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外资职业经理人,如何得到晋升?

 Blueeye_2016 2017-05-07

本文转载自网络,有删减整理。


个人在外企工作多年的经验告诉我,如果我具备了提升的资格,但是由于公司目前没有提升的空间,那么也就是暗示我,我可以跳槽了。我在公司接受提升一次,后几次就是由猎头公司操作跳槽的。


那么这个时候,就是我和本公司老板谈提升的机会,如果公司确实没有提升的空间,我也会明确地告诉老板,我现在有个机会,我觉得对我的职业生涯是个不错的上升。一般老板都很理解,还会给我写一个很好的推荐信。这样我就愉快的跳槽。我算了一下,平均我是2年一跳。从销售,到产品经理,高级产品经理,产品群经理,市场总监。

 

如果要换工作,切忌平级跳槽,那样给人你工作不稳定的感觉,如果你的跳槽能够显示有上升,这样的跳槽会给你的职业生涯,带来积极的印象。在外企工作,也要注意外企的模式,和规则。只有发现规则,并且会利用规则的人才会呆的如鱼得水。其实不论在那里,都是这个道理。


01

口碑和业绩一样重要


在外企,一个人工作的成绩,人品以及名誉非常重要。比如我是做市场的。我的产品上市会,我负责参加的国际会议,都组织的非常成功,因此我得客户,包括区参加这些国际会议的很多猎头和其他公司的老板,就会看到我的成绩,就会主动地来找我。


在外企工作,除了工作业绩,什么最重要?口碑!! 如果你想让猎头注意到你,那么你的职业道德的口碑最重要。你的业绩再好,没有一个好的口碑,你的职业上升也很困难。

 

在外企工作不要贪图小利,不要斤斤计较。比如加班,别人都抱怨,你不要抱怨。在外企工作的人都知道,加班很正常。我从来不抱怨。我觉得加班也是因为自己工作没有做完,或者有临时性的工作,也是你工作一部分。比如我以前经常是周末出差。按理说,周末应该是自己的休息时间,可是有时候,有些会议就在周末召开。我必须去,既然去了,就不要抱怨。



否则你想想,工作也做了,抱怨还会传到领导别人的耳朵里。不知道人家很怎么夸大。因此在外企,要学会管好自己的嘴。不要把中国人的扎堆,说闲话的毛病带到外企。如果老板是外国人,他们最看不起中国人这个毛病。特别是女性更要注意。现在很多外企已经本土化了,很多老板都是中国人了。但是要知道,这些中国人也都是在外企工作多年的,也多少带有了外国人的管理方式。所以千万不要以为他们是中国人,就用中国人的方法对待他们,反而适得其反。我老公就是本土化以后的总经理。

 

他经常回来说,其实他手下的人的表现他非常清楚,他非常知道什么人能够重用,什么人不能。但是他知道,他重用的人一定是能帮助他提高业绩的人。拍马*的话,他也爱听,但是他知道,如何这个人做不出业绩,也会影响他的业绩,因此这样的光说不练的人不走,他自己的位子也会保不住。所以告诫在外企的人,业绩!!!业绩和口碑是你在外企职业上升的杀手锏。

 

02

怎么创造业绩和口碑?

 

我有过一次非常典型的成功经历。

我当时做的药是治疗痤疮的。我们曾经参加一个在国内举办的国际皮肤科年会。当时我们公司给我的预算是20万,要办一个展台。我老板给我提出的要求是,要提高我们公司和产品的知名度。我当时就是负责这个展会项目的。

 

我前期打听了一下,参展的公司,杨森的预算是150 万,他们租了很大的展位,耗资100万。先灵保雅展台在我们旁边,展台就25万,还有其他公司,都比我预算多。我当时没有办法,用10万租场地,做展架。当然和别的公司一比,别提多寒酸了。

 

然后我就想我如何突破,用仅有的10万。我突然想到一个主意。以往医药展会突出的都是科学形象,我要突破这个形象,一定会让人耳目一新。我想,如果我邀请一个美女明星来到我们展台,所谓我们产品的形象代言人,和所有参加展会的各国医生拍照留念,一定轰动。然后我就开始联系我能想到的演艺界的明星代言人。先是国内的,结果都是开出天价。没杀死我。然后我就杀向台湾,最后进军到了香港。终于找到了三个候选人,最后选定了当时电视里正在演的“神雕侠侣”中的李若彤。



因为她当时还没有名气,所以价格不高,我还支付的起。然后我就用剩下的钱,去订做了纸相框,把我们公司的名字,产品的名字都印在上边,还专门给她留下一个签名的地方,我又买了一个宝力来一次成像的相机。和一些宣传卡。结果到开会那天,我让我们的销售,把卡片发给所有参会的医生,上边写了几点几分著名香港演员到我们公司展台和医生留影。结果是到了那个时间,所有的医生都挤到了我们公司的展台。最后都排起了长队。最后发展到别的公司的老板也跑到我们公司这里排队。造成了我们的展台“爆棚”的景象。

 

而这个时候,我们老板正好过来。看到这个情景,高兴坏了。对我来说,收获最大的是,3个公司的老板问我们公司的销售,谁策划的这个活动。我们同事说是我,然后他们都主动找到我。和我定约会,说要找我谈谈。因为我当时很喜欢我的产品和公司,我决绝了他们好意的邀请。这样他们就更认为我是个对公司忠诚,而且有突出业绩的人。所以当我打算跳槽的时候,实际上是机会成熟的时候。

所以我从来没有感到我的年龄和性别在我的职业生涯上给我带来什么障碍。所以当我听到很多35岁左右的男性在感叹在外企的无奈的时候,我都不知道该怎么表达,我的心情。因为我知道,如果我说什么,他们一定会说我的经历没有代表性。可是我要说的是,他们没有我努力。

 

我再做销售,市场的时候,我从来不觉得钱是个不能解决问题的障碍。我不认为产品的价格高,是卖不出去产品的理由,不认为活动预算低,是不能产生效果的原因。我总是相信一定有解决问题的方法。不过是需要比别人更聪明的想法来实现而已。

 

外企提供给我们创造的空间,如果不利用这个空间来提升自己,太可惜了。




后台回复关键词获取干货

丨职场丨医保丨两票制

丨医药代表丨市场营销丨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