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小便不利、水热互结,猪苓汤主之

 抱朴言 2017-05-08
 

猪苓汤证分别见于《伤寒论》和《金匮要略》,以小便不利、口渴、心烦不眠、下利、发热、或渴或呕为主要见证。猪苓汤是辨治水病的重要方剂,并开创了滋阴利水的治法。本方证可以用八个字概括,即少阴阴虚、水热互结。

若脉浮,发热、渴欲饮水、小便不利者,猪苓汤主之。

该条文说明邪气已经由表传里,三焦俱感热邪。脉浮、发热是肺热,热邪客于上焦;渴欲饮水是胃热,热邪客于中焦;小便不利是肾阴不足,热邪客于下焦。猪苓汤可通利小便以泄下焦之热。猪苓汤适应的证侯是下焦肾阴不足,而导致的小便涩通、点滴难出。《伤寒论·辨少阴病脉证并治》篇有补充条文:

少阴病,下利六七日,咳而呕渴、心烦不得眠者,猪苓汤主之。

条文中的少阴指的是肾藏,心烦不得眠提示肾藏有热,这是肾阴不足而导致的内热。猪苓汤证是由于肾阴不足而导致的水热互结的证侯。

肾阴虚是猪苓汤证发病的关键原因肾阴是产生肾气的物质基础,肾阳则是肾气强弱的功能反映。肾藏的功能包括肾阳、肾阴,两个方面的作用,二者相互维系,保持平衡。少阴阳虚则不能温化水液,少阴阴虚则无水可化。导致小便涩通、点滴难出的病理症状。

猪苓汤方:

  • 猪苓:甘淡; 茯苓:甘淡

  • 泽泻:咸寒; 滑石:甘寒

  • 阿胶:甘平;

上五味先煮四味,后下阿胶烊化

甘淡之味可渗水利湿,猪苓、茯苓之甘淡以行小便;咸味涌泄为阴,泽泻之咸寒可泄伏水、清热邪;滑之味能利窍,滑石、阿胶之滑以利水道。

猪苓汤以利水渗湿为主,辅以清热养阴。伏水去、邪热清、阴津复,诸症自除。

/完/

请搜索、关注微信公众号"抱朴言"

至美中医、至朴之言!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