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看完这篇,我让孩子扔了4本数学辅导书。。。。

 雁南飞香 2017-05-08


各科学习中,孩子们走过最漫长的路一定是数学的刷题路,后进生拼命刷题,想要逆袭学霸,尖子生刷题,不刷没有安全感。很多妈妈留言问我,我娃刷了这个书,那个卷,市面上有的快刷了一遍,为啥成绩就是不见提高呢?真不是孩子不努力,也不是孩子资质差,那到底怎样才能后进生晋级尖子生,尖子生拿下杯赛金牌呢?  全篇干货建议收藏反复斟酌



  想让孩子拿奖,搞清楚这点     

不是每个孩子都会“刷题”


放眼望去,普遍观点:拿了奖的就是牛娃,拿不到的就是普娃。


这种牛娃和普娃论存在极大危害,首先彻底否认了一些孩子潜藏在体内的洪荒之力;另一角度讲,也高看了所谓的“天赋”的价值,尤其是“普娃”家长,容易认为,自己的孩子完全就不是读书的料。


首先,家长忽略了竞赛的本质,它并不等同于某一个科目的学习,只是某一部分能力的反映。从备战杯赛到决赛,时间相隔甚短,对一些吸收力不大的孩子来说,要在短期内打掉所有的围墙,难度很大,即便有数学功底压身,数学理论学得扎实的同学,要在极端时间里充分理解某一道竞赛难题,并不容易,要贯穿其本质且灵活应变也更难上加难。


那么,要让孩子在各大杯赛中摘取奖牌,未必能够实现。为了在短期内实现奖牌梦,就产生了一种娃:刷题娃 ——一道题目会的,算两笔了事;不会的,赶紧翻开书看一下解析,啊,恍然大悟,对着答案做一遍,嗯。记住了,再学习下一个知识点。


然后有很多家长跑来问我,我娃刷了这个书,那个卷,为啥奥数成绩还是不行呢?走马观花的学,那只能称之为“看”,不能称之为刷。


错误的刷题方式,结果就是:当遇到原题,记性又好,那便做出来了;遇不到原题就懵了。好一点的,遇到不相同但是差不多的原题,还能够稍微想一想,迷迷糊糊,所以,课堂上的牛娃在杯赛中变成水娃,屡见不鲜。


所以,不是刷题不好,而是没有真正掌握刷题的方式,只是在记住答案,书的数量是上去了,但学的质量几乎没变。所以,刷题的目标是解决熟练度,而不一定能代替思维能力。正确的刷题,意味着正确,严谨,有条不紊的治学;切不可急功近利。



这跟语文读书是一样的,很多家长会觉得孩子也读了多少多少本,可阅读和作文成绩就是没有明显提高。其实,阅读的质量和数量本来就是矛盾对立的,刷题也如此。


所以,对于希冀娃拿奖的家长,要明白两件事:自己的娃到底是在刷题还是在看题,如果是刷题,告诉他一道题到了黔驴技穷的时候才可以翻答案;如果只是想通过记住来得奖,很可能剥夺了他真正的思维力;待到初高中时,他还要得奖来保住自己的光环,以保护自己脆弱的自尊心,一旦失败,就有可能导致一蹶不振,那不是我们想要的。另外,奖的等级未必能够划分孩子的等级,得奖了也需要慎之又慎。


  “老师,我该怎么刷题 ”    

要 务 实


对于多数学生而言,刷题其实是为了满足一个心理定位,市面上有某书,某卷一定要都做过才能安心。这也是一直以来,学校里的优等生必犯的毛病。


简而言之,这种心理是在追求一定的量,但要想扎实基本功,一味追求量的满足,的是很可怕的。时间不够,也不必要。每一道题目的完成,都意味着要检查自己的能力,窥测背后的原理。但窥测原理不是一日之功。


 ① 本来就会做的题目,过一遍即可在一定会做的基础上还要反复过滤,这几乎没有提高,比如,简单的鸡兔同笼问题,如果换成了龟兔,做上100道只不过是在重复工作,这样的刷题没有价值。


有一点要明确,听懂和独立会做是两回事;独立会做和能够完全讲给别人听,也是两回事。所以,我一直强调家长要鼓励孩子讲题,要支持他剖析题目,不要觉得这是浪费时间,这才是最最最快的学习方法。


 ② 如果在每次做题之前,能够研读本节的纲要和老师讲过的内容,然后再做题,效果肯定不会差!


我们在冲刺营的课程讲授中就发现,多数孩子是通过以刷代学的方式。但是没有系统学习本节习题需要的理论就开始做题,效果不好且不说,而且,容易造成一种假象:这题我做的不是很顺手,还是看答案吧,然后通过看解析会做这一道题了,但是换一道题,背景换换,数字换换,或者换个问法,他还是不会做。这样的会只是看会,等于说“老师你的解法我看明白了”。这样的同学到了考场上基本都是傻眼状态。因为竞赛中不可能出现陈题,一定都是新题。所以,这是一种取巧的做法,可能可以快速完成作业,但是对锻炼独立思考能力是非常不利的。


磨刀不误砍柴工,先研读本节的纲要和老师讲过的内容,再拿起笔做题,表面上这种方式是浪费时间的,但到了中后期,速度其实是会上去的;我们不能为了完成任务而赶任务,这样的学习态度很可能造就我之前说的“看题”,而不是刷题。


 ③ 最难处理的就是中高难度的题目,这类题目的主要特点是,似懂非懂。如果自己做,也不能完全做出;要说一点不会,那也不是。比如小学阶段的几何题,基本是以几大模型为主,然后做辅助线、拼图;甚至做法就是唯一的,哪怕不是唯一的,几种解法基本围绕一个思想在处理。


比较尴尬的事情出现了,自己也考虑到去利用做辅助线,但是,总存在差别。做这样的题目,孩子面临最大的瓶颈就是,我没见过,我可能就无法做出来。


要解决这样的困境,其实就是我们要实现的目标——举一反三。举一反三的基础是你心里要明确什么是“一”,看到“三”的时候,你知道那是“一”。

 ④ 对于难题的处理;难题是一定要研究的。于底子不是很好的娃,可以暂时放一放研究这种高大上的东西,可以先看懂,然后放过;但是短期的放过不是永久的放过,隔那么几天再拿出来看看、演算一下,慢慢看就有感觉了,几何的几大模型尤其如此。


绝大多数人的记忆和学习都在经验基础上,不可能空中阁楼。所以,需要对这些难的东西反复推演,到了一定的时刻,就会有不一样的发现;而对于掌握程度较好的孩子,不要轻视老师或者教材上的例题、知识点,你随便挑一道经典的题,很容易发现,例题与知识点的布局尤其清晰,解析选题都有代表性,否则不可能成为流传已久的经典。


所以听周周老师的话,安安心心坐下来,挑出那么几道很有代表性的问题,踏踏实实一个个去做,直到能够完全独立做出。


最后,我们不要忽略一个问题:竞赛基本功之最基本,计算

其实,它不应该作为基本功的代名词,但在竞赛或者普通的考试中,却是非用不可的方法,某些数学题到了最后,计算总数之类的问题,总还是要计算的;那么,如果因为不小心算错,当真是为山九仞,功亏一篑。


计算没有粗心不粗心的说法,其实就是不扎实;遇到犯错没有太当回事,以至于后来的重复刷题在重复放大本来的错误。小错误,其实比大错误更有杀伤力,因为你可能以为你已经懂了,但总会在你没有防备的时候再次出错。绊倒我们的其实不是石头,可能是一粒沙。

总结:

不要在基本会做的题目上迂回,浪费时间,这是为了提醒一部分家长,偏偏有会做的题不刷心理不安的情况,这样做无异于耽误时间;


另一大重点则是把中难度题彻底搞懂,对于太难的问题,不要求一定独立做出,但做到看得懂,没事拿出来欣赏一下,足矣。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