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西山拾零》之三十五:碧云寺水泉院

 guhongying518 2017-05-06
碧云寺水泉院
——《西山拾零》之三十五
北京香山公园的北侧,西山余脉聚宝山的东麓,有一座始建于元代、坐西朝东、风格独特的园林式寺庙——碧云寺。层层殿堂依山叠起,簇簇松柏碧色如云,身披霞光的金刚宝座雄踞在全寺最高点。在碧云寺,你能看到明代的石狮、哼哈二将和山墙壁塑;看到清代的石牌坊、石碑亭、雕有忠孝廉节历史人物的石照壁;看到原产自印度、每杈七片树叶的娑罗树(俗称“七叶树”);看到罗汉堂五百零八尊形神各异的木雕罗汉;看到仿照北京五塔寺塔修建的藏传喇嘛教金刚宝座;看到金刚宝座上神奇的“九龙柏”和孙中山先生的衣冠冢……。碧云寺里还有一处园中园,虽没有如雷贯耳的建筑珍品,却是黄鹂最喜欢的地方,每到碧云寺必去那里流连一番,那就是以自然取胜的“碧云寺水泉院”。
水泉院是碧云寺的北跨院,与南侧的罗汉堂遥遥相望。一座月亮门把我们引入水泉院,嶙峋的山石上有一座攒尖顶的小亭子,檐下的“洗心亭”匾额据说是乾隆皇帝的笔迹。洗心亭的西侧是一长方形廊亭,檐下也有一匾,上书“清净心”三个字,与“洗心亭”相互呼应。再往西行,可见一株枝干卷曲的虬柏与两侧的怪石“混搭”在一起,形成一道别致的“院门”,将水泉院隔成了内外两个庭院。“水泉院依山就势,砌筑山石,亭台池桥,峭壁如城”,是整个碧云寺景致最为清幽的院落。
水泉院因院内的“卓锡泉”而得名,“卓锡”二字来自佛教。相传某印度高僧思念西域的泉水,遂以锡杖卓地,所卓之处,泉水汩汩涌出,后人称之为“卓锡泉”。不知那印度高僧是否真的光顾过水泉院,但水泉院的泉水的确是从山间的石隙中,从峭壁的岩缝里喷涌出来的。在卓锡泉水浇灌过的岩壁上,几十株侧柏和刺槐倔强地从岩缝中钻了出来,紧贴峭壁朝天生长,远远望去颇像一队守城的士兵。泉水汇聚成池,泉池周围松柏参天,绿竹摇曳,池中泉水潺潺,鱼翔浅底,整个小院充满了灵动的生命气息。因是活水流泉,我们曾在隆冬季节去看,泉水依然淙淙流淌,不会完全封冻。
据说这碧云寺最早是元代丞相耶律楚材的后裔耶律阿吉的宅子,后舍宅为寺,初为碧云庵,后改碧云寺,明代和清代均有扩建,尤以清乾隆十三年的扩建规模最大。不过听碧云寺的工作人员说,正是乾隆年间的扩建改动了碧云寺的水系,从此再也见不到岩壁上泉水洋洋的景象了,不禁令人唏嘘。看来山水与土木一样,断不可擅动。
秋日里,又来到这
清幽之地,游人很少,水泉院安静得能听见树叶落地的声响。我在池边的长椅上坐下,思绪却不知不觉地飞扬起来。突然想到,人们来到碧云寺,来到水泉院,或为了拜佛保平安,或为了赏景图清静。但如此清静的地方,其实历史上也曾有过不那么清静的过往;如此安宁的世界,也曾见证过改朝换代的风云。
北京有一句民谣:“京西三百七十寺,都是正德内官作”。现在的年轻人可能不太明白这句话的意思,因为它牵涉到的是一段早已绝迹的宦官文化史。“内官”就是封建皇宫内廷的宦官,“正德”是指明代正德年间,这里应是泛指明清时期。那么,京西的寺庙与明清皇宫里的宦官群体究竟有什么关系呢?
我们一直以为,五千年中华文化中既有文明的精华,也积累了一些糟粕。起源于专制社会的宦官制度,就是丑陋不堪的文化糟粕。古代帝王为了独占后宫而启用宦官,为了裁抑朝臣而重用宦官。宦官一般具有君主家奴与国家官员双重身份,但大多数宦官出身贫贱,地位卑微,是纯粹的内廷奴仆,并不具有官员的身份,只有少数宦官能够进入上层,发达起来。宦官遭受阉割之后,生理和心理严重失衡,因而需要精神上的寄托。他们大多信佛,相信因果报应,认为阉割为宦有如削发修行,所以明清时期有钱有势的宦官争相建庙修庙,为的是出宫后有一个退养和葬身之地。例如明正统太监李童建法海寺,明正德太监温祥建承恩寺,明嘉靖太监赵政建摩诃庵,明万历司礼监太监冯保建万寿寺,清末太监刘成印重修双泉寺和万善桥。当然,众多底层太监没钱为自己修坟,年老体衰之后被赶出皇宫,或流徙四方,或躲入寺庙中了却残生,很多人甚至毙命街头,相当悲惨。
宦官的特殊经历令人同情,但少数上层宦官利用手中权力专横弄权,结党营私,卖官鬻爵、贪污受贿、乱政误国,又令人痛恨。明武宗正德年间以佞幸得宠的御马监太监于经相中了碧云寺这块风水宝地,从皇帝那弄了些钱财进行扩建,并在寺后为自己修建生圹(墓主在世时修建的坟墓),后因事获罪死在狱中,葬身碧云寺的愿望因此落空。一百多年后明熹宗天启年间,另一个大太监,也就是历史上臭名昭著的明代“八虎”之一魏忠贤也看中了碧云寺,再次扩建碧云寺,同时扩建了于经的墓圹屋础,准备作为自己死后的墓地。但真是应了“多行不义必自毙”那句老话,自诩“九千岁”、坏事做绝的魏忠贤后来也获了罪,于崇祯年间被处死,墓穴遂废。据史料记载魏忠贤虽未葬在碧云寺,但他的墓圹后来仍由碧云寺僧人“拱护甚力”,保存完好。直到清康熙四十年,江南道监察御史张瑗巡察西山时发现了碧云寺后的魏忠贤墓圹,于是奏请康熙帝平毁其墓,“以儆奸邪,以垂鉴戒”。
2005年9月,碧云寺进行正常维修。金刚宝座塔附近的施工现场挖出了两具真人大小、连底座总高3米的石翁仲和一对镇墓兽。石翁仲为一个文官和一个武将,汉白玉雕刻,雕工十分精致。经文物专家考证,这些石刻正是当年魏忠贤墓圹的遗物。如今,这些石雕就放置在水泉院峭壁上方不远的地方,默默地向人们讲述着碧云寺曾两度成为佞臣生圹,又两度被废,最终还清静于斯的传奇故事。
碧云寺中堪称“传奇”的还有两株古树,其中一株是金刚宝座塔顶上的“九龙柏”。“九龙柏是一株侧柏。因树干分为九枝,酷似九龙腾舞,故名九龙柏。民国初年,孙中山至此,见该树濒于枯萎,曾亲手清理积石,扶植此柏。1925年孙中山逝世后,灵柩曾暂厝塔内。1929年移灵前,孔祥熙再观此柏已是青翠茂盛,特撰写《总理亲手扶植塔顶侧柏记》以示纪念。1988年(九龙柏)被定为一级古树”。也许是孙中山先生在天之灵守护的缘故吧,这株侧柏至今仍枝繁叶茂,苍翠挺拔。
另一株古树就是水泉院里有名的“三代树”,我们第一次来到这里就被它吸引住了。这是一株高大笔直的银杏树,树龄300余年。古寺多银杏,本不稀奇;稀奇的是银杏树根周围竟残留着大半圈已经枯死的柏树桩!据说有文献记载:该树“生于枯根间,初为槐,历数百年而枯;在根中复生一柏,又历数百年而枯;更生一银杏今已参天矣”,“三代树”由此得名。更有诗为证:“一树三生独得天,知名知事不知年,问君谁与伴晨夕,唯有山腰汩汩泉”。
是什么造就了三代树?是鸟儿无意衔来种子结下善果,还是先人有意栽植,答案似乎并不重要。有意思的是所有看到三代树的人都会被它触动,有人慨叹生命的顽强,有人赞美造物主的神奇,而黄鹂觉得三代树更像是一种生命的轮回:大千世界,芸芸生灵,只不过是一次又一次的转世轮回。人生苦短,多行善举,多结善缘,濒临枯萎的侧柏就能长成繁盛的大树,普通的种子就能三代五代转世重生,一个个孤立、短暂的生命小溪就能汇成永恒奔流的大河。而那些卑鄙丑恶的生命,因为生前种下罪恶,死后也只能落得个遗臭万年。大自然自有公理和正义,不管发生什么,到头来总能还世道一个公正,还世界一片清静。
请浏览图片: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碧云寺”
《西山拾零》之三十五:碧云寺水泉院
碧云寺山门、石狮
《西山拾零》之三十五:碧云寺水泉院
清乾隆御制重修碧云寺碑亭
《西山拾零》之三十五:碧云寺水泉院
仿照杭州净慈寺而建的罗汉堂,堂内有木质漆金罗汉五百零八尊,还有神像七尊和梁上济公的佛像,神态各异,栩栩如生
《西山拾零》之三十五:碧云寺水泉院
罗汉堂顶部正中耸立着象征西方净土的宝塔和楼阁
《西山拾零》之三十五:碧云寺水泉院
原产自印度、每杈七片树叶的娑罗树(俗称“七叶树”)
《西山拾零》之三十五:碧云寺水泉院
雕工精致的汉白玉石牌坊
《西山拾零》之三十五:碧云寺水泉院
石牌坊两侧各有一面石雕照壁,照壁正面刻八个历史人物浮雕,并有题名,左有蔺相如为节,李密为孝,诸葛孔明为忠,陶渊明为廉;右有狄仁杰为孝,文天祥为忠,赵壁为廉,谢玄为节。照壁小额枋刻有八个大字,左为“清诚贯日”,右为“节义凌霄”
《西山拾零》之三十五:碧云寺水泉院
《西山拾零》之三十五:碧云寺水泉院
身披霞光的金刚宝座雄踞在全寺最高点。碧云寺金刚宝座塔,分塔基、宝座、塔身三层。宝座上共有七座石塔,包括一座屋形方塔,一座圆形喇嘛塔,其后有五座十三层密檐方塔(中央一大塔,四隅各有一小塔)。这是一种独特的建筑形式,是曼陀罗的一种变体
《西山拾零》之三十五:碧云寺水泉院
金刚宝座塔基正中开券洞,券墙上有一汉白玉石匾额,上书金字“孙中山先生衣冠冢”
《西山拾零》之三十五:碧云寺水泉院
金刚宝座上的“九龙柏”,是孙中山先生亲自扶植的,至今仍枝繁叶茂,苍翠挺拔
《西山拾零》之三十五:碧云寺水泉院
2006年4月15日连战先生拜谒孙中山衣冠冢时种下的白皮松
《西山拾零》之三十五:碧云寺水泉院
水泉院洗心亭
《西山拾零》之三十五:碧云寺水泉院
水泉院廊亭,檐下匾额上书“清净心”
《西山拾零》之三十五:碧云寺水泉院
一株枝干卷曲的虬柏与两侧的怪石“混搭”在一起,形成一道别致的“院门”,将水泉院隔成了内外两个庭院
《西山拾零》之三十五:碧云寺水泉院
几十株侧柏和刺槐倔强地从岩缝中钻了出来,紧贴峭壁朝天生长,远远望去颇像一队守城的士兵
《西山拾零》之三十五:碧云寺水泉院
《西山拾零》之三十五:碧云寺水泉院
据说水泉院最西端的叠石之上,原来是一座小庙
《西山拾零》之三十五:碧云寺水泉院
山上的泉水在这里汇聚成池
《西山拾零》之三十五:碧云寺水泉院
泉池周围松柏参天,绿竹摇曳,池中泉水潺潺,鱼翔浅底,整个小院充满了灵动的生命气息。下图是站在小庙前,自西向东拍摄的水泉院全景,可以看到尽头的月亮门
《西山拾零》之三十五:碧云寺水泉院
魏忠贤墓圹的石翁仲和镇墓兽
《西山拾零》之三十五:碧云寺水泉院
从网上搜到一张当年发现石翁仲,专家正在考证的照片
《西山拾零》之三十五:碧云寺水泉院
水泉院著名的“三代树”
《西山拾零》之三十五:碧云寺水泉院
银杏树根周围竟残留着大半圈已经枯死的柏树桩
《西山拾零》之三十五:碧云寺水泉院
根深叶茂三代树
《西山拾零》之三十五:碧云寺水泉院
以下是我们拍摄的一段视频,请仔细听,泉水叮咚,昼夜流不停……

(全文完)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