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妈祖故里 文化莆阳》之《白塘镇江村元宵蹈火》

 邈思遐想 2017-05-06

精彩视频 抢先看▼

▲莆田市文化广电新闻出版局 出品

在莆田,每年一度的元宵佳节对于一个村落而言,几乎可以算是一年中最隆重的节日了。阖村欢娱,昼夜同庆,把人们积攒了一年的情怀在这一天释放开来,然后再投入到新年的劳作中去。这种张弛有道的民俗活动代代传承,岁岁演绎,到今天已经越发得隆重丰富起来了。

白塘镇镇江村的元宵,是正月廿三。这一夜,镇江境寿山宫红灯高悬,彩幡飞舞,香烛明灭,锣鼓喧天。深深巷陌里的红灯幽韵和煌煌殿堂上的神明肃穆,为这一夜的热闹增添了几分安宁祥和的气息。

红毯从寿山宫直铺至里山庙,庙前广场上已经垒起半人多高、数米宽、数十米长的柴垛,柴垛上覆着稻草,便于助燃。

涵江多处宫庙供奉监雷御史张公圣君,因此,镇江宫迎请的也是张公和萧法明两位神明。随着乩童的神明上身,铃鼓队伍开始出殿门,边唱边跳,引领神明沿着红毯四境封路。然后再回到宫前拜亭作插花式的唱舞,张公的乩童持剑,萧法明的乩童执鞭在队伍中穿插而行,带着神人共娱的神秘而欢快的气息。

“入夜巡安履肃霜,料他神脚冷难当。燔柴且袭郊天礼,为祝门庭光焰长。”随着柴尽炭生,里山庙这边场地上人们不断地扬帚降温,寿山宫那边已经走出了蹈火的队伍。每人上身赤裸,着白色长裤,在宫前水池浸洗过后,便起身或执大旗,或持凉伞,或扛棕轿跟在正冠披蟒张公乩童身后开始绕着炭堆游走。

当张公乩童俯身小跑,用宝剑从头到尾地划过炭堆时,今夜的蹈火高潮就拉开了大幕。蹈火的人们表现不一,有的扛着大旗,大吼一声,快速奔跑着踏过炭堆;有的打着宫伞,一步一步踏踏实实地稳稳跑过炭火也毫发无伤;扛棕轿的四人组则同时快跑,棕轿在肩上颠狂,火星在脚后飞舞,化作一夜的灿然,让人大饱眼福。这样往复奔跑数趟后,炭堆渐冷,火星渐稀,这场蹈火的盛宴才慢慢褪去热情。村里的人们开始从炭堆中夹取未燃尽的“火宝”,置入自家灶膛,以求来年一家旺气。

《今日视线》2月17日整档节目

 更多资讯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