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深度课改的课型之路(上)

 木一过 2017-05-08

 □ 符永平

        中国课堂创新确实难!

    “讲授主义倾向”已在中国60多年经久不衰,这几乎剥夺了教师与学生知识创造的权利和机会。唯考试分数的教育大背景下,多少教师有探究式学习的经历?他们又如何训练、指导学生探究和创新呢?深度课改的课型之路(上)

       当下,只要一提创造性课堂教学,绝大多数情况下会被“一棍子打死”。因为没有相应的创新教学评价体系,谁愿意牺牲应试教育的升学率去支持创新?如果有人愿意,往往会遭遇:“别花里胡哨,把学生的基础夯实(事实上,机械性训练打下的基础只能是创造力培养的障碍),还担心将来不会创新?” “分数都不够,学生进大学都没资格,哪有机会创新”……即便一些教师有创新欲望和创新火花,也会灭绝于始。谁敢、谁愿创新?

      培育学生创造力的7个“台阶”

      1993年,我在江苏省如东县一所农村初中任教,并取得中考数学平均分超出全县第二名5分的成绩。那年暑假,县里带我到南通拜访特级教师李庾南。一见面,她就抛给我这么一句话:“除了给学生考试分数,你还给了他们什么?”本以为李庾南会对我赞赏一番,没想到却给我泼了一盆冷水。正是这盆冷水浇醒了我:教学仅仅就是为了学生的考试分数?这“问号”我一扛就是20年。

        20年来,我发现单纯依靠讲题、练题、考题、评题的教学,会将学生基因里原有的创造性思维变为机械性思维。因为,数学题目的解答在很大程度上只是一种技能,而提出一个新问题却需要创造性的想象力,这是学生成长过程中核心素养之核心。

        20年的艰辛跋涉,引以为豪的是自己始终在关注教学中学生这一主体,值得庆幸的是行走方向基本没有偏离学生发展的学科素养。而以下7个“台阶”,连成了我培育学生创造力的风景线。

       一是发现“数学是思维的体操”不一定正确。思维有一个从识记模仿到创造发现的递进过程,我们不能只徘徊在“反复操练挣考分”的低层次思维训练,而忽视了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发展。如果我们将学生的数学学习看作是机械模仿、重复训练的体操动作,那只能让人的创造力不断弱化甚至消失。

        二是发现教学模式容易“死”在“流水生产线”上。1996年,受“最好的学习就是发现”教学论影响,我开启了“初中数学‘导探’教学模式研究”。这项课题研究让我有两点收获:其一,教学模式在实践操作中局限性很大,不同学科、不同教学内容只能“卡死”在线性模式的“流水生产线”上。其二,发现学生不仅能够解决数学问题,同样能够发现数学问题。由于不能很好地表达自己的发现,学生即使有一些有价值的发现也容易被忽略。因此,从学生发现问题到提出问题之间,需要一个“中转站”。如何帮助学生建立这个“中转站”,是值得研究的问题。

        三是数学教师要学会走进学生内心世界。我发现,没有对教育的爱和对学生的爱,学生不敢或不可能创造性学习,他们自主思维的时空会严重受限。而且,教师的爱要真、要恒、要严……

        四是发现问题与提出问题之间还有一段距离。自2001年起,我对学生从发现问题到提出问题的“中转”途径进行探索。我发现,通过引导学生设计问题的训练,可以让学生更好地表达自己的发现,提出问题并高质量解决。同时,学生在设计问题时所表现出的好奇、亢奋等情绪状态令我震惊。

       能否把学生发现问题的美好瞬间及时捕捉定格下来,并伴随他们的人生成长呢?基于这样的想法,我尝试指导学生撰写数学小论文,取得一些意想不到的成果。其中感悟最深的是:当放手让学生设计数学问题时,课堂学习生态就会从本质上得到优化,学生发现数学规律的过程和数学家创造性探究的过程是类似的。从某种意义上讲,这是对数学学习本质的回归。在这个过程中,我们不仅要把学生看作是活生生的生命体,而且要把课程、教材和每一节课看作是鲜活的生命,为学生学会发现和创造提供最基本的条件。

       五是发现课型是训练学生会学的一大路径。

       六是发现课型路径可以提高学生的创造力。

       七是发现在初步推广中,课型组合的选择性、灵活性、创造性大。

       创造性是核心素养生成的根本

      最近10多年,我紧扣“创造式教学课型”主题,围绕荷兰教育家弗莱登塔尔的“再创造”教学观、课型与课型组合等进行研究,取得一些突破,其核心内容如下:

    模式易学但更易呆板而无生命力,个性化教学精彩但不易学,在模式和个性化教学之间有“课型”这条有效教学路径。

    尽管中学生很难有什么特别伟大的创造,但培养他们的创新意识和创新精神,是可能和必要的,这也是我们的责任。

    每个人都有创造的潜质与欲望,改变学生包括学困生的学习状态,仅靠拼命给学生讲练试题,这样的做法效果很有限, 最为关键的应该是引导他们改变自己的学习方式。

    创造式学习,能让学生对学习充满期待,充满激情,充满快乐与幸福,这是学习动力生成的重要资源。

    尽管创造式学习对学生来说有难度,但可以通过现代学习工具(方式)训练化难为易,不同的教学内容可训练学生选用不同的学习工具。

    培养学生学会学习,就要让学生改变学习方式,即学会使用不同的学习工具(方式)。

    创造式学习不是优秀学生独有的权利,而是所有学生都能应用、追求的学习方法。实现创造式学习的基本条件不仅有知识生成的时机把握,还有通过课堂实现对学生学习方式选择与组合的开放。

    创造式教学观下课型组合的教学操作,着力于学生数学核心素养的养成,这是提升教学质量的根本保证。

    在这些研究中,我更认识到一名教师的课堂责任:在人的主体性备受关注的当下,创造性是人的主体性的核心体现。培养学生的创造性精神是学校教学的主要追求,是学生核心素养生成的根本。向着这个目标,我一直在教学细节和可操作层面摸索着。

    从新课型探讨课堂创新的可能

    课型,指不同类型的课,一般依据教学内容确定。在不同的教学观下,课型的功用和意义也不一样。显然,创造式教学观下的课型,是为培育学生的核心素养服务的。截至2012年,我发现了有个性、有存在价值的18种课型。现在,我以其中一种课型——章头图导学课,介绍自己对创造式教学观实施的实践与探索。

    教材每一章开始时呈现的图,我们称之为章头图。利用章头图,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探索本章节“为什么要学”“学什么”“怎么学”,让学生在每一章学习开始时有整体的建构和了解,帮助他们在学习中学会整体构建,丰富知识与思想方法体系,并充满信心地发现问题和创造性学习。

    去年,吉林省一个教育代表团在江苏省南通市跃龙中学听了我的一节数学课(课型:章头图导学课)。以下是课堂片段和相关材料——

    【片断1】设计神奇的情境,让学生有创造欲望:中国学生不能总是解答教师给的数学题,你能否设计自己的“中国题”?

    师:章头图中的梯子在下滑的过程中(如下图),α这个角在变化着,请同学们将问题的条件和可能求出的结论设计出来,看谁先创造出中国学生自己的数学题。

    生:当∠α等于135度时,∠OBA等于45度,因为∠AOB等于90度,所以△OAB是一个等腰直角三角形。

    师:你设计的条件很有创意,那你想设计一个什么问题呢?

    生:求OB的长度是多少?

    师:还可以求什么?

    生:OA的长度是多少?

    师:漂亮!这题能解?

    生:是的,设计问题的时候就想到了解题思路……

    师:知道问题从何而来,又能看到问题的本质并解决,太棒啦……

    神秘莫测的α角,创造了奇妙的等腰三角形和奇特的OB等于多少的新问题,非常美妙。这是学生自己发现的新问题,谁不为这美妙而陶醉。神奇是创造式课堂生发好奇心的基础,也是创造力生成的源泉。

    【片断2】设计神秘情境,让学生会创造:你(初二学生)是否能编写初三数学教材?请尝试!教材那么神秘?其实有道可循。

    师:同学们,大家从章头图中发现本节课要研究初三的一元二次方程,你们带了初三的教材(我用初二的学生上初三的内容)吗?

    生:没有。

    师:没有教材,那我们怎么学习这部分内容?

    生:我们可以自己编写教材。

    师:你们学数学的胆子太大了,但我非常欣赏!在我看来,学数学的人胆子有多大,数学的智慧往往就有多大!编写教材的专家会怎样编写这章教材的主要内容呢?大家先独立思考,然后小组讨论怎样把教材编得更好一些(学生思考讨论)。

    生:首先编写“定义”,即什么叫一元二次方程。

    师:你太厉害了,因为编写教材的专家不仅是这样想的,而且是这样做的!

    (学生高兴得合不拢嘴)

    生:其次,编“解法”。最后,编“应用”。

    师:你真棒!编教材的专家也是这样做的!你是怎么想到这样编写教材的呢?

    生:老师在初一教“一元一次方程”时就是这样教的(许多学生恍然大悟)。

    师:你太会学了!

    ……

    探寻未知的世界犹如探险,解开未解之谜的动力来自人类的好奇心。神秘的情境产生好奇心,就有了这群小探险家们“编写教材”的勇气,而编写教材的秘密与奥妙又在学生的最近发展区——一元一次方程。于是,学生难以捉摸的教材,就不再那么高深莫测。这成就感,让学生的创造之火自然生起。

    【片断3】神秘、神奇基于神圣,让学生爱创造:你(学生)能设计“陷阱”题吗?试试看!

    师:下面再来设计一个问题,希望全是咱们自己设计的原汁原味的数学题,请同学们设计一道让别人容易掉进去的“陷阱”题。下面大家开始尝试!

    所有学生的好奇心被最大化调动,有学生在黑板上写下这道“陷阱”题:

    m-2x|m|-3x+1=0

    师:请欣赏这位同学设计的题目,当m等于多少时,这是一个一元二次方程?这道题有陷阱吗?

    生:有!

    师:这题目漂亮吗?

    生:漂亮!

    师:陷阱在哪儿?

    生:m-2不能等于0

    创造式教学观实现的基本条件是神秘、神奇、神圣互相组合的课堂情境,让学生发现数学规律,而不是把结论直接呈现给学生。当然,学生的探索发现也不能替代教师的引领,有些神奇的结论学生不一定能自己发现,需要教师适时点拨,让学生的好奇心和探索欲始终贯穿于课堂。

    因此,课堂既要开放又要收敛,既要民主又要集中,教师既要善于等待,又要该出手时就出手,才能让学生不断感受自己探索发现的成就感。最高明的教师不是让学生仰望,而是让学生认为自己很棒。

    【片断4】创造神圣的课堂:学数学不仅是为了考试,还是自主发展的责任。

    上课前两分钟,与学生有一段对话。

    师:有人说,中国的孩子从小学到大学毕业只会模仿老师的思路,做老师给的题目,从没做过自己的题目。这些人说得对吗?我们的课堂有问题吗?

    生:说的也对,我们的课堂还真有问题。

    师:还有人说,中国学生在课堂上太希望教师将问题提出来,解题思路说出来,答案写出来,自己只要轻松地听、记忆、抄写,课后回忆、模仿、机械套用,于是我们成了什么?大家说说。

    生:机器人!(学生异口同声,让人震惊)

    师:同学们,如果我们不会发现问题或没有养成发现问题的习惯,我们的未来发展是有限的,中国这个民族是不会有希望的。接下来这节课,我想让同学们做自己发现的题目,同学们有没有信心?

    生:有!

    ……

    临下课时,与学生又有一段对话。

    师:同学们,刚才大家设计了这么多让人亢奋且属于我们自己的数学题,学数学就仅仅是为了考试?

    生:不是!

    师:对,我们学数学不仅是为了考试,而且要学会用数学的思维观察世界、思考世界、表达世界,建设和欣赏美丽的世界。

    神奇、神秘、神圣给学生带来了什么?神奇重在奇妙,神秘重在难以捉摸,神圣重在圣洁与庄严。在一堂课上,它们相融变幻、组合交错、美妙多姿,为课堂创新提供了可能,也为学生创造性精神的培养提供了可能。

    (作者单位系江苏省南通市教育科学研究院)

(来源:中国教师报 20160921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