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5800的手机最后要掏12184元,分期贷款购物存猫腻

 海枯石烂海枯 2017-05-06

分期付款买手机,定价5800元的手机最后却花了快两倍的钱,多花的“冤枉钱”的糟心经历让刘小姐察觉“可能被骗了”。随着消费升级,小额消费贷款购物成不少人主要的消费方式,但因监管缺位,很多人跌进了消费陷阱,根据市消委会公布的数据,2017年第一季度关于消费金融贷款购物的相关投诉有200宗,过度借贷、个人信息保护不足、过高吸费等问题让市民不敢大胆“花明天的钱”。

投诉:

分期购物利息快比本金多

刘小姐想选购一款价值5800元的手机,因为没办法一次性付款,在去年6月,她选择了在深圳前海达飞金融服务有限公司的即有分期合作商家分期付款,“约定首付1000元,贷款4800元,分12期还,每个月要还466元。”刘小姐算了一笔账,这样加上利息最终只需支付6000多元,是在接受范围内的,但没想到在还了8期后,想提前还款却被告知还要再支付4000多元。

“怎么算都不对,就重新查看了一下合同,发现5800元的手机变成了7900元,原本只要贷4800元,竟成了6000元。”刘小姐按照合同上的信息再次核算发现,业务员不仅给她办了6000元贷款,而且还是分24期还,另外还要收取服务费和保险费。

算下来利息加其他费用就要支出5184元,“我要买的手机市场价只有5800,结果还要额外再花5000多元,这不是高利贷吗?”高额的利息和服务费让刘小姐难以接受,她提出该贷款合同有欺诈嫌疑,“这个合同签名都不是我签的,而且办理贷款时业务员根本没有说过除了利息还要收取其他费用。”刘小姐表示,如果事前知道要支付如此高的手续费,他是不会选择办理的。

调查:

一季度消费金融投诉超200宗

刘小姐的遭遇并非个例,记者昨日从深圳市消委会获悉,2017年第一季度就有超过200宗由消费金融购物引致的投诉。而2016年,全市受理金融服务投诉656宗,同比增加232.99%。

网络借贷、消费信贷成重灾区,佰仟金融、捷信金融等金融公司被投诉利息过高、限制提前还款、随意收取高额滞纳金等。

分期购物多存有商家签订合同不规范,没有全面告知相关消费信息的情况。于先生去年在深圳佰仟金融公司办理了购买手机的贷款,原价6000元,首付交了1500元,余下4500元约定分24期还,办理的时候,商家并未给消费者看合同,只告知前4个月需要还318.2元,后20个月每月还275元。

但按照该还款方式,于先生算了一下,分期24个月就要支付利息2000多元,“手机原价只需6000元,但我分期购买就要花8000多元。”因为之前并未看合同,已经还了14个月的于先生觉得利息太高,想提前还款却被拒绝。

采访中,不少相似经历的市民均认为,所谓的分期付款变成了“高利贷”,这对于没有掌握全面信息的消费者来说,是欺诈行为。

声音:

故意隐瞒已涉嫌构成消费欺诈

刘小姐认为被骗,便向深圳市消委会进行投诉,但据反馈,目前双方无法达成一致意见,该投诉调解失败。但深圳市消委会律师团律师陈朝辉建议,提供金融分期服务的深圳前海达飞金融服务有限公司的经营者已涉嫌构成消费者欺诈,刘小姐可以采取仲裁或起诉方式解决争议。

陈朝辉介绍,公司故意隐瞒合同主要条款等于虚假陈述,根据相关规定,提供分期服务经营者必须明确提示交易总价、包括本金、利息、手续费等,不得作引人误解的虚假陈述,不得刻意隐瞒交易的真实信息。

“如故意隐瞒或虚假陈述令消费者陷入错误的认识,进而在违反真实意思表示情况下与经营者达成交易,消费者其知悉真情权、公平交易权显然已被侵害。”陈律师告诉记者,根据国家工商总局《侵害消费者权益行为处罚办法》第六条,第十六条,《中华人民共和国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第五十五条,深圳前海达飞金融服务有限公司已涉嫌构成消费欺诈,消费者可以要求退一赔三,调解失败的情况下可以采取仲裁或起诉。

延伸:

消费贷专项整治进行时,消费时要明辨

消费升级下,老百姓消费能力和消费意愿增强,互联网金融也随之逐渐发展。记者从广东互联网金融协会获悉,据不完全统计,广东4月网贷成交量为523.86亿元。其中,消费贷成交量约80亿元,从事消费贷的平台数量至少有50家。但在消费金融快速发展同时过度借贷、重复授信、过高吸费、个人信息保护不足等问题凸显。

相关负责人介绍,目前这些问题都可能造成一定的金融风险,需要包括监管部门、行业自律组织、行业机构等在内的多方共同努力解决。目前广东互联网金融风险专项整治仍处于清理整顿阶段。

日前,广州互联网金融协会发文明确规范消费贷,针对教育培训、医疗美容、电子产品等领域消费分期类业务或现金贷业务存在的误导消费者、利率过高和恶意骗贷行为,要求各网贷会员单位做好自查自纠工作,建立完善的风控长效机制,提高风控能力,充分结合平台特点,有选择性地进入消费分期类业务。

此外,市消委会也提醒,消费者在进行贷款购物消费时,要仔细区分贷款公司和贷款服务公司,国家政策规定有牌照的贷款公司才有资格贷款;并要仔细了解利息、服务费、手续费、滞纳金等费用,不要被销售人员的低息迷惑。

同时要仔细阅读合同内容,了解合同对消费者权利和义务的规定,对不合理的内容条款要提出异议,并一定要亲自签字确认合同。

深圳都市报记者 代曼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