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古鉨旧传大司徒 藏书富有小诸侯

 文山书院 2017-05-06


古鉨旧传大司徒

藏书富有小诸侯


       此联为吴大澂纸本大篆古鉨藏书七言联,吉林省博物馆藏 。释文:古鉨旧传大司徒,藏书富有小诸侯。资料来源《中国美术全集》书法篆刻编-6-清代书法。 


       古鉨即古玺,就是古代印章,玺主要是指官印。汉印中“司徒”、“司马”、“侯”、“丞相”、“尉”之类印章比较多。此联的意思是金石、读书之乐堪比做官。此联两句都以平声收尾,稍有遗憾。吴大澄篆书凸显金文风格。司徒、诸侯以及藏、传、富、玺几个字的写法都不同寻常,耐人寻味。侯的写法只见于甲骨文,徒写成土,不知其出处。写过《说文古籀补》的吴大澄,以对三代吉金的熟悉程度,应该是有所据。但在高明主编的《古文字类编》中未见收录。


       惟一有点问题的的是“徒”是平声,诸侯的“侯”还是平声。都是平声收尾,上下联就容易颠倒了。所以本人在落款时误把“古玺”这一句当做了下联。

       在本博客《万卷藏书宜子弟;十年种木长风烟》一文中说过“宜”。
“宜”字在篆书中宀字下不是“且”,是“多”加 “一”(横),也可以写成“夕”加“一”(横)。


       “夕”在篆书中不只是夕阳“夕”,更多的地方是指月(肉)。譬如:名字的“名”,就是名份的意思,一人一块肉。一人两块,就是“多”,一人太多就是“侈”,知足叫“够”。在床上想着肉是做梦(夢)。王国维释“多,从二肉,会意”。“人为刀俎我为鱼肉”的“俎”也是指肉,仌在“俎”这里不是冰的意思,是切好的肉片(没有框的月),“且”是还没切的肉。这就是“俎”为何是砧板的意思的原因。《说文》说“俎”,“礼俎也从半肉在且上”。所以“俎”在《说文》中不在“仌”部。

       外、夜、夙,在篆书中都有夕。《说文》说“且”:“荐也”。“荐”是荐石,放东西的案子。这个解释显然不准确。宜与家的构成有相似之处,有肉当然“宜”家。宜的读声也为形声字移、迻、黟提供了来源。


       近日读唐蘭《殷虛文字二記》,他在《釋且、沮、刞》一文中,詳細地考證了且、宜、俎等字的古音古意在漫長的歷史時期中不斷演變的曲折過程,不但否定了郭沫若著名的“祖妣生殖崇拜象徵說”(見郭沫若:《甲骨文字研究·釋祖妣》),而且論定這組字古音本屬舌頭,與“多”相近,其後才變爲齒頭正齒之音。同時還批評了王國維“俎宜不能合爲一字,以聲決不同也”的說法,認爲這種只要韻部相隔,聲即不同的觀點是錯誤的。他曾多次根據古文字研究實踐中遇到的古音韻“特例”,提出音韻學研究應該重視古文字動態分析得出的結論。


       商承祚认为,宜与俎为一字,皆训肴。徐中舒认为且宜俎三字同源。由此可见,本人从字形上(偏旁分析法)的推导与有些古文字研究者研究的结果非常近似或完全一致。从不同的角度,能够得到近似或一致的解读,乃至有古文献破读的实证,那么古文字的诠释就会更接近于完美。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