残疾棋王赵攀伟专访:用象棋拯救自己。
赵攀伟和老师周永祥
中午的太阳烤得赵攀伟有点火辣辣的,他觉得腰有点疼,腰疼一直是近几年常有的事,家人和老师都劝他拄拐杖,可他不愿意:干嘛把自己弄得像老头儿或者残疾人似的啊。
攀枝花的树下、高楼旁、公园里、市场边,一群群中老年人围着一桌桌象棋奋力厮杀,不时传出阵阵喝彩声。他们当中有年过七旬的老者,也有一二十岁的年轻人,不远处,还有那些跳着广场舞的大妈, “哈哈,我已经二十三岁了,按照医生的说法,我已经死去好几年了,可我还好好地活着,因为我有象棋,还有很多关爱我的人……”望着眼前的景色,赵攀伟笑着自言自语,笑着笑着,他的眼泪忽然流了下来……
谁也没有想到,20多年后,这个瘦弱男婴成长为名震四川棋坛的风云人物。 赵攀伟的出生,给全家人带来了无比的欢乐。他前面已经有两个姐姐,可受“不孝有三,无后为大”传统思想影响的赵保良,明明知道超生要挨罚,还是不顾一切地生下了小攀伟。 父母把他当成掌上明珠,姥姥给他起了一个非常励志的名字:攀伟,寄托着全家人的殷切期望。 在他五六岁的时候,别的孩子都到处玩耍了,可大人们还是不放心,怕他摔了、病了,经常背着抱着。
这盘棋老赵最后赢了,于是像往常赢棋一样,开始得意洋洋地向对手吹嘘。对手老郭不屑地说:“要不是你儿子支着,你早输了。”老赵说:“我儿子不会下棋啊,他走的那步棋,是无意中碰到棋子了。”这时忽听小攀伟奶声奶气地说:“爸爸,我会下棋。”这让老赵很是惊异,于是摆开棋子,让赵攀伟和老郭下起棋来。
和孩子下棋,赢了不光彩,输了那自然是非常尴尬的,所以老郭全神贯注,下到中局,已经净多一个炮的子力,觉得胜券在握了,于是长出了一口气。 可下到残局时,老郭剩下车炮士象全,赵攀伟剩下的是单车仕相全。 这时赵攀伟突出妙手以车砍炮,形成了例和局面,久经沙场的老郭,看到自己竟和一个走路都费劲的孩子要下和,自然觉得很没面子,于是继续死缠烂打,希望赵攀伟走出漏步,可小家伙守得滴水不漏。 老郭无奈地说:“赢不了了。”从此,老郭经常与小赵攀伟下棋,成了好朋友。 赵保良听从棋友的劝告,送儿子到攀枝花市少年宫棋院学棋,拜在攀枝花市著名棋手、象棋教练周廷禹门下。赵攀伟学棋很辛苦,从五道河到少年宫,中途要转车,单边要用1个多小时。 后来,周老师看赵攀伟脑袋聪明,肯下功夫,家里困难,就偷偷地免了赵攀伟的学费。在周老师那里,赵攀伟学习到了许多象棋知识。
擂主是攀枝花市象棋冠军江海,一位棋艺超群的高手,攻擂的是一位英俊少年。 只见小棋手稳坐攻擂台,沉着应战,巧妙地化解了江海一波接一波凌厉的进攻,并出其不意走出一着又一着妙棋,使堂堂攀枝花市冠军防不胜防,直摇脑袋,最终败下阵来,顿时台下响起一阵阵掌声。这位棋小手就是赵攀伟,这也是他第一次取得冠军。
早在2005年,赵攀伟就觉得腿软、无力,走路不小心会摔跤,而且越来越重。2006年家人把他送进攀枝花市中心医院及攀枝花市第五医院,诊断结果是肌源性损害。 2007年6月在中南科技大学湖南湘雅医院诊断为:进行性肌营养不良。医生对赵攀伟家人说,得了这种病的人一般活不过20岁。 那晚,他久久没有入睡,躺在床上,呆呆地看着天上的星星,天边正好有一颗流星划过,望着流星,他心里感叹道:流星,因为短暂而美丽,划过黑寂的夜空,释放出那一闪而逝的光芒,虽然微弱,但却没有人能无视它的存在。 人的一生,充满了精彩,如同一个美丽的传说,自己的生命是否会像流星那样短暂? 别人决定不了,自己也决定不了,他想,如果愿意,流星也可以变成永恒。 在如此的灾难面前,小小年纪的赵攀伟很是坦然。他要忘记自己的疾病,好好走好棋盘上的每步棋,下好人生的每步棋。象棋就是治疗自己痼疾的良药,他要用象棋来拯救自己。 在学棋、下棋的时候,他似乎忘了伤痛,忘了死亡,在奇妙的象棋世界里自由翱翔。 作为棋手、教练的周廷禹老师年事已高,下棋已经不是徒弟的对手了,这让老人家非常开心,也开始忧虑。 攀枝花象棋水平不高,离成都太远(火车13个小时),为了让孩子有更大的发展,他郑重地把赵攀伟介绍给了儿子周永祥,并叮嘱:“这孩子家境贫寒,身体也不好,但是很聪明,下棋很刻苦,是攀枝花五十年难遇的象棋奇才,你一定要多上心,多帮他,让这孩子把棋下出出息来。” 一向孝顺的周永祥欣然从父亲手里接过培养赵攀伟的接力棒。 在少年宫棋院象棋班执教的同时,还走进中小学校,开设象棋课,办象棋兴趣班,普及象棋知识,培养青少年象棋爱好者。 赵攀伟从2007年开始,得到周永祥老师的倾心辅导,热心帮助,棋艺迅速提高,在保持原有进攻犀利、不落俗套风格的基础上,日渐稳健、攻守平衡,特别是心理素质有了长足的进步。 三 这次夺冠让四川省象棋队主教练李艾东大师认识了赵攀伟,开始了对他的关心、支持和帮助。 2010年,周老师带领赵攀伟参加四川省残运会,为攀枝花市夺得一枚象棋金牌,参加四川省第三届棋王赛预选赛,取得乐山赛区第一名,成都赛区第二名,参加四川省棋王赛总决赛,取得亚军,成为一匹最大的黑马,震惊四川棋坛。
2011年8月参加全国青年象棋锦标赛,取得第四名,晋级一级棋士,取得参加全国个人赛资格(因冠军李翰林已经取得参加全国个人赛资格而替补)。 2011年10月到杭州,参加全国残运会象棋比赛,取得第九名。 2012年8月在自贡,再次征战四川省棋王赛,终于摘得四川省(业余组)棋王桂冠,成为四川省第五位棋王,也是最年轻的棋王。 2013年6月取得四川富顺象棋名手邀请赛冠军。2013年8月取得云南省威信县“威信杯”象棋赛冠军。 来自中外14支代表队的42名棋手参加了九轮角逐。 其中的有特级大师郑一泓、大师王晓华、四届全国农民象棋赛冠军郑乃东、国际特级大师牟海勤、香港公开赛冠军梅俊海、台湾棋王吴贵临、台湾象棋锦标赛亚军刘国华、菲律宾棋王庄宏明等国内外象棋高手。 “川渝队”由四川省棋王赵攀伟、重庆冠军张福生、全国少年冠军许文章老中青三代棋手组成,结果川渝队以16分的成绩,摘取比赛冠军。
这次比赛对我来说,运气真好,一路顺风顺水,第10轮积15分,靠对手分高排名第二,进入8强淘汰赛。按规则,我与第七名河北名手“草帽哥”侯文博对阵。 经过两局(第一局和棋)博弈,我进入四强争夺战,对手是象甲联赛四川队第二号主力李少庚大师。自2010年四川省第三届棋王赛首次与他交锋以来,我没赢过。 李大师棋风稳健,常常让我束手无策,感到压力很大。 正巧,周老师从攀枝花打来电话,告诉我从网上看了比赛,很高兴,并说李大师行棋细腻、防守严密,要我放下包袱,别想胜负,利用先手之利,用熟悉的五七炮开局,静观其变,找机会进攻,一定要敢于变招,敢于进攻。老师的话给了我信心,第二天,我以五七炮进三兵开局,李大师以屏风马进3卒应对。 我率先求变,把常见的马八进九进边马,变为马八进七进正马。进入中局,我积极进取,双车双炮全部过河参与攻击。第33步,我巧过三路兵,为最终取胜埋下伏笔。
经过兑子,简化局面,以马炮三兵仕相全对马炮单卒士象全进入残局。 李大师真是功力深厚,用马炮卒给我制造麻烦。我记得老师讲过‘关键时刻防守是第一位的’。 于是,我稳固防守,然后用过河马及兵炮控制对方的马,把三个兵相连,不时调度马炮,寻找机会。最后,用单兵换双士,奠定胜局,取得了4年来的首胜。 进入决赛,与黄竹风大师争夺冠军,后来,功亏一篑,冲顶未果,但是战胜李大师给我很大的鼓舞,我觉得只要认真对待每一位对手,认真对待每一盘棋,就不会给自己留下遗憾。”谈起给自己留下最深刻印象的那盘棋,赵攀伟如是说。
在象棋世界里,身患重病,行动不便的赵攀伟不仅找回了自信,还找回了对生活的积极态度,谈到未来,赵攀伟希望能够参加全国个人赛,成为职业棋手,让自己的象棋之路越走越远。
赵攀伟和他姐姐 在家乡,他没有棋下,因为小赵在攀枝花傲视群雄,没人同他下棋,偶尔用盲棋让先下两盘。 在外比赛一是路途远,攀枝花去成都参赛也要坐13个小时火车,二是姐弟同行,成本高,三是如果发挥不好,必定亏本。 当他行走在充满艰辛、异常崎岖的象棋路上,遇到许许多多关心、支持、帮助他的人。 多年来,妈妈每天摆摊卖鞋,维持生活,资助他参赛。三年来,姐姐赵品娜、赵晶娜陪伴弟弟身旁,在去车站、到赛场的路上,见证赵攀伟一步步走向冠军的辉煌。
最后一张是本人在去年上海同峰杯跟赵攀伟的合影,在本文结束后特地给他为了两副书法以激励这位身残志坚的青年棋王。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