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罗智泉 | 谈选专业

 广州平淡 2017-05-07

请输入标题     bcdef

请输入标题     abcdefg

专业选择


     香港中文大学(深圳)副校长罗智泉院士,曾为学生和家长写的一篇关于选专业的寄语(点击:《罗智泉 | 港中大(深圳)副校长2016新年寄语》可阅读原文推送),给予了学生和家长极大的指引和帮助。今天再次推送此文,以期学生和家长一读,或许你会豁然开朗,那些纠结那些困惑也随之迎刃而解。同时,凝结着一位在海外工作多年的知名大学教授充满教学智慧的寄语,对于面临高考选择志愿的学生和家长也同样极具指导意义。

文 | 香港中文大学(深圳)副校长罗智泉院士


展望新的学年,少不了要聊到选择专业的问题,甚至为此烦恼。其实,据我观察,许多同学(包括一些家长)对选什么专业似乎有很多想法,但同时又拿不定主意。有的同学这也想学,那也想学,很纠结。还有的同学对学校的几个专业都没有感觉,很茫然。我想与大家分享一下自己对选专业的两点看法。


请输入标题     abcdefg


第一点   重在基础,提高自我


首先,对港中大(深圳)的学生来说,选专业并没有大家想象的那么重要。我之所以这么说,是因为我们理工学院、经管学院的几个专业都有很多共性。在经管学院,四个专业很多课都是相似的,差异不是很大。同样,在理工学院,除了新能源专业要求物理、化学多些,其他几个专业差异也不大,只是侧重点不同。说实话,我相信以后同学们走向工作岗位后,社会只会记住大家是港中大(深圳)经管或理工学院毕业的,并不会计较大家学的是什么专业。就像大家都知道我是北大数学学院毕业的,但有多少人知道我学的是什么专业呢?

况且,如果现在选了一个专业,即使今后不喜欢,还可以转专业嘛。再说了,大学里学了一个专业并不代表今后一辈子都要从事这个专业的工作。想当年我北大的同年级同学160人,如今他们都工作在各行各业,其中仍在从事数学方面工作的还不到20人。我举这个例子是想说,毕业后的工作与大学的专业并不是十分相关的。许多事实证明,大学四年,同学们除了要学习一定的专业知识外,更重要的是学会做人,培养自我学习的能力。

而且,大学四年主要都是在打基础,不宜过早学得太专业化。只有把基础(如数学、物理、计算机、英文、经济等)打牢了,今后的路才能走得远。我的体会是,对理工科的同学来说,大家拼到最后都是在比谁的基础好。工程中许多问题归结到最后都是数学问题,物理问题,最后还要在计算机芯片上高效实现。所以,我希望同学们在大学里能在掌握一门专业知识的同时,特别要注重基础课程,努力锻炼自己独立学习、独立思辨的能力,一种在工作中不断自我获取新知识的能力;一定要博览群书,深入了解中西文化,广交朋友,努力提高自己的个人修养。现在大可不必在选专业的事上太纠结,花很多时间。



请输入标题     abcdefg


第二点   兴趣是最好的导向标


第二,选专业应该以兴趣为主,同时兼顾国家、社会的需求。学一个自己一点兴趣都没有的专业是非常痛苦的。同样,干一个自己不喜欢的工作,即使是工资很高,也是非常难熬的。最理想的情况是做一份自己想做的工作,同时还能有一份不错的收入。要想收入高,就一定要结合国家、社会的需求。港中大(深圳)现在开的专业都是国家、社会需求很大的。所以,选专业最主要的是看自己的兴趣。

有些同学跟我说,我不知道自己的兴趣在哪里,怎么办?其实,兴趣跟自己的特长是紧密相关的。别人都觉得困难的科目,如果你学的很轻松,那可能你在这方面是有特长的。而这也许就是你的兴趣所在。


请输入标题     abcdefg

END          

香港中文大学(深圳)副校长

加拿大皇家科学院院士

毕业于北京大学数学系

美国麻省理工学院博士

加拿大麦克马斯特大学终身教授

美国明尼苏达大学终身教授

电子工程师学会(IEEE)会士

美国工业与应用数学学会(SIAM)会士


罗智泉教授

请输入标题     bcdef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