配色: 字号:
2016南京市教研室考前作文题简析
2017-05-07 | 阅:  转:  |  分享 
  
2016南京市教研室考前作文题简析????感谢南京市教研室的老师提供考前作文习题。????题后简析仅为个人浅见,在此抛砖引玉。各位老师、同学在本题的审题、立意、构思等方面有什么想法,请在下方留言,大家交流、讨论。1阅读下面材料按要求写一篇文章。????世界上没有一个地方比自己的家更舒适,无论那个家是多么简陋、多么寒碜。——梁实秋????家是世界上惟一隐藏人类缺点和失败的地方,它同时也蕴藏着甜蜜的爱。——萧伯纳????“家”这个小圈子只能摧毁年轻心灵的发育成长,倘使不同时让他们睁着眼睛去看广大世界。——巴金????请自定角度,自定立意,自拟题目,明确文体,不得抄袭、套作,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简析】本题三句话有共同的主题词“家”,讨论的论题都是“家对于人的意义(价值)”。从粗的方面看,几句话表达了家对人有利有弊的观点。仔细梳理三者的逻辑关系,第一句是逻辑关系的核心:家即使简陋也舒适。第二句可以作为第一句的原因:家能隐藏缺点和失败,家有爱。第三句可以作为第一句的结果:家会阻碍青年看世界,所以家不利于青年成长。这样解读出一个逻辑框架,足以构成一篇文章。写作时,先提出观点(第一句),然后分析为什么(第二句),再写这样的后果(第三句)。当然,学生也可以自行思考“家”为舒适的原因,或者写这样一种舒适的积极意义。但由于本题的三则言论构成的逻辑过于清晰、严密,会阻碍学生作出独特的见解和表达。????也可将“家”由“家庭”“家族”引申到“组织团体”(比如学校)甚至“国家”,不过如要做这种概念引申,在文章开头一定要由“家”的本义做一些引论,以免被认为脱离材料。2阅读下面材料,按要求写一篇文章。????知名企业家谭小芳说:“笑吧,尽情地笑吧:笑对自己,笑对他人,笑对生活,笑对一切!”?????“世界欢笑旅行”组织的创始人美国心理学家史蒂夫·威尔逊说:“笑很简单,是人类与生俱来的本领;笑也很复杂,蕴含着许多人们可能从来没听说过的学问。”????请自定角度,自定立意,自拟题目,明确文体,不得抄袭、套作,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简析】本题两句话有共同的主题词“笑”,但论题各有侧重。前者提出了“要笑”,后者引导人思考“怎么笑”。前者为总分结构,四个“笑对”清晰明确,既实在又有拓展空间。后者的“与生俱来”涉及人类学或心理学,“学问”一词也是点到为止,语焉不详。前者只需写出生活中需“笑”的情境,换言之写点“苦”境便可。而后者如要写到实处,需要对笑这个本身寻常的词的内涵有一些讨论,辨析真假之笑,需要学生用自己的人生经验去补足那个复杂的“学问”。所以,后者的写作要求比前者高。如果只写前句,文章容易平庸。如果在文章中兼顾两者,容易详写前者略写后者,头重脚轻,结构不当。如略写前句,详写后句,甚至直入后句,易成佳作。3阅读下面材料,按要求写一篇文章。????一个人的一生会经历各种仪式。祭拜祖先的仪式,婚丧嫁娶的仪式,毕业典礼的仪式,等等。有人认为,仪式有着稳定的流程,确定的意义,不能轻易改变;有人认为,仪式因生活而产生,跟不上时代步伐就理应改变;还有人认为,生活节奏这么快,时间这么紧张,仪式应该除去,要把精力投入到有意义的事情里去。????请自定角度,自定立意,自拟题目,明确文体,不得抄袭、套作,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简析】本题表达非常清晰。第一句点明话题“仪式”。第二句用举例的方式界定了“仪式”。(“仪式”的定义也可由下句中的“稳定的流程,确定的意义”锁定。)之后的三个“有的人”围绕“要不要保留仪式”的论题展开。每一立场又都给出了理由。可选取任一理由作为论点。可能的误区有两个:一是将“仪式”与“习俗”“传统”等概念混淆;二是在文章里容纳“要”与“不要”两个立场,看似辩证,实则前后自相矛盾。????“仪式”,一方面有具体形式,一方面又有精神意义,既能引导学生言之有物,又给了学生理性思辨的空间,是不可多得的好题。4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曾有一位外国专家对某地的旧城改造这样感慨:“我们现在有的,你们将来都会有;而你们现在有的,我们永远也不会有。”?【简析】乍看之下,这道题的话题比较陈旧,是关于旧城改造的。外国专家说的“我们现在有的”,应该指的是现代化、经济繁荣等,“你们现在有的”,既是物质方面的古建筑,又是精神方面的传统文化。写这种题目不宜偏激,不宜一味否定“旧城”改造。专家作出的是“感慨”而不是“批评”。这种感慨可以理解为面对发展中的必然损失的无奈。这样看来,“旧城改造”只是一个例子,其背后是对经济和文化、未来和过去的权衡和取舍。这种取舍可以是利弊的考量,也可以是情感上的执迷或怀恋。想到这一层,文章也可由“旧城”引申到“旧节日”“旧课本”,拓展空间也就大了。5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有位雕塑家发现自已的容貌越来越恶劣,于是找一位高僧想办法,高僧的条件是让他为自己的寺庙塑一尊菩萨。菩萨塑好后,这位雕刻家发现自己的容貌也大有改观。这才恍然大悟,容貌变丑是因为以前夜叉像塑的太多。????请根据你对这则材料的理解,任选一个角度,联系现实,立意自定,文体不限,题目自拟,不要套作,不得抄袭。【简析】这是一个寓言故事。我们审题时,先要做一个转换工作,把材料里的喻体或者说个例转换为具有概括性的本体。雕塑家,就是我们每个人。容貌,可以指人的精神面貌、个性气质。夜叉或菩萨,就是工作对象。(概括为“环境”似乎太宽泛)一个人所做的工作或工作中面对的人,会影响其精神气质,这个道理虽然说得通,但给我的积极启示在于哪里呢?多行善,多做接触真善美的工作,当然是好事。但是“夜叉”还要不要人塑呢?假恶丑要不要去批判和打击呢?总之,这个题目析理易,成文难。



献花(0)
+1
(本文系牛舍97首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