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跟我们一起学健康~涨姿势~ 每年体检总能查出各种小毛病,不少人为此惴惴不安。其实检查单上有些看着吓人的“疾病”,并不需要治疗。 乳腺癌,虽是城市地区女性高发的第一大癌症,但大部分的“乳腺增生”患者不需要治疗。在医学上,大多数乳腺增生属于正常的生理现象,且较为普遍。 据调查显示,每10个女性中有8个女性患有“乳腺增生”。常表现为经期前或是情绪不佳时,乳房有胀痛感、出现肿块,生理期过后症状消失。 ① 关注精神因素 35%的乳腺增生是由精神因素引起的。管理好自己的情绪,缓解精神压力,避免过于紧张、激动; ② 选择合适的内衣 过紧的胸罩易压迫淋巴和血液循环,每天佩戴文胸的时间最好不超过8小时; ③ 合理的饮食结构 脂肪含量高、富含雌激素等的食品都会影响乳腺健康; ④ 定期复查、检查 乳腺增生虽是一种良性病变,但建议定期复查,以免发展成极少数的乳腺癌。 一般女性,50岁后每两年做一次乳房X光检查,有家族史者,则应提前进行检查。 ▲ 乳房自检 甲状腺疾病近几年发现的较多。甲状腺癌,已成为城市地区女性高发的第五大癌症。甲状腺结节,也是体检时的高发疾病,但95%的甲状腺结节都是良性的。而且只要科学规范治疗,大多数甲状腺癌患者都可治愈。 ① 日常习惯 控制情绪,远离污染,控制碘的正常摄入; ② 做好复查 甲状腺疾病虽很少会危及生命,但也需要做好复查工作; ③ 甲状腺结节的良、恶之分 若甲状腺结节出现硬度似额头,压迫到周围组织,形状不规则时,要谨防恶变,且甲状腺结节大的不一定是恶性,小的也不一定是良性。 慢性浅表性胃炎是慢性胃炎的一种,现临床上常被称为“非萎缩性胃炎”。据调查显示,慢性浅表性胃炎的检出率高达80-90%,如无明显临床症状,可以不做任何处理。偶尔出现消化不良的症状,可以吃点益生菌、多酶片等缓解。 ① 改善生活习惯 导致非萎缩性胃炎的原因有很多,吃药治疗的效果有限,平时要建立起良好的生活习惯,如:戒烟、戒酒、慎用伤胃药物、规律饮食等,以减轻症状,预防疾病的发展; ② 治疗幽门螺杆菌 幽门螺杆菌感染也是导致慢性胃炎的主要病因,出现症状的患者需及时根治,以减轻胃部炎症。 肝囊肿是一种常见的肝脏良性疾病,大多是先天性肝内胆管或淋巴管发育异常造成的,且生长速度缓慢,多数人无明显症状,既不会影响肝功能,也不会发展为肝癌。一般小于5厘米的肝囊肿,不需做任何治疗。 ![]() ① 超过5cm,接受治疗 肝囊肿虽然不会引起特别大的症状,但也要定期复查,当生长到大于5cm时,需接受治疗,以免累及临近器官。 ② 提高免疫力 肝囊肿患者应注重提高免疫力,补充人体所需的营养素。 ![]() 骨刺即骨质增生,是关节因种种原因造成软骨的磨损、破坏,并促成骨头本身的修补、硬化与增生,是一种自然的老化现象,也是人体的一种自我保护,大多数骨刺不需要治疗。 此病多发于45岁以上的中年人或老年人,且男性多于女性,但久坐、久站、姿势不正确也容易提前诱发骨刺的发生。 ![]() 极少数压迫神经、血管、脊髓的骨刺,会造成严重的功能障碍,需手术治疗。 “十人九痔”,痔疮几乎人人都有,任何年龄均可发病,以20-40岁多见,且多数病人的症状会随年龄的增长而加重,常合并表现为出血、肛脱垂、疼痛等症状。 ![]() ① 适当活动 久坐不动会诱发或是加重痔疮,坐一个小时一定要活动一下,平时避免劳累过度; ② 排便习惯 养成每天排便的习惯,蹲便不超过10分钟,适当多做提肛运动; ③ 坐浴 温水坐浴、熏洗可辅助治疗痔疮。每天早晚进行坐浴,37℃左右的水温坐浴20分钟左右; ④ 饮食 注重膳食纤维、粗粮的摄入,适当多吃黑芝麻和茯苓。 宫颈糜烂曾困扰了很多女性,但实际上是过去对宫颈的一种正常表现的错误认识。它只是“宫颈柱状上皮异位”,属于正常的生理现象。 我国几乎十有八九的女性都有“宫颈糜烂”,表现为白带增多、外阴痒痛、下腹及腰骶部疼痛等症状。 ![]() ① 特殊情况 大部分宫颈糜烂的女性只是受激素水平的影响出现了上皮异位,待激素水平稳定后,就会得到改善。但如果糜烂面深而广,或是中度以上的乳头状糜烂等症状,是否需要治疗谨遵医嘱; ② 讲究卫生 讲究性生活的清洁卫生,杜绝婚外性行为,避免经期性交,以降低女性生殖器患上炎症的风险; ③ 定期体检 定期妇科检查,以便及时发现、治疗宫颈炎症。 通常情况下,子宫肌瘤指子宫平滑肌瘤,是女性生殖器官中常见的良性肿瘤。好发于30-40岁年龄阶段的女性中,尤其是未育、性生活失调和性情抑郁的女性。 肌瘤较小,患者无明显症状且检查时无肌瘤恶变,只要定期随诊观察即可。 ① 特殊情况 虽然多数的子宫肌瘤并不会影响健康,但一旦子宫肌瘤的数量或者大小超过一定标准,也需遵医嘱进行治疗; ② 做好避孕工作 子宫肌瘤患者要做好避孕工作,人流手术时易出血过多; ③ 定期检查 定期参加妇科普查,35岁以上的女性,每年都要做一次妇科检查和b超,以便早期发现,早期治疗。 以上疾病在大部分的情况下虽不需要治疗,但得注意特殊症状,也得做好定期的检查工作。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