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举目琳琅入眼来——故宫博物院珍藏翡翠作品赏

 欣然书斋 2017-05-06
海外网2017-05-04

翠缠枝莲纹盖碗,清,通高8.3厘米,口径12.4厘米。

翠乾隆款仿古觚,清,高19.7厘米,口径10.4×6.8厘米。

据故宫博物院官网介绍,翡翠是一种辉石族矿物,主要成分为钠铝硅酸盐,硬度为6.5至7.1度,比重为3.3,主要产于缅甸。翡翠的颜色由绿、红、紫、黑、黄、白、青及其混色,绿色称为翠,含铬,红色称为翡,含氧化铁,紫色成为紫罗兰。色鲜而重者尤为贵。

翡翠乾隆款龙纹杯盘,清,杯高5厘米,口径7厘米,盘径18.5厘米。

金嵌翠戒指,清,直径2.2厘米。

有学者认为,中国早在汉代就已经使用翡翠,但汉代的翡翠实物目前尚不能确定。清代宫廷档案中有大量关于滇玉的记载,又多见于清宫内务府造办处档案,这些记载主要应指翡翠。由档案得知,翡翠进入清代宫廷的时间不晚于清雍正十一年(1733年),而已发现的带有制造年款的翡翠作品最早为乾隆时期的器物。

翠十八子手串,清,周长31厘米。

翠福禄寿长方插屏心,清,长17.5厘米,宽13.4厘米,厚1.5厘米。

故宫博物院收藏翡翠作品800多件,是全国乃至全世界收藏古代翡翠最多的博物馆,藏品主要为清宫遗存,时代多为清代中、晚期。时代不同,对翠料的选择和作品的种类亦不同。乾隆时期选择玉料的标准大致为材料微透明,有温润感,较多的为蛋清地翠材,作品主要有陈设器、餐具、服饰用品。晚清的翠制品喜使用玻璃地、高翠材料,作品多为首饰。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