑,五官,五声,五味,五色的配属关系
中医五藏所指的心肝、脾、肺、肾,并不等同于西医的心脏、肝脏、脾脏、肺脏、肾脏等脏器实体,而是指心、肝、脾、肺、肾等五个运动系统。五脏中的肝、心、脾、肺、肾分别对应五腑中的胆、小肠、胃、大...
饮食有五味,五味养五脏,不可偏嗜
饮食有五味,五味养五脏,不可偏嗜。中医认为,饮食有五味——酸、苦、甘、辛、咸,五味对应五脏,即酸入肝、苦入心、甘入脾、辛入肺、...
五味的养生功用
甘化生于土,土胜则克水,所以肾气不平于内,而肾所主之黑色见于外。辛味入肺,味过于辛,则肺气大胜而乘肝,肝主筋,肝气不舒则筋脉沮...
五行
土与金、木、水、火。木、火、土、金、水。土泄火,火受伤;土泄火,土旺多,火熄;土赖火生,火多土焦;土赖火生,火旺多,土增力多;土克水,土太衰,克无力;水耗土,水太衰,耗无力;土泄火,土太...
偏嗜五味要有度
中医认为,饮食有五味——酸、苦、甘、辛、咸,五味对应五脏,即酸入肝、苦入心、甘入脾、辛入肺、咸入肾。辛主发散、活血、行气,辛味对肺气具有宣发作用,正常食入可发散风寒、宣发肺气、行气化瘀,...
微信扫码,在手机上查看选中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