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加油吧,售电君》第二集:大佬们的游戏

 黄老邪896690 2017-05-08



出品|21世纪电改资讯

制片|隔壁老李

导演|电小二

主演|金三斤 葵妮 


前情回顾

全国电改看广东,广东电改看国际。从国际电力市场发展进程来看,目前广东电力市场尚处于初中期阶段:从关系营销,慢慢过渡到专业化策略营销。《加油吧,售电君!》系列从取经国外电改经验开始,与大家一起探讨未来电力市场改革发展的各种路径和可能。

纵观国外较为成功的电力市场改革历程,均通过构建发电市场和零售或批发市场,引入竞争机制,用市场化手段优化电力资源配置,从而达到提高效率、降低成本、改善服务、发现价值、增强可再生能源消纳能力等目的。


电改是复杂的系统工程,不同国家和地区由于受国家制度、产业经济发展、资源环境、安全等因素的影响,所采用的改革模式以及改革历程都存在一定差异,英国、美国、德国、澳洲、北欧五个发达国家和地区的改革历程和特点分别如下~




英国电改:从激进式业务拆分与私有化形式开始


1990-2001年

集中竞价阶段,完成私有化,实现发电侧竞价和用户端自由选择供电商,但价格传导通道的割裂以及交易机制存在缺陷,导致改革结果未达初衷。

2001-2005年

双边交易阶段,放开售电端管制,引入期货市场、平衡市场以及长、中、短期交易合同,形成自由化市场,改革实现电价显著下降,电价走势更为稳定。

2005年至今

以双边交易模式为基础,加入苏格兰电力市场,建立全英范围内的竞争性电力市场。




英国是一个普遍崇尚市场自由化的国家,在电信、邮电、航空等行业打破垄断后,市场充满活力,成功的经验加快电力市场改革的步伐。经历了从改革初期彻底的业务分拆后,英国电力改革在市场的驱动下,业务实现重新整合。


英国电改始于撒切尔政府,改革以前,英国电力产业组织结构是国有体制下的高度一体化垄断经营。保守党派提出了电力产业私有化步骤,开始英国电力的第一次改革。整个英国电力市场改革的起步阶段是在英国政府的强力推动下,以激进式业务拆分与私有化形式开展的。


英国电力市场三次改革整体进程如上图所示。2011年7月,英国能源部发布了《电力市场化改革白皮书(2011)》,开始酝酿以促进低碳电力发展为核心的新一轮电力市场化改革。英国新一轮改革以保障供电安全、实现能源脱碳化以及电力用户负担成本最小为目标,改革主要内容包括针对低碳电源引入固定电价和差价合同相结合的机制、对新建机组建立碳排放性能标准、建立容量市场促进电源投资等。


2013年10月10日,英国能源气候变化部发布了《电力体制改革实施草案》,针对差价合同和容量市场两项政策提出实施草案。


目前,英国电力行业呈现以下结构:在发(售)电环节,6家同时拥有发配售(或发售、发输配售)垂直一体化集团公司;在输电环节,英格兰和威尔士地区输电资产归属于英国国家电网公司,苏格兰地区输电资产归属发输配售垂直一体化的苏格兰电力公司以及苏格兰和南方能源集团公司;在配电环节,英国有7个主要的配电网运营机构拥有并运营配电网资产。


此外,英国成立由能源气候部、天然气与电力市场监管部、公平交易办公室等机构组成的政府监管体系,保证市场的公平公正。目前,英国逐渐形成了一套成熟的发、输、配、售收费体系,电价定价体系,价格竞争体系,以及强大的交易结算技术支持系统和负荷预测系统,这些也有力地支持了英国电力市场开放的正常运营,并基本实现了电力的市场化自由交易。





美国电改: 在输配电垄断环节加强监管,使购售双方享受平等的输电服务



1978年

出台《公共事业管制政策法案》,鼓励非垄断企业参与发电厂建设,并授予发电资格,允许企业出售电力给地方公用电力公司,此法案提高了电力市场发电侧的竞争性,标志着美国电力体制改革的开始。

1992年

《能源政策法案》规定了垂直管理的电力公司允许非公用电力公司进入其电网,在公开市场销售电力。

1996年

美国联邦能源管制委员会(FERC)出台法令,要求开放电力批发市场,明确要求输配电网要允许发电商和用户公平进入,引入竞争机制,所有发电企业具有同等待遇,美国电力工业开始大规模市场重组。同时,FERC还鼓励成立独立的系统运行机构(ISO)。该机构负责调度、电网运行、提供输电服务和阻塞管理、购买和提供辅助服务、通过一个实时平衡市场平衡电网的实时供需关系。

1999年

FERC颁布法令提出建立区域输电组织(RTO)的设想,要求每家拥有或运行管理跨州输电设施的电力公司必须组建或加入RTO,并将RTO作为独立的区域调度机构,负责输电网调度运行和市场监督,为输电网获得最大的区域效益。

2005年

国会颁布了《能源政策法》,提出全美电力可靠性标准,对电力企业的市场行为进行更广泛的监管。在售电端,电力改革的重点是允许竞争性的企业参与电力供给,同时赋予电力用户在不同的供电企业之间自由选择的权利。



20世纪70年代,电力行业的运行成本迅速上升,传统的特许垄断经营体制已经不能适应发电部门的竞争要求,尤其是垂直一体化的垄断企业既参与发电市场的竞争,又掌握着关键的输、配电网络,这样就难以保证发电市场竞争的公平,导致了美国电力市场改革。


改革的核心内容是把传统的“发-输-配-用”统一管理的生产过程分开,将承担一体化管理的地区垄断性电力公司进行重组,而在输配电垄断环节加强监管,使购售双方享受平等的输电服务,在发电和零售环节放松管制,建立电力批发市场,实现发电侧和售电侧的竞争。


总的来说,美国电力改革由联邦和州政府联合推进,具体改革方案及进度由各州因地制宜来决定。目前,美国电力市场比较成熟,市场竞争程度较高,拥有全球规模最大的竞争性电力批发市场和输电系统拥有者组成的纽约电力市场,市场中存在电力双边交易、电力批发交易和电力期货交易等多种交易形式。除此之外还有德克萨斯州电力市场和加州电力市场。其中德州市场是唯一一个不受联邦政府管制的市场,且具有北美最为活跃的电力零售市场。


这些电力市场的基本的概念是相同的,那就是,将发电和售电的潜在竞争性同自然垄断分离开,进而形成电力的批发市场和零售市场。


在美国的电力市场改革过程中,有不少成功和失败的例子,如失败的加州模式和成功的 PJM 模式。加州模式由于存在过高的开放程度、简单的交易和运行机制、价格传导通道的割裂等缺陷,在电力供给趋于紧张背景下,购电价格急剧上涨,导致大量供电商破产。PJM 模式由于拥有灵活的交易机制、多样化的交易种类、完善的市场运行机制、高效的服务响应而成为最为成功运行模式。




德国电改: “放开两头管中间”,在发电侧和售电侧引入竞争



1996年

欧盟通过《电力市场开放规定》,主要确定参与国在两年内要逐步开始开放电力市场,同时对电力改革提出原则要求,主要涉及电力市场开放的程度与年限、大宗交易市场组织机构、电网运营商的独立性、过网费的计算、监管的职责等。

1998年4月

颁布电力工业法,完成了电力市场的改革方案。

2001年

德国将电改细则进行完善,包括电力零售放开、开放电网使用权、以平衡结算单元为主体的电量平衡机制、日内现货市场及多级调频辅助服务市场协调合作等内容。

2003年

欧盟通过了开放电力和燃气市场的导则,该导则在1996年欧盟开放电力和燃气市场的基础上进一步完善,法令规定了市场开放的总体框架,具体开放模式,进度由各国结合本国国情以法律形式予以规定。


德国的电力市场化改革也遵循“放开两头管中间”的原则,只在发电侧和售电侧引入竞争。在发电环节对原有电力公司的发电股份进行私有化和重组;在售电环节打破原有配电公司的售电垄断,成立不拥有配电网的售电公司,开放零售市场,提供电力用户供电选择权。


电改将原本垂直一体化的大型电力企业进行了有计划的业务拆分,在这个过程中许多区域性的能源集团不断重组和整合,最后形成了如今四大发电集团(E.on、RWE、Vattenfall、EnBW)和四大电网调度区域(Tennet、Amprion、50hertz、TransnetBW)的格局。


目前,德国所属的期货交易所EEX和现货交易所EPEX为欧洲较活跃、流动性很高的电力交易所,德国电力期货交易量已经超过了1.7万亿度。电力零售端也非常活跃,共有超过1100家的售电公司在德国的市场中注册。



北欧电改:通过跨国电力交易实现水火电互补


欧盟在1996年、2003年和2009年先后颁布了三个电力(能源)改革法案,提出欧盟国家的电力改革路线图和时间表,欧盟致力于建设统一电力市场,已明确提出2014年之前建成欧盟内部统一能源市场。至2003年,欧盟范围内的电力市场开放程度平均达80%,其中北欧四国(瑞典、芬兰、丹麦、挪威)电力市场已完全开放。


北欧国家的发电资源多样化且具有互补性,北部水电所占的比重较大,南部火电、新能源比重大,因此通过跨国电力交易实现了水火电互补,打破原来垄断而低效的局面,也优化了系统资源的使用效率。同时,北欧跨国电力市场的建立获得了各国政府的帮扶和支持,且各市场成员国均对北欧输电运营合作组织充满信心,作为世界上第一个跨国交易市场,时间证明北欧统一电力市场的运营模式是成功的。


北欧统一电力市场由挪威、丹麦、芬兰和瑞典4国组成。挪威是北欧电力市场改革的起点,上世纪末,挪威新能源法案颁布实施,该法案提出了电力市场引入竞争机制,以电能效率和供电可靠。挪威最早于1991年建立国家电力市场(Nordpool),瑞典于1996年、芬兰 于1998 年、丹麦西部于1999 年、丹麦东部于2000年分别加入到这个电力市场,市场的每次改革,都要经过充分的讨论后以立法形式对方案进行确定。


北欧用了近十年的时间建立了跨国的电力市场,现在有来自波罗的海地区、德国、英国等300多个市场参与者通过北欧电力交易所进行交易。


目前,北欧电力市场模式运营正常,其现货市场、平衡市场和实时市场联合运营,以保证发供电的实时平衡、保障电网的安全和用户的供电质量。其交易品种繁多,包括:期货、差价以及期权等一系列电力交易合同。



澳洲电改:统一国家电力市场,形成“多买多卖”全面竞争格局



1991年开始

澳大利亚先后从维多利州和新南威尔士州开始了电力市场化改革。

1997年5月

由新南威尔士州、维多利亚州、南澳大利亚州组成的国家电力市场开始运营。

1997年

昆士兰州电力市场开始运行。

1998年12月

由以上 4个州组成的国家电力市场正式启动 ,并由联邦政府 所拥有的国家电力市场监管公司统一管理,该市场包括双边交易合约市场和现货市场。




20世纪90年代以前,澳大利亚电力运营资金和负债均由各州政府承担,使各州政府负担沉重,迫切希望建立统一的国家级电力市场。改革前的澳洲电力管理体制处于垂直垄断状态,这种体制使电力市场缺乏竞争,效率低下,政府难以对其实现管控。


澳大利亚电力市场改革初期就决定建立一个统一的竞争性国家电力市场,并确立了电力工业结构重组、发电和售电引入竞争、国有发电及输配电资产私有化、促进并扩大区域互联的基本原则。


澳大利亚电力市场运营规则要求发电企业的装机容量50MW以上的,必须依照竞价的方式,将电力出售给电力联营体,发电企业根据卖给电力联营体计售电收入,电能批发商和其他电能购买方按照电能使用量和市场价格来缴纳电费。发电企业和电能批发商还可以通过其他交易方式在联营机构之外进行交易,如套期图利合同。这些投机保值合同作成为金融市场的交易手段,具有风险较小,收益稳定的特点,成为电力市场交易的良好补充。


目前,澳大利亚形成了统一的国家电力市场,各州电力工业通过发电和售电环节引入竞争,输配电环节严格监管,建立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电力市场,形成了“多买多卖”的全面竞争格局。此外,澳大利亚成立短期能源市场( Short Term Energy Market),可用于调整双边交易合同。


同时,澳大利亚政府于2008年已放开全部用户参与双边交易。其中,小用户(主要是家庭用户)电价由政府设定最高限价,同时政府重点关注系统安全、普遍服务、垄断业务监管和防范市场风险,其余放由市场竞争决定。澳大利亚电力市场改革取得了显著的成效,通过改革,提高了资本和资源的利用率和电力经济的国际竞争力,同时鼓励零售创新,满足了不同客户需求。



《加油吧,售电君!》下集预告: 电改择天记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