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饭桌上的规矩,将决定孩子一生的作为

 两只耳朵inqjl7 2017-05-07

饭桌上的规矩,将决定孩子一生的作为

饭桌上的规矩,将决定孩子一生的作为

儿时饭桌上来自长辈的点滴教诲,给我生活的智慧,教我做人的道理。那些规矩,已然成了我们一生的行为规范。

拿着“面花”,母亲说:但凡敢于想,日子总有甜的盼头

腊月二十三即被视为年的开端,即日起“忙年”,母亲恨不能披着星星起床。

挽袖子,搬面盆,撒上粗面,撩起清水,一点点地和,一把把地揣,一边重复过无数次揉面、醒面,一边苦思冥想着团成各个俏生模样—当初市面上还没有压面模型,“面花”可是对想象力的极大考量。

母亲说,但凡敢于想,日子总有甜的盼头。

饭桌上的规矩,将决定孩子一生的作为

看着大枣馍馍,爷爷说:人心要诚,要表里如一

大枣馍馍端上餐桌,自家人吃,也拿来待客。

爷爷说这是给灶王爷上过供的“供享馍”,所以不许独食,得切开来分着吃;更不许去皮儿,人心要诚,要表里如一。还有整个煮成的莲藕就着,上面抹一层白糖,吃时不能用刀,仅用棉线隔成小块儿,美其名曰“藕断丝连”,亲情不断。

那个年三十晚上,爷爷拽住我的手,“孙女几年不回了?爷爷老想你咯!”接着拿颗红枣递给我,“尝尝多甜啊!‘供享’,共享!一家人齐心,热热闹闹才是年!”

饭桌上的规矩,将决定孩子一生的作为

打量一桌饭菜,姥姥说:吃多少,拿多少;拿多少,须吃多少。

就是爷爷念叨的那几年,弟弟们年龄尚小,父母照应不过来,索性把我寄养在远方的姥姥家。

在姥姥家第一次上桌吃饭就挨了数落,待在父母身边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的我,习惯客人般“只带张嘴巴”干等上饭;打量面前的饭菜,喜欢就多吃点儿,不喜欢干脆落在碗里,反正最后由父母“打扫战场”。但这样的待遇在姥姥家全然颠覆。舀汤盛菜,摆碗放筷……不仅吃饭前自己动手,各司其责,还有个雷打也不动的规矩:吃多少,拿多少;拿多少,须吃多少。

正是这条“硬杠杠”,逼迫彼时馋嘴的小丫头彻底戒除掉挑食的坏毛病。

饭桌上的规矩,将决定孩子一生的作为

姥姥说:厨具餐具干净整洁才是好风水

乡下的年红梅白雪,韵味十足,水饺是节日里最应景的素材,整起来也颇有讲究。大耳边的水饺皮薄馅足,麦穗边的水饺瓷实玲珑,馅料里搁枚硬币的只有一个,据说“谁吃到,谁来年最有福”。

于是乎,这个水饺被大家悄然做上数个“小记号”,但与希腊神话里厄里斯挑起事端的金苹果截然不同,任凭它如何调皮得百转千回,我们总有办法把它“押送”到一头雾水的姥姥碗里。咬开的片刻忍俊不禁,说笑声此起彼伏,一家人长幼有尊,其乐融融。

姥姥家有个习俗,三十晚上的水饺需要预留两个在锅里,俗称“压锅”,寓意旧年有余,新年祈福。别人家还有诸如不洗碗的说法,可在这一点上姥姥不依,她要求一定把碗筷洗得锃锃亮,厨具摆放整整齐,锅盖盖严、盖好,灶台收拾利落,临睡前还得专程检查一遍。

我觉得好笑,姥姥解释“这是咱家的习惯”,厨具餐具干净整洁才是好风水,新年更该有个新气象。

饭桌上的规矩,将决定孩子一生的作为

姥姥告诉我,用筷规矩多,正如做人,举手投足间莫要出格

有人说“左撇子”艺术细胞发达,现在的我自诩琴棋书画略通一二,却没敢成了“左撇子”。缘何?回想之,只因幼时姥姥的提醒: 闺女家家的须养气质,别矫情!人家都用右手你用左手,夹菜时岂不与人“打架”?偶尔忘记了,重手一拍,落在手背上的“啪啪”声即是警示。我忍住疼,撇着嘴,从此再不敢犯。

在姥姥的传统意识里,吃饭时长辈先动筷子乃是常识;除此之外,还有“不能敲碗催饭”,“夹菜不能满盘刨”,“不能以自己的筷子给客人让菜”等多项规矩。顶着“寄人篱下”的懊恼,小小的我只好顺从;幸好这些习惯保留下来,约束我在举手投足间莫要出格。

饭桌上的规矩,将决定孩子一生的作为

母亲说,你尊重食物,它才肯可了劲儿地出香。吃饭要沉着,行事需稳妥。

上学那会儿似乎特别馋,也饿得快,这样每次放学回家,手都顾不得洗,冲进家门便捏个“炸麻叶”塞嘴里。

面对母亲的呵斥,我笑称“不干不净,吃了没病”。母亲极不认同,“错了!吃饭之前先洗手不单是卫生习惯,更是对食物的尊重嘛。你若敬它,它才肯可了劲儿地出香呢。”我半信半疑,洗好手,坐端正,先抿一口热汤,回头细嚼慢咽,“炸麻叶”果真愈加酥香,回味无穷。

其实它本是过年的保留节目,但生活好了,日子天天像过年,它便成了那当儿的零嘴。吃饭要沉着,行事需稳妥,这是来自母亲的教诲。

饭桌上的规矩,将决定孩子一生的作为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