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必胜外汇 标准差用来表示数列中数据平均偏离中间区域(线)的程度。布林线利用这种统计规律来确定价格走势的支撑和阻力。该指标于上世纪60年代由John Bollinger提出,并以他的名字命名(关于布林线的历史请看“约翰·布林格”)。 布林线由3条线组成:中间是一定时间段的简单移动平均线;上下两条线是加上(减去)标准差而得。从理论上说,95%的价格将落在这两条线之间。 最初,布林线用来确定市场波动的边界。如果市场价格走到了上轨(下轨),那么折回中线的概率很大。我们也确实在市场上看到无数次这样的波动。 随着时间的推移,我们和其他人都发现其实布林线作为突破指标效果更好。比如,50周期的布林线上轨是不错的多头进场点位,下轨是空头进场点位。这个系统和keltner系统很像,一个系统赚钱的时候另外一个也表现不俗。当然也仅仅在于进场这一点。与keltner回落到均线离场不同,我们改进了离场策略。通过观察keltner的做单,我们发现为了等待均线离场,往往要放弃赢利的很大一部分。因此我们采用了更积极的退出策略。进场以后,止损设在50日均线。在持仓的日子,每过一天,我们把均线的参数减一并修改止损。比如,持仓10天后止损点改为40日均线值。 持仓的时间愈长(当然行情越大!),我们越容易出场,也会获取更大部分的赢利。这种修改止损的动作一直持续到周期为10,以后我们不再改变。另外还有一点:离场的均线要在布林线的上下轨范围之内。这是为了避免再度进入我们刚刚推出的交易。 前面我们说过布林线的上下轨是可能的进场点。真正进入交易还有最后一个条件:对于多头,昨日收盘必须大于30日前的收盘价;空头则相反。这是为了确认趋势,我们只能在涨势做多,而跌势做空。 Bollinger Bandit Pseudocode LiqDay is initially set to 50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