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福”字倒贴与他有关| 读唐诗学历史游名胜No.73

 0721行者 2017-05-08


寄黄几复

来自小学阅读课堂

00:00 09:26

▲点击上方绿色小喇叭即可收听音频


朗读者 | 小雪姐姐




>>  译文  <>



我住北方海滨,而你住南方海滨。

想托鸿雁传信,它却飞不过衡阳。

想当年春风下,观赏桃李饮美酒。

江湖已别十年,常对孤灯听念你。

持家仅四堵墙,古人久病能成医。

想你发奋读书,如今头发已斑白。

隔着瘴气山溪,猿猴哀鸣攀青藤。



>>  作者  



黄庭坚 (1045-1105),字鲁直,自号山谷道人,晚号涪翁,又称豫章黄先生。汉族,洪州分宁(今江西修水)人。北宋诗人、词人、书法家,为盛极一时的江西诗派开山之祖。


他跟杜甫、陈师道和陈与义素有“一祖三宗”(黄为其中一宗)之称。他与苏轼并称为“苏黄”;书法方面,他则与苏轼、米芾、蔡襄并称为“宋代四大家”;词作方面,虽曾与秦观并称“秦黄”,但黄氏的词作成就却远逊于秦氏。



>>  赏析  



这是一首怀念远方友人的诗。黄几复是作者年少时的好友,已十年不曾相见。诗中叙述了两人十年别离之苦,回忆了昔日友情,并想象好友身处逆境之情形,表达出深切的思念之情。


第一句诗说彼此相隔遥远,连鸿雁都拒绝传书,音信难通。第二句表达了彼此相聚的时间太短,而漂泊别离的时间太长。桃李、春风,这些春天里才有的美好事物,象征了在一起时的欢乐时光;江湖、夜雨、残灯指漂泊在外的生活。这两句喜与悲之对比强烈,更凸显了相思之深。


第三句写好友家里虽然只有一座空荡荡的房子,但他能做到君子固穷,志存高远。最后,他想象到黄几复如今头发已经斑白,可还在那个猿猴啼哭、四处瘴气的地方苦读,赞扬他学而不倦、为人正直、不肯屈从流俗的高洁品质,同时也心疼这位老友。


立意造奇是这首诗的突出特点。如说两人相隔遥远书信难通,他不直接言明,而是说连鸿雁也谢绝传书,新意倍出。



>>  故事  



黄庭坚跟另一位友人——苏东坡,关系也很好,经常坐在一起聊天。苏轼的家乡在眉山,他经常炫耀自己的家乡风景秀丽,是名副其实的“天府之国”。而黄庭坚的家乡在江西分宁双井村,于是他也开始炫耀自己的家乡是个人杰地灵的好地方,就算是山野村夫,也都能识字写文章。苏轼听了之后半信半疑,但苦于找不到反驳的证据,只好默认。


有一次,苏轼来到江西双井村探访黄庭坚,黄庭坚就带着苏轼到自己的村里到处走走看看。一路上,苏轼留意看了一下每户人家门口贴的对联,果然都是文采非凡,笔墨端正,不由开始相信黄庭坚的话,开始对他村里的人佩服起来。


他们来到一个山坳里,停在一户人家面前,苏轼忽然对着这家的门大笑起来。原来,这家门上,一个都大的“福”字被贴反了。苏轼反问道:你不是说你们村里人人都识字吗?怎么这户人家那么大一个福字也会贴反呢。


黄庭坚一看,这户住着一个老头,应该确实不识字,所以才贴反了“福”字。突然他灵机一动,说:先生,何以见得他不识字呢?苏轼说:既然识字,斗大的福字为什么会贴反了呢。黄庭坚假装听不见,说:什么?苏轼大声说:福倒了。忽然他好像意识到了什么,顿时闭口不说话了。黄庭坚哈哈大笑,说:这就对了嘛。“福”字倒贴的含义,就是福到了。


据说,如今新春,家家户户都在门上把“福”字倒贴,和苏东坡、黄庭坚有关系呢。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