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大包穴:大包能解岔气

 健功 2017-05-05
大包穴取穴方法


大包穴的位置:大包穴位于腋窝下6寸(乳头平行处)。(侧卧举臂,于第6肋间隙之腋中线侧方取穴,或在腋中线上,从乳头所在的肋间隙向下摸取两个肋间隙处,那就是该穴。)

  “大包穴”,“大”,穴内气血涉及的范围为大、为广也。“包”,裹也、受也。本穴物质为大包穴上部区域流落下来的地部经水,因本穴位处肉之陷的低地势点,地部的泥水混合物在本穴汇聚并由本穴的地部孔隙内传脾脏,气血物质在此有如收裹之状,故名“大包穴”。

  本穴位有宽胸理气、疏肝利胁、祛瘀止痛、降气平喘之功,主治胸胁痛、气喘等。

  按摩大包,紧急止痛

  饭后由于活动过量,侧胸胁部有股气憋住了的感觉,疼痛难耐,俗称“岔气”。当岔气的时候,按揉大包穴可以及时解决岔气问题。该穴是脾之大络,按揉大包还能治疗气喘、胸胁痛、全身疼痛、四肢无力等。

  调理脾胃,治疗全身疼痛

  本穴为脾的络穴,脾胃为气血生化之源,运化水湿,脾主肌肉四肢,故有通经络、祛湿浊、实脾气、充四肢、强身利节之功,用于治疗全身疼痛、四肢无力等。《针灸甲乙经》云:“实则一身尽痛,虚则百脉皆纵,此脉若罗络之血者,皆取之。”

  现代医学新用法

  现代常用于治疗支气管哮喘、心内膜炎、胸膜炎、肋间神经痛、全身无力等。

  操作方法

  仰卧位或坐位,以拇指指腹分别点揉两侧的大包穴,顺时针和逆时针交替点揉。点揉的力度要均匀、柔和、渗透,不可使用蛮力,以免引起损伤,以局部有酸痛感为佳。早晚各一次,每次点揉3~5分钟,两侧大包穴同时点揉。

  ⊙版权声明:部分内容源于网络,如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