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盆景话题杂谈

 文心雕龙方 2017-05-07

 这是个没有主题的话题,当谈及这个话题时,简单的就是喜欢盆景而已,只是个爱好。复杂的其实可以讨论盆景的本质特征及审美要素。不管是简单还是复杂,盆景人的脑海里一定会呈现出很多形容盆景的形容词。比如:小中见大、老而弥坚、老态龙钟、老骥伏枥等等。其实盆景的本质特征就是浓缩和再现大自然的景观,用自然界的花草树木、及其有关的材料,表现一种心中憧憬和向往的典型的审美形象。达到一种天人合一的自然之美。 

 

 不管是盆景还是所谓的盆栽,我想对于一个创作者来说,只是称谓不同而已。因为追求的终极目标都是一种审美的享受,不同的是受地域、历史传承、风土人情、自然印记、气候条件影响等等形成了原始审美对象的差异。 

 所以,不要用一种五千年的厚重历史的沉淀去小视其它的民族,历史就是过去,代表不了什么!遗憾的是我们历史的精采篇章到底继承了多少,断章取义的所谓继承还不如兢兢业业的立足当前。做好最简单的、最接地气的事。就是盆景简单的用土、施肥、管护、基本技法我们离规范的要求差距大了。对每个树种的习性(干、枝、叶性)。每个生长周期管理等方面。我们都还不足。 

 正确的认识一种艺术形式存在的合理性,要有一种包容万象的心胸,客观的"存在"本身就有合情合理的自然道理。正如我们以前盆景流派中的"一寸三弯","二弯半""游龙梅"等形式。那是时代的产物,如今遇到了变迁的社会。所以你否定了它们就否定了历史。我们没有必要去抨击域外的规则和模样,那是他们的合理存在,他们有本土的生存环境和人文环境。理智的做法是辨证的认识或者远离。口是心非的做法是不可取的。 

 欧美地区的盆景起步较晚,早期受日本盆栽的影响。但西方人自由开放、个性化的特质。很快就体现在盆景艺术的表现形式上,特别是近年来中国"黑剪刀"创作精神的影响,欧美盆景的时尚与清新令人惊叹。 

 "黑剪刀"的艺术精神,一是迎合了当今世界的多元文化的背景,人们崇尚自然的同时更加追求个性。二是中国盆景的发展也到了一个时代的分水岭,这几十年的普及与提高使中国盆景的影响力日益扩大。确实需要一种中国的"元素"来重新演译。而"黑剪刀"这种符号式标志更容易走进盆景人的心中。这种潜移默化的引导,一定会在全球风起一股"黑剪刀"的旋风。这个剪刀的力量会越来越强大。 




期待您分享您的文章及创作与大家共享!




撰文:周士峰

编辑:丁昕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