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复溜穴汗多可止汗,汗少可发汗

 健功 2017-05-05

 

  复溜穴取穴方法

    复溜穴的位置:复溜穴位于小腿内侧,太溪穴直上2寸,跟腱的前方。

    “复溜穴”。“复”,再也。“溜”,悄悄地散失也。复溜名意指肾经的水湿之气在此再次吸热蒸发上行。本穴物质为照海穴传输来的寒湿水气,上行至本穴后因其此再次吸收天部之热而蒸升,气血的散失如溜走一般,故名“复溜穴”。

    按摩复溜,补足肾气

    生活中经常有这种现象:同样的活动量,有的人稍微一活动就出汗,有的人活动很久还是没有出一点汗。以上两种都是津液输布失调造成的,我们称为“汗症”。

    复溜穴是肾经上的经穴,对水液的输布有双向调节的作用——既能止汗,又能发汗,根据身体的功能状况,在出汗过多时,可以止汗;在出汗过少时,可以发汗。

    本穴为足少阴肾经之金穴,金能生水,虚则补其母,故本穴有补肾气、滋肾阴、健脾止泻、利水消肿之功,用于治疗泄泻、水肿、肠鸣、腿肿等。经常按摩对腰脊强痛和下肢痿痹都有很好的预防和治疗作用。

    现代医学新用法

    现代医学常用于治疗消化系统疾病,如痢疾、泄泻、便秘;五官科疾病,如耳鸣、耳聋、青盲、暴盲、近视眼;泌尿生殖系统疾病,如尿路感染、肾炎、睾丸炎、遗精;其他,如脑炎、功能性子宫出血、脊髓炎、腹膜炎、痔疮出血、糖尿病、软腭麻痹、腰部肌肉损伤等。

    操作方法

    坐位屈膝,以拇指指腹点揉复溜穴。点揉的力度要均匀、柔和、渗透,使力量深达深层局部组织,以有酸痛感为佳。早晚各一次,每次点揉3~5分钟,两侧复溜穴交替点揉。



⊙版权声明:部分内容源于网络,如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