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丨戴淑芬 图片来源网络 夜的钢琴曲 来自养育男孩 00:00 02:07 背景音乐也挺美的,边听边读,陪伴你…… 鱼爸的话: 周末愉快,今天给大家推荐一篇温暖的文章,来自我非常喜欢的一位作者妈妈。 为什么要读书? 我们不能只是要求孩子们,其实也要问问自己有没有读书。 特别是做了父母,往往成了孩子的榜样。 很多妈妈希望我推荐书单。 我在默默整理中,希望出一份好的书单。 最近也在抽空忙我的第一本书,已经开始审校了,相信今年能跟大家见面。 鱼粉们会有机会得到免费的书,或者优价买到。 开始今天的分享吧,欢迎在文末留言推荐自己读过的好书,谢谢。
读书写字这个习惯,我也不知道是怎么养成的,可能得益于父亲吧。 他从小就教导我,女孩子要多读书,要自立自爱,清白做人。 父亲也是爱书之人,看书极杂,中外名著、天文地理、古诗宋词、世界奇闻、审美艺术均有涉猎。 家里有个大大的书柜,里面摆满了各式各样的书。 在我还很小的时候,就经常爬上去翻阅那些大部头的《红楼梦》、《水浒传》、《唐诗宋词八百首》,样子颇为搞笑。 上小学后,书柜更是我最喜欢去的地方,每一本书就像一个奇妙的世界,吸引着我去探索。 中学后,读书变得随心所欲。不关注作者名气,不留意畅销与否,对了眼缘,合了心性,便会爱不释手。 在别人的故事里,流趟着自己的泪。
我一直相信,文字是有灵魂的,但需要懂它的人。 如人与人之间的缘分,人与文字的际遇也是因缘。
那天,看到陈道明为江一燕写的序:
“优雅和安宁的力量”,我反复回味着这几个字,突然明白了,自己兜兜转转这么多年,没有放弃阅读的原因。 我想要的,不过就是那份安宁。它是入心的,只能向内找寻。 物质也许可以给我们很多,但心灵的成长,只能靠学习和顿悟,最便捷的途径,我想莫过于阅读了。 读书,是润物细无声的。你的气质里,藏着你走过的路、读过的书和爱过的人。 虽然那些读过的书,大多数都忘了,但我依然相信,它们已经长成了我的骨血。 就如那句话说的:
而那些读过的书,终有一天也会成为你的气质和风骨。”
记得有次先生问我:“你心目中理想的家装是什么样子的?” 我脱口而出:“必须有一间舒适的书房,里面散发着暖暖的橘黄色灯光,有大大的书柜和高品质的音响。”
一想到,在结束一天的忙碌和家务的琐碎后,泡上一杯芬芳扑鼻的茶,在若有若无的旋律中,读一读自己喜欢的书。 那是何等的惬意。 当我们抛去功利,静心阅读,就会发现读书,真的是一种享受,而非苦役。 人生有书作伴,我们何惧风雨? 喜欢张小娴的那句话:
的确,很多时候读书并不能给我们带来现实的好处,但它为我们营造了一个富裕的精神世界。 让我们可以安然地面对生活的各种境遇,在困难和不测面前,也多了份难得的从容。
以前,对美的理解很肤浅,花容月貌,唇红齿白,便觉得是美了。 但一番相处下来,常会觉得索然无味,美则美,却少了灵魂。 最近在看《朗读者》,当看到年过四十的董卿在台上,诗书古词信手拈来,一颦一笑尽显优雅。 我才慢慢领悟到,书香气,才是一个女人最美的气息! “若有诗书藏在心,岁月从不败美人。 真正美丽的女人,从来在骨不在皮。 那是岁月赋予的美丽,是任何化妆品都堆砌不出来的优雅与从容。 有书香里浸润过的通透,有眉眼里流露着的平和,有灵魂里飘逸出的清香。 那样的女子,即使没有沉鱼落雁之美,没有羞花闭月之容,也是容易让人心生敬意和爱慕的。 岁月易逝,容颜易改,作为女人,我们得努力留下岁月带不走的东西。 是阅历、是智慧、是通达、也是慈悲。 生活中的我,崇尚极简主义。 基本上不怎么购置化妆品,甚至连洗面奶都很少用,就喜欢清水拂面。 别人花在化妆品上的钱,我都用来买书了。 是的,我没有兰蔻,没有香奈儿,也没有LV,可我不自卑。读书给了我不卑不亢的底气。 一直以来,都喜欢在夜里写字,犹如孤独的行者。不知道为什么,就是纯粹的喜欢。 一盏孤灯,一杯清茶,在噼里啪啦的键盘声中,与文字痴缠。 最喜欢那个时刻的自己,心里是安静的,脸上是柔和的。 就想一直这样,读书、写字、听歌、过简单质朴的生活,然后慢慢慢慢变老。 在尘世烟火中,微笑生活,淡然去爱。 作者:戴淑芬,80后,只愿今生能做一个安静温暖的女子,不悲不喜,不吵不闹,于角落里自在开放浅笑安然,静看光阴老去。个人微信公众号:随心飞舞(kkn263)本文经作者授权发布。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