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指月录》|官不容针,更借一问

 幻圆 2017-05-06

知是空华 · 即无轮转

欢迎关注祖道影

来源:《指月录》原集述者:那罗延窟学人瞿汝稷

▲袁州杨岐方会禅师

袁州杨岐方会禅师,远州宜春冷氏子。少警敏,不事笔研。及出家,阅经典辄自神会。折节参老宿慈明,自南源徙道吾石霜,师皆佐之总院事。依之虽久,然未有省发。每咨参,明曰:“库司事繁,且去。”他日又问,明曰:“监寺异日儿孙遍天下在,何用忙为?”

一日明适出,雨忽作,师侦之小径,既见,遂搊住曰:“这老汉,今日须与我说,不说打你去。”明曰:“监寺知是般事便休。”语未卒,师大悟,即拜于泥涂,问曰:“狭路相逢时如何?”明曰:“你且躲避,我要去那里去。”师归,来日具威仪,诣方丈礼谢,明呵曰:“未在!”慈明饭罢,恒山行,禅者问道多失所在。师阚其出未远,即挝鼓集众,慈明怒数曰:“少丛林暮而升座,何从得此规绳乎?”师曰:“汾阳乃晚参也。”

一日明上堂,师出问:“幽鸟语喃喃,辞云入乱峰时如何?”明曰:“我行荒草里,汝又入深村。”师曰:“官不容针,更借一问。”明便喝!师曰:“好喝。”明又喝,师亦喝。明连喝两喝,师礼拜。明曰:“此事是个人方能担荷。”师拂袖便行。

白云端禅师示众云:佛身充满于法界,普现一切群生前,随缘赴感靡不周,而常处此菩提座,大众作么生说个随缘赴感底道理,只于一弹指间,尽大地含生根机一时应得周足,而未尝动著一毫头,便且唤作随缘赴感而常处此座。只如山僧,此者受法华请,相次与大众相别去,宿松县里开堂了,方归院去,且道还离此座也无?若道离,则世谛流布。若道不离,作么生见得个不离底事。莫是无边刹境自他不隔于毫端,十世古今始终不离于当念么。又莫是一切无心一时自遍么?若恁么,正是掉棒打月!到这里,直须悟始得!悟后更须遇人始得。你道既悟了便休,又何必更须遇人?若悟了遇人底,当垂手方便之时,著著自有出身之路,不瞎却学者眼。若只悟得,干萝菔头底,不惟瞎却学者眼,兼自己动便先自伤锋犯手。你看我杨岐先师问慈明师翁道,幽鸟语喃喃。举至师礼拜。大众须知悟了遇人者,向十字街头,与人相逢,却在千峰顶上握手,千峰顶上相逢,却在十字街头握手。所以山僧尝有颂云,他人住处我不住,他人行处我不行。不是与人难共聚,大都缁素要分明。山僧此者临行,解开布袋头,一时撒在诸人面前了也,有眼者莫错怪好,珍重。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