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先天性内耳畸形的CT影像学诊断

 panyunbo 2017-05-08

先天性内耳畸形是指内耳胚胎期不同阶段的发育障碍,导致内耳结构异常的一组疾病,是导致儿童感音神经性聋的主要病因之一,其群体发病率约为1/2000—1/6000。内耳(internal ear)由于结构复杂,故又称为迷路,全部埋藏于颞骨岩部骨质内,介于鼓室与内听道底之间,由骨迷路和膜迷路构成。

人耳的解剖结构

骨迷路由致密骨质围成,是位于颞骨岩部内曲折而不规则的骨性隧道。膜迷路是套在骨迷路内的一封闭的膜性囊。膜迷路内充满内淋巴液,骨迷路和膜迷路之间的腔隙内被外淋巴液填充,且内、外淋巴液互不相通。

骨迷路

膜迷路

迷路由前向后分为耳蜗、前庭和半规管。先天性内耳畸形可发生在迷路的任何部分, 其中约20%为骨迷路畸形, 约80%为膜迷路畸形。近年来,随着颞骨高分辨率CT(HRCT)和MRI的出现及应用,内耳畸形的影像学诊断取得了非常大的进展,已成为诊断先天性内耳畸形的首选检查方法。


常规CT需分别行横断面及冠状面扫描,扫描速度慢,不能对耳部细微结构进行多平面显示、三维重建等处理,目前已不作为首选检查方法。HRCT对以骨、气结构为主的耳部细微结构非常敏感,且能消除邻近结构重叠影响,逐渐成为耳部主要的影像学检查手段之一

。本篇就目前临床上常见的内耳畸形的HRCT影像表现进行介绍。



一、内耳畸形的分类
目前内耳畸形的分类,主要是根据Sennaroglu等提出的分类方法,根据畸形的部位分为耳蜗畸形、前庭畸形、半规管畸形、内听道畸形、前庭耳蜗导水管畸形,其中耳蜗畸形较为常见,约占内耳畸形的24%。根据胚胎发育停止的早晚,耳蜗畸形又分为:Michel畸形、耳蜗未发育、共同腔畸形、不完全分隔I型(IP-I)、耳蜗发育不全、不完全分隔II型(IP-II型)。

二、内耳畸形的CT影像

1.耳蜗畸形

典型的正常耳蜗层面,耳蜗的上、中、下旋在一个平面共现,圆窗龛和其内侧的圆窗间隙清晰。砧镫关节在此层面出现,可见镫骨板上结构和部分底板。

正常耳蜗顶、中轴层面

典型的正常耳蜗层面


(1)Michel 畸形:颞骨岩部内耳蜗、前庭及半规管结构完全缺失,可同时伴有内听道缺如或内听道狭窄,为内耳畸形中最严重的一种。

箭头所示右侧耳蜗、前庭及半规管结构完全缺失


(2)耳蜗未发育:耳蜗完全缺失,但前庭和半规管可正常或发育不良。

右侧耳蜗未发育,前庭和外半规管融合呈囊状扩张


(3)共同腔畸形:未分化的耳蜗、前庭和半规管融合成一囊状腔样结构,并与内听道相连,内听道已形成。


左耳分化正常的耳蜗、前庭和半规管结构缺如,融合成一囊腔样低密度区,内听道可以无明显狭窄


(4)不完全分隔I型( IP-I ):表现为耳蜗呈一囊状结构,缺乏蜗轴和筛区,常伴前庭畸形,可伴有蜗神经异常。


耳蜗缺乏全部的蜗轴和筛区,呈现为一囊状,耳蜗与前庭之间有骨性分离,同时伴有前庭半规管畸形

下期将继续登载:

(5)耳蜗发育不全

(6)不完全分隔II型( IP-II型)

2.前庭畸形

3.半规管畸形

4.内听道畸形

5.大前庭水管综合征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