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揽风每有随时录 述古欣观叙事文

 文山书院 2017-05-07

揽风每有随时录

述古欣观叙事文

 

赵古泥此幅行书联无论笔法还是文字,都比较到位。早年赵仿翁同和的字,被罢官赋闲回常熟的翁同和见到,翁不仅没有苛责而且欣然指导其作书,一时传为笑谈。赵古泥其行书深得颜鲁公法,骨力洞达,神似翁同和,翁以相国高名,求书接踵,不暇给即请赵古泥代之,人莫能辨。除行书之外,赵古泥的篆刻也名重一时。篆刻家一般著述不多,而篆刻边款往往坦露印人心迹。


赵古泥在他43岁时所刻一印的边款中道出了他的艰辛和感慨:“缶庐篆刻,必为千古罪人……”。由于吴昌硕强烈的个性面目,具有极大的束缚和吸引力,在他门下欲另僻新境何其艰难。纵观缶庐为数众多的弟子中,在篆刻一门能青出于蓝,自成一家,别开生面者,惟赵古泥一人。故于右任先生曾作诗赞道:“石作剥残神亦到,字求平正法仍严。缶庐门下提刀者,四顾何人似赵髯?”


他在“逃禅”一印款文中说:“敬叟(指丁敬——刘注)开口便仿汉锤凿,考其结体、用刀皆非,岂能者之欺人欤”?又在“瞻太阁”印款中道:“三桥(指文彭——刘注)太板、雪渔(指何震——刘注)太纵。世之工篆刻者未敢道也。”对印坛公认的前代大师敢道短长、直陈己见,所以赵古泥能独出机杼,卓尔不群。


       
邓散木曾论其与缶翁印艺之别曰:“缶庐治印侧重刀笔,故其章法往往有支离突兀者。赵(石)於章法别有会心,一印人手,必先篆样别纸,务求精当,少有未安,辄置案头反复布置,不惜积时累日,数易楮叶,必使安详豫逸,方为奏刀,故其所作平正者无不揖让雍容,运巧者无一不神奇变幻。然其初年之於缶庐固亦步亦趋,未敢少越规范也。吴主圆转,赵主廉厉(端方严峻),迨缶庐既老,大江南北已吴赵各树一帜,学吴而不为吴氏所囿,其惟赵氏一人。”


        赵古泥治印40余年,所作数以万计,有自钤《拜缶庐印存》40卷,至诸家辑谱,有沈氏师米斋《赵古泥印存》、庞氏兰石轩《泥道人印存》、陈氏所辑《赵古泥印存》、王哲言《槐荫层晖庐藏印选》。


   赵古泥篆刻而外,兼善书法吟咏。诗亦可诵,其《摹印》一首云:“铁印封泥器字篇,文何丁邓未精研。湖州老缶人中杰,独辟鸿蒙篆学天。”《刻石有感》云:“摩挲昌化青田石,刻画秦朱汉白文;输与梁间双燕子,自来自去掠清芬。”有《泥道人诗草》二卷传世。赵古泥貌奇古,颇类传说中八仙之汉锺离,健谈,而胸怀坦荡,极重言诺。沈禹钟《印人杂咏》有诗咏之云:“道人笔力挽江河,得力封泥猎碣多。到死不遗来世债,有涯都付铁消磨。”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