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它开这样的花 
它结这样的种子 
它长这样的叶子 
它可以长到这么高大,目测有两米多高 
原本是经常登山的朋友在深山古寺的进山道路两旁拍到的,求问于我,我遍查不着。只好驾车亲赴现场勘察,直觉觉得可能是一种新出现的外来入侵植物,但对其具体身份归属依然不得要领,最后只得求教于“天涯植物园”的植物大咖们,得到诸位高手指点,终于查到了这种植物的真面目——印加孔雀草。 据英文版的《维基百科》,这种植物属于菊科万寿菊属T.小粒种,这种万寿菊可以生长到0.6–1.3米的高度。在秘鲁它被用作烹饪药草和香料,人们用它做为治疗感冒及呼吸道炎症或胃的问题的医疗凉茶。一般在拉丁语地区商店当作瓶装食品出售,标为黑薄荷膏。还可以用来生产有机染料。但是这种植物的汁液会引起皮肤瘙痒,也可能引起光皮炎。在澳大利亚被定性为引入杂草,俗称之为“臭罗杰”。如今已在世界各地传播。 这种万寿菊属植物T.小粒种在国内中文名一般被定为“印加孔雀草”。《植物检疫》2014年第二期发表了北京出入境检验检疫局的署名文章,认定菊科万寿菊属的印加孔雀草为中国境内一种新的入侵植物。文章指出,目前国内关于印加孔雀草的报道很少,只有《Flora of China》中记载2006年台湾发现了归化的印加孔雀草。2011年,在北京郊区发现印加孔雀草野生群落,局部呈现生态危害。 这也印证了我最初的猜测,果然是一种新出现的外来入侵植物。在常有进山烧香朝拜的那条新修的水泥路两边,印加孔雀草成群落密集分布,外来人群可能就是其被传播的渠道吧。时下花期已不成气候,多数属于结种期,种壳巨多。在半山水泥渣土与碎石混杂的地方,可见有单株生长的,高度可达两米多,这个高度比其在原产地生长可高出近一倍。根茎粗壮呈木质,分支多而密,红茎绿叶。用手触碰茎叶花,立刻散发出强烈异味,手上遗留经久不散,初闻有一定香味成分,久闻令人厌恶反胃。当地人可能对此物并无好感,见到人为故意损毁其茎秆现象。 令人忧虑的是,通过搜索,网络上还可见有当作草本香料出售印加孔雀草种子的商家。 被人为损毁倒伏在地上,它照样开花结实 



 粗壮的根茎叶








 路边密集生长的印加孔雀草群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