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明朝人物系列:让张居正大叔来告诉你,有个性死的快

 金色年华554 2017-05-06

在现实生活中我们常常能感觉到一些稍有才能的人,往往个性极为张扬。个性是把双刃剑,一方面让人鹤立鸡群,一方面又让人备受世俗的偏见和傲慢。张居正是身负大才的人,所以他也颇具个性,张扬自我。在他掌权后,他将自己的个性张扬到了极致,因此他死后家人也为他所累。

隆庆六年五月,明朝最平庸和老实的皇帝穆宗去世了,是年三十六岁。这位皇帝在政治上“无为而治”,几乎把所有的事情都交给他的亲信高拱处理,自己每天都躲在深宫中享乐。虽然每天都在后宫中辛勤的忙碌,但这位皇帝子嗣不旺,只有四个儿子,前面两个都夭折了,只有后来的明神宗和其弟弟璐王。就这样,当时年仅十岁的明神宗继承了皇位。年幼的皇帝继位后,照例会安排顾命大臣,明穆宗在死前便指定了高拱,高仪和张居正为顾命大臣。这样的安排的确很合理,高拱和张居正都是大明王朝极为杰出的政治家,高仪虽然才智不如二人,但夹在中间可以充当调和剂。但是穆宗没有考虑到两位杰出政治家的秉性,高拱极为傲慢,专横。张居正也不是个甘于人下的。之前穆总一直是高拱的后盾,但穆宗死了,高拱的权势岌岌可危。他之前曾和宦官冯保有旧怨,穆宗死后,高拱凭借着神宗的生母李太后的支持,联合张居正对高拱发难,将高拱赶出了中枢。高拱被驱逐后,同为顾命大臣的高仪在惊吓中病死。于是张居正便成了唯一的顾命大臣,成为了国家政权的实际掌握者。有些史料说,张居正之所以能掌握大权,在于他是当时难得的美男子,李太后见过他后对他很有好感,而高拱一副凶巴巴的样子,让李太后对他很不放心。这些史料虽然无法证实,但据《明史》记载,张居正的确是个美男子,尤其是有一把很漂亮的胡子,很符合当时的审美。看来无论是在什么时候,都是一个看脸的世界啊。不管是以何种方式,居正大叔终于掌握了大权,实现了小时候的宏愿。“凤毛从劲节,只上尽头竿。”所以说,人还是要有理想的,万一买彩票中了呢?明朝人物系列:让张居正大叔来告诉你,有个性死的快

一个属于张居正的时代终于来了,皇帝年幼无法处理政事,因此朝中大小事莫不由张居正来定夺。没有什么阻碍的居正肆意的按照自己的意志来拯救这个正在走向没落的王朝。在他的努力下,这个王朝终于焕发了生机。但是随着政治上的得意,张居正之前收敛的个性再也不遮掩了。张居正为人豪放,傲慢,因此他在朝堂上极为的专制,向来说一不二,时人称其为“站皇帝。”在个人生活方面毫无节制,十分崇尚享受,从不顾忌什么。因此在史书上留下了许多他奢侈享受的故事。万历五年,居正回乡安葬自己的父亲。这次回乡,居正可是大大的出了风头,为了他的出行,真定府特意为他打造了世界上最古老的“房车”,一顶需要三十二位壮汉才能抬起来的巨大轿子,轿子内部空间大约有五十平方米,内部分为会客室和卧室,还带了卫生间和观景走廊。读到这段史料的确是让我大开了眼界,和我们中国古代的“房车”相比,什么玛莎拉蒂,兰博基尼,法拉利,什么加长型,豪华型,都是一群渣渣,还好意思拿出来说,丢人。除了这顶大轿外,还有总兵戚继光派来的军中精锐随身保护张居正的安全,沿途中经过藩王领地,藩王无不放下架子,亲自迎接。完全是皇帝出游的派头啊。但是如果张居正仅仅喜欢不计成本搞排场,也不是什么大问题。张居正自己也常说一句话:‘’吾非相,摄政也。 所谓的摄政实际上是代皇帝的意思,因此居正大叔一直是把自己当做代皇帝来看的,所以有一次有人送了一副黄金做的对联,他大咧咧的收下了。这幅对联的问题不在于它是黄金做的,而在于它的内容“日月并明,万国仰大明天子。 丘山为岳,四方颂太岳相公。 这里太岳是张居正的字。按照古代的习惯,下联要比上联高。所以,从这些事中我们可以看出居正掌权后的肆意,个性的张扬。也正是因为居正的张扬,在他死后被自己的学生神宗清算,破门灭家。

张居正曾经说过一句话表达自己的人生态度:‘宁有瑕而为玉,勿似玉而为石。’他宁愿做一块有瑕疵的玉,也不做一块完美的石头。因此,他坚持自己的个性,这让他在生前大放异彩,但身死后,一朝权势为空,祸及家人,众叛亲离,连苦心推行的改革也毁于一旦。作为一个普通人,我们应该坚持自己的个性吗?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