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支曲子是根据宋人姜夔所传的曲律创作的。姜夔同时精通填词和作曲,有《白石道人歌曲》传世,水准顶尖传承纯正,所以刘为光的《清明上河图》可以视为融合宋朝曲意的现代民乐,曲子分为5部分:1 中慢板 ,2 行板,3 急板, 4 快板 ,5 小广板。
箜篌与箫 《清明上河图》 作 曲:刘为光 箜 篌:吴 琳; 箫: 丁晓逵 曲目长12多分钟,分量足够,让人完全陶醉在古时的某一个栩栩如生的段落。箫与箜篌结合的非常美妙,互为长短,交相辉映。箫声悠远、恬然有带有沧桑,个性不羁踱古穿今,或清淡或激昂,如在感慨往事如品风云变换,全平使然,有如时空无阻人入画游。箜篌琴弦铮铮,清脆时显清幽,低沉时显浑厚,领奏时可一支独秀,伴奏时可缠绵又可烘托急切而庞大的气氛,又兼有古筝独特的揉颤效果,古典韵尾十足,有如是春早田间小道信步,又有如是码头闹市里如火如荼的繁华景象。总之箫、箜篌的结合让人遐想无边、如痴如醉。
乐曲的开头一下子就把人们引入了古时朦胧的一春早,如画中开头的郊外,乡间小路旁枝叶已露春芽但是尚还稀疏,一大早踏青扫墓的人和车马,还有进城作小买卖的人,正缓缓向城里走来。人们越往城里走渐渐见到汴河两岸的热闹,乐曲里已经转为较急些的行板,京城繁华渐现。图画的观察点有如站在高处俯视,京城百态一览无遗,有如我们穿越时空在千百年前的汴城上空飞翔。乐曲转而急骤,似有无限感慨:大桥上熙熙融融,大街上车马如流、店铺林立,摆摊的买东西的闲逛的应有尽有,大桥下商船穿梭,偶尔大船打横情况危急,人们探头张望。过了巍峨的城楼,深宅大院、公馆酒楼、巷中松柳尽在眼底,人们或行或停,有骆驼商队行过,有大户人家的大轿,有挑担草民,好一副太平盛世的景象。随着乐曲的深入,又仿佛是人生的浓缩,人生啊,寒窗苦读、功名拼搏、为斗米奔波,有喜庆有悲哀,有青春年少,有懵懂老年,酸甜苦辣一辈子,最后还是烟云尽灭,归于平静。几百年后的人们看着这从前的真实写照,感慨万千!
乐曲结束回应乐曲的开头,箜篌那几声轻柔耳意犹未尽的拨弦,箫声渐无,人们有回到了现实。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