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昆虫世界里的“超级药材”

 看不懂不要进来 2017-05-05

在古往今来的医药书籍、医疗用药实践中,昆虫都扮演着极其重要的角色,为人类的健康事业做出过杰出的贡献。

蟑螂是有着亿万年演化历史的杂食性昆虫,曾与恐龙生活在同一时代。蟑螂入药古已有之,我国最早的药学专著《神农本草经》及之后的诸多本草著作均有记录。《本草纲目》 载:“蜚蠊,行夜, 蛗螽三种,西南夷皆食之,混呼为负盘俗又讹盘为婆, 而讳称为香娘子也。”随着现代科技发展,蟑螂的药用更为广泛,如用于康复的新液成药及中药饮片等。据科学实验,蟑螂入药具有活血散淤、解毒消积、利尿消肿等功效,用于症瘕积聚、小儿疳积、脚气水肿、疔疮、肿毒及虫蛇咬伤都有很好的疗效。

蝗虫又名蝗蝻,是农作物的头等害虫,但它富含蛋白质及多种氨基酸,营养价值超过鸡蛋。入药有止咳平喘、定惊止搐、清热解毒、降压、减肥、降低胆固醇等功效,可用于治疗支气管哮喘、百日咳等疾病。蝗虫泡酒后从嘴里分泌出的物质最滋养人,有定惊、治破伤风、止咳、祛风除湿、活络通筋、活血散淤等作用。尤其适宜小儿百日咳、小儿颈淋巴结核、神经衰弱、失眠、肺结核、咳嗽气急、哮喘、小儿疳积等病症患者食用。

蝼蛄富含多种氨基酸,包括谷氨酸、丙氨酸、亮氨酸、天冬氨酸等,以干燥虫体入药,具有利尿、消肿、解毒之功效。蝼蛄临床用于治疗泌尿系结石、水肿、肝硬化腹水、慢性肾炎和尿毒症、胞衣不下、牙齿疼痛、大腹水肿、大小便不通、手术后尿潴留等,均有明显疗效。

蟋蟀也叫蛐蛐。蟋蟀含4.86%总脂肪酸,其中棕榈酸占22.36%,硬脂酸5.97%,油酸29.32%,亚油酸24.20%,亚麻酸2.88%及其他未鉴定的脂肪酸15.24%。非洲蟋蟀的含量更高一些。蟋蟀味辛、咸,性温,有小寿、防衰老等保健作用。而且对降血压、降血脂、降胆固醇,预防冠心病、脑血栓与血管硬化,控制糖尿病等具有显著效果,能辅助治疗四肢麻痹。长期食用,能补气、强壮筋骨、利脏腑、解丹石毒,且能促眉毛、发须生长,和黄豆制成丸服用,可以强身美容。

螳螂有滋补强身、补肾益精、定惊止搐功能。对体虚无力、阳痿遗精、小儿惊风抽搐、遗尿、痔疮、神经衰弱等症有很好的疗效。与其他药物配伍,临床可用于治疗风湿性关节炎、类风湿性关节炎等症。螳螂卵鞘桑螵蛸含有18种氨基酸,其中8种为人体必需的氨基酸、7种磷脂成分。桑螵蛸有缩尿和收敛作用。磷脂能减轻动脉粥样硬化,还有促进红细胞发育及其他细胞膜合成的作用。

此外,还有龙虱、禾虫、葛虫、蝴蝶、蜻蜓、天牛等,根据中医理论也都有很高的药用价值。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