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5月5日,第二届中国农产品电子商务峰会在云南省红河州弥勒市举行。 阿里研究院联合《电商参考》发布的《从“客厅革命”到“厨房革命”——阿里农产品电子商务白皮书(2016)》显示,2016年阿里巴巴平台农产品交易额超过1000亿元,同比增速超过40%,显示出农产品在线交易的强劲势头。 与2015年茶叶问鼎农产品销售榜不同,2016年销售额最高的品类是坚果,规模超过100亿元,超过“全国最牛百货”北京SKP一年的总销售额。茶叶和滋补品紧随其后,第四至第十位依次为果干、水果、肉类熟食、饮用植物、绿植、水产品和奶制品。 从地域来看,按农产品销售额划分,全国各省市区形成五个梯队。第一梯队的江浙两省,农产品销售额均超过100亿元,领先优势明显,江苏苏州和浙江杭州的增长贡献最大。第二梯队包括广东、上海、安徽、山东和福建。与第一梯队形成激烈竞争。 会上,阿里研究院基于农产品销售额排名,首度发布“2016年农产品电商50强县”。海宁、安溪、沭阳、临安、武功、义乌、武夷山、新郑、太仓和永康位居前十位。这也是国内首次用大数据来揭示出县域农产品电商竞争格局。 报告显示,“农产品电商50强县”广泛分布在全国十五个省区,其中浙江13个、江苏9个,福建7个、山东6个。东部占72%,中西部占28%。另外,超过60%的县属于“产销合一”型,即本县是农产品的产地,大多拥有地标品牌,比如安溪(铁观音)、五常(大米)、东阿(阿胶)等。电子商务帮助产地直接连接大市场,减少流通成本。 “农产品电商50强县”也在揭示电商给当地带来的创业机会。比如在江苏沭阳县,电商销售带动花木产业创新,促成鲜切花、多肉植物等超过3000个新品种涌现壮大。在陕西武功县,通过发展电商实现“买西北、卖全国”。武功县聚合数百种西北特色农产品,成为农产品电商强县。 2016年,消费额增速最快的五类农产品依次为蔬菜、蛋制品、肉类、肉类制品和米面。阿里研究院对比分析2015、2016年的数据发现,粮油米面菜蛋等必需品初具规模,且高速增长,而坚果、茶、水果、果干等由于规模较大、增速有所放缓。这反映出,以厨房为消费场景的农产品正成为新增点,农产品电商正从“客厅革命”扩展到“厨房革命”,改变传统的消费方式。 2016年,进口农产品显著丰富。2016年天猫生鲜商品数量已超12.5万,涵盖了全球147多个国家和地区,商品大类包括优质水果、水产等,如新西兰红梨、厄瓜多尔白虾、澳大利亚牛肉等。消费者网购进口农产品金额快速增长,反映出农产品消费升级的重要方向。 2016年,在阿里平台,广东、浙江、江苏引领农产品消费,网购金额名列前三位。第四至第十位依次为上海、山东、北京、福建、湖北、河南和四川。 数据中也不乏意外之喜。比如,尽管浙江卖出的西湖龙井全国最多在意料之中,但没想到浙江消费者更爱普洱,浙江网购普洱茶的金额达到西湖龙井的2.4倍之多。江苏卖出的大闸蟹全国最多在意料之中,但没想到最爱吃大闸蟹的却是广东人,广东网购大闸蟹金额比江苏多出10.4%。而榴莲作为最受欢迎的热带水果之一,买得最多的却是东北人。 分析数据还发现:西藏或许是全国最浪漫的地方——西藏人平均网购100元农产品,同城鲜花消费额占比最高,是全国平均水平2倍多。另外,云南最喜欢网购玛卡干,新疆最喜欢网购水果罐头,海南最喜欢网购番薯,湖南最喜欢网购大蒜,内蒙古最喜欢网购土豆,江西最喜欢网购生姜……
|
|
来自: 积累正能量 > 《农业农村农民新经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