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九曲黄河第一镇碛口所在地—山西临县

 磨刀师傅 2017-05-09

临县,位于黄河中游晋西黄土高原吕梁山西侧,东屏方山,西临黄河与陕西佳县、吴堡县隔河相望,北靠兴县,南接离石柳林。是吕梁地区人口最多的县。临县也是抗日的革命老区,中国红枣之乡。红枣种植面积和产量均居全国之首。

碛口位于黄河晋陕峡谷中部,临县城南48公里处,因黄河大同碛而得名。黄河由北而来,湫水从东而至,卧虎山横亘镇北,黑龙庙雄峙河东,山环水抱,阴阳交会,山的气势,河的雄浑,凝成了“虎啸黄河,龙吟碛口”的壮丽图景。200多年间,碛口凭借黄河水运,一直是中国北方著名的商阜重镇。

西接陕、甘、宁、内蒙古,东连太原、京、津,差不多吸引了大半个中国的商人,成为东西经济文化交流的枢纽。据镇上黑龙庙清道光年间碑文记载,零星商贩不计,仅店铺字号就有20余家。其间,船筏在黄河里穿梭,驼铃在山谷间回荡。商贾云集,店铺林立,一街灯火,昼夜辉煌,接不完,填不满,正所谓“水旱码头小都会,九曲黄河第一镇”。

碛口明清商业建筑群及周边古村落的民宅深院,被国内外专家誉为“世上珍奇、人间瑰宝”,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官员确认为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典范,具有提名为世界文化遗产的潜力。2003年西湾村入选全国首批历史文化名村,2004年碛口镇入选全国历史文化名镇、国家级风景名胜区、世界百大濒危文化遗址、世界百大纪念性建筑守护名单和中国申报世界文化遗产备选名单。

碛口古镇的街道、店铺是清代山区传统建筑的典范。主街道顺着卧虎山,从东开始,沿湫水河西去,再逆黄河北上,时曲时折。更有趣的是,古镇后街只有200余米,却转了十八道弯。在主街道南有二道街、三道街,一条比一条短,形成了梯型的建筑格局。据记载,碛口店铺大规模修建是从清乾隆年间开始的。

西湾民居

西湾民居系明清古建筑,为典型的晋系风格四合院,是首批中国历史文化名村。其主体部分位于两座石山之间,中为30度斜坡,民居建筑群坐落其上,层层叠置,空间和平面布局参差错落,最高处可达六层。整个村落以体现金、木、水、火、土的5条石砌街巷将几十座宅院连为一体,周以高墙围护,形成城堡式封闭空间,宅院与宅院之间均以小门相通,进入一院可遍串全村。

西湾民居现保存基本完好的有40处院落。整个建筑群,布局合理,防洪排水畅通。特别是大门、垂花门、照壁、厅堂上的木雕、砖雕、石雕更是独具匠心,沿街沿巷的石匾,各具神韵,是研究黄河流域民俗和明清建筑的极好材料。民居建筑均以磨砖对缝砌筑,砖、木、石雕及精美匾额处处皆有,窑洞及楼台、亭、阁设计多样。其街巷两侧墙体间砌筑卷拱门洞,并在门楼上建楼,行人往来、排泄洪水等功能齐备。

李家山民居

位于碛口南5公里,系明清时期李氏家族所建。民居以窑洞为主,窑洞前普遍有廊檐伸出,多数为四合院。整个民居分布在黄土山坡上,高低错落。著名画家吴冠中先生将其与湖南张家界、山陕蒙黄土高原列为自己的三大发现。许多美术专业人士来此临摹写生,也有影视机构常来此拍摄黄土高原题材的影视剧。

黄河水蚀浮雕

从碛口溯黄河北上20公里,两岸石壁上有经过大自然亿万年鬼斧神工的风蚀、水蚀浮雕,绵延百里,在河中乘船远观,可见或气势恢弘、或婉约清淡,极具水墨写意及抽象浮雕意味的画廊长卷效果;近看时,可看到其以石雕、浮雕、缕雕为主,兼有平面线刻与透雕、圆雕等,形状各异,视觉生动,可以说它是集古今中外绘画艺术、建筑艺术、雕刻艺术、书法艺术于一体的黄河百里画廊,规模之宏大,形象之生动离奇堪称国内一绝。

这一极具观赏价值的黄河崖壁天然浮雕画廊,约形成于2万年前的地质运动中。由于千万年来的顺河风蚀及雨雪、河水侵蚀,消失质崖壁不断不均匀脱落,使崖面凹凸不平并渐渐连成一片。专家认为,这里可以申报国家级地质公园。

麒麟滩天然浴场

麒麟滩因“麒麟送子”的古老传说而得名,位于李家山村的山脚下,平平的,长长的,有二百多亩,全是水浇地,绿汪汪的一大片。在绿地与黄河水之间隔着一片沙滩。经过河水无数次的冲洗,这里的沙已十分纯净,细细的,绵绵的,软软的,赤脚走上去,一踩一个深深的脚窝。夏天,骄阳似火,黄河沙滩上躺满了洗沙浴的人,在细软滑透的沙里,泡上十来二十分钟,然后再跳进温温的黄河水里,多大的疲倦也会在刹那间消失无踪。在这里人与自然融于一体,身心灵魂都得以沐浴净化。现已形成了优质的天然浴场。在麒麟沙滩里,还可以拣到许多黄河奇石、彩石。

黄土地貌

黄土高原是著名画家吴冠中一生的三大发现之一,在他眼里黄土高原是一座巨大的金矿。站在黄河风情公园的山之颠俯视,黄土山如黄色的大海中波涛起伏,绵绵不绝,给人感觉要么豁达,要么苍凉,要么雄浑。从山底向上看时,壁立千仞的感觉油然而生,感觉刚毅、坚韧。

黄河漂流

在黄河上泛舟而下,起伏于波浪之上,远看两岸雄山起伏,不时有水蚀浮雕、古塔古庙、村落窑洞、桑林枣丛、奇峰怪石杂布其间,湿湿的河风拂面而来;偶过险滩,船身颠簸摇晃,平添几分惊险刺激。

黑龙庙

黑龙庙位于山西临县南端湫水河入口处的碛口镇卧虎山。据清乾隆二十一年(1756)增修钟鼓楼碑记载:庙创建于明代。雍正年间增建乐楼。道光年间重修正殿和东西耳殿。庙宇规模壮阔,昭然入目。黑龙庙座东北向西南,依山傍水。中轴线上,首先是山门,由三道石拱门洞组成。门前是一座面阔三间的门庭。门庭上又盖一座歇山顶门楼,两层建筑全凭8根大木柱支撑。紧挨门楼又建倒座乐楼(戏台)。

前后建筑连为一体。乐楼为欧山顶,琉璃瓦剪边,十分美观大方。乐楼左右是十字歇山顶式的钟鼓楼,规模不大,却小巧玲珑,别具风格。仰观庙宇叠于石崖之险,雕梁画栋,古朴典雅,无不使人悦目赏心。倚庙廊俯而环视,只见黄河滔滔,批水潺潺,古老的碛口镇尽收眼底。这山、水、镇、庙在黄河巍谷之间相映成趣,故两省遐迩闻名。

义居寺

位于临县枣圪达乡枣圪达村,始建于宋代,旧称“佛堂寺”,原为天官寺下院。现存建筑正殿为元代建筑,余皆明清所建。寺院坐西朝东,三进院,占地面积为5981平方米。中轴线依次为山门、前殿、正殿、藏经楼、万佛洞(石窟),两侧建有偏殿、廊房二十余间。

正殿面阔七间,进深四架椽,单檐歇山顶,琉璃剪边,斗栱用材硕大,为六铺作双下昂。义居寺历史悠久,规模宏大,气势雄伟壮观,系临县现存庙宇建筑之首。2006年5月,义居寺作为元至清时期的古建筑,被国务院批准列入第六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名单。

善庆寺

位于临县歧道乡府底村,创建于隋开皇三年(583年),古称善训府。该寺坐北向南,依山而建,现存山门、正殿、东西配殿、廊房等,依中轴线排列,殿宇前后层叠,错落有致。东西廊房,左右对峙,井然有序。正殿为大雄宝殿,面阔五间,纵深八橡,悬山顶建筑形式,斗拱为五踩单翘单昴。主尊释迦牟尼,旁立阿难、迦叶两大弟子。东佛药师,西佛阿弥驼佛,释迦牟尼背后,塑观音座像一尊。正殿之下东西两廊,东有七佛殿。西有菩萨殿,主尊地藏王菩萨。寺中正殿及东西配殿,为琉璃瓦盖顶,堆花脊饰,色彩纯正,花饰生动,隔山远眺,满目生辉,诚为元代遗风。整体建筑布局合理,结构严谨,其中正殿主体建筑运用了元代典型的减柱法的营造法式。2006年5月,善庆寺作为元代的古建筑,被国务院批准列入第六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名单。

乌突戌古城遗址

遗址依连绵起伏的山梁,沿崖壁周缘自沟底向顶部用素土夯筑。居山临水,高低相差悬殊。系古代重要军事设施,用于屯集兵马。据民国六年县志载:“汉武帝元朔三年(前126年)置为临水县,北齐天保三年(552年)立“乌突戍”。乌突戍是从长城的黄栌岭起,北至社于戍四百余里,为所立三十六戍中的其中一戍。

遗址从沟底向顶部夯筑,垂直高度约20—60米,顶部加筑夯土墙体。由内城、外城和城外防御设施三部分组成,呈不规则梯形,用平夯法素土筑成。内城周长2880米,外城周长4980米。城内主要有4条自然沟,沟内两壁崖面夯筑成圆形夯土建筑。现存基址较多,大小不等,高低不一,层叠交错直通沟口、河岸边。城外东、南、北三面城墙外侧,峭壁陡直,沟壑纵横,除夯筑坚固高耸的脊墙外,又与相邻的高山峻岭组成天然屏障,成为南北通行的要塞。外城墙以南内城东顶部为墓葬区。

临县红枣

临县枣树种植源远流长,据县志记载,早在西周时期,临县黄河沿岸就有大片枣园。唐宋后,因为枣树耐旱,被誉为“铁杆庄稼”,被人们移植到湫水河东岸而使全县大部分地方都有了成片的枣林。临县红枣特点是:个大、核小、皮薄、肉厚,质细味甘,富含蛋白质、有机酸。品种有:木枣、大姆枣、园林枣、大密枣(个大、色好、肉厚)、骏枣、晋枣、梨枣(鲜食)。其中以本地木枣为主。临县红枣为国家农产品地理标志保护产品。

临县豆腐

是山西第一家有正规工艺标准的豆腐。在临县,最正宗的豆腐是麻峪豆腐。麻峪村是当地出了名的豆腐村,村里一多半的人家都是做豆腐的。临县县城人吃豆腐只认麻峪豆腐,在离石、太原等地,提起麻峪豆腐也是赫赫有名。临县豆腐一直有“马尾提豆腐”、“秤钩钩豆腐”的美称。

临县黄河鲶鱼

临县黄河鲶鱼体延长,前部平扁,后部侧扁,灰黑色,无鳞。头扁口大,有须两对。肉味美,为一优良的食用鱼类。鳔滋补,可入药。

临县莜面

由莜麦炒熟磨成粉而成。可捏角(包馅,一般为羊肉胡萝卜馅),可做栲栳,可搓鱼鱼,可用河捞床制莜面河捞,佐料以辣椒、醋、蒜沫、香菜、花椒面、柿子酱、羊肉打卤等为主。莜面口味奇特,口感坚韧。

临县碗脱

碗脱为清光绪初年,临县县城南堡的名厨董宣师付所创,距今已有已有100多年的历史。1900年(即光绪26年),慈禧太后一行避祸西安,路经临县时,食用了董宣的碗脱,赞不绝口,并赐予重赏。传说,从此碗脱被封为御膳,于是碗脱名声大震。

临县大烩菜

分荤、素两种。素烩菜以大白菜、南瓜、西葫芦、豆角、土豆、胡萝卜、豆腐、粉条等为原料,肉烩菜加羊肉或猪肉。做法是先将锅加热,倒入少许油,放入盐、大葱、大蒜、香菜、大料(猪肉烩菜)、花椒(羊肉烩菜)等佐料,再将上述原料翻炒后加水炖熟为止。大杂烩是当地老百姓最为普遍的一种吃法,味道非常可口,当地人用这样的话形容其好吃:香塌脑瓜盖哩!

临县油锄片

又名杂酥烙饼,距今已有一百五十多年的历史。油锄片不但成为一种大众喜爱的风味小吃,而且是临县人访亲问友的礼品。1936年4月,红二十八军、二十五军团在白文镇会师后,当地百姓为了慰问红军,专门制作油锄片,送给红军,红军首长吃后,赞不绝口,并说可与江苏“黄桥烧饼”相媲美。抗日战争年代,曾作过八路军的干粮,深受驻临中央机关及晋绥兵工厂的称道。油锄片,色泽金黄,外形独特,芳香扑鼻,人们以吃揭鏊饼子为快事。

临县三交干馍馍

三交火烧以白面为主料,加少许油、盐,表层酥脆可口,盖有红印,象征吉祥。味喷香。具有和胃健脾的功效和香、酥、甜、脆四大特色,手工制作、食用方便、传统工艺、用小麦面粉自然发酵,被消费者称赞为“三交手艺,吕梁一绝”。

临县道情

道情艺术的历史比较悠久,原属道教声腔艺术。中国的道情有两大类,法曲道情和俗曲道情。俗曲道情起源于唐代道士所唱的经韵或俗讲,是道家用以传教布道的一种曲艺说唱形式,有“道家传道之情”之说。宋代发展成为唱白相间的曲艺形式道情鼓子词。清代乾隆年间,在融合各地汉族民间艺术的基础上,俗曲道情逐渐演变成为地方戏曲,并被搬上戏曲舞台。

临县道情属于道情系统中的北路系统,地方色彩浓郁,红、黑、生、旦、丑行当齐全,以“二小”或“三小”为主构成角色体制,角色很少化妆,服装以单色为主,很少杂色,没有五彩斑斓的视觉效果。演唱方式以坐唱为主,兼有站唱、背唱、边唱边舞以及帮腔等多种形式。该剧种表演行当以小生、小旦、小丑为主,旦角多行快步、碎步,与轻快的道情音乐节奏相协调。须生的表演则以稳健的坐唱为主,保留了道情说唱时期的痕迹。音乐婉转缠绵,曲调开朗而流畅,节奏明快而活泼,艺术风格柔美而典雅、浪漫而抒情,充盈了浓郁的乡野生活气息,为当地及吕梁地区广大观众喜闻乐见。

临县大唢呐

是山西省的汉族民俗音乐。大唢呐是当地吹打行的主要乐器。因临县西隔黄河与陕北相望,东依吕梁和晋川连接,所以“临县大唢呐”不仅传承了陕北大唢呐粗犷、豪放、音色激亢的一面,又吸纳了晋川小唢呐清秀、明快、委婉细腻的特征。先后被入选为山西省第一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与第四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

临县的唢呐历史久远,目前有上下南北川之分,但以三交派第五代传人刘晓弘为临县大唢呐之正宗传人。“临县大唢呐”吹打艺术和滋生在这块古老黄土地上的其它汉族民风、民俗、民间艺术一样,具有明显的民间乡土风采和突出的地域特征

临县伞头秧歌

伞头秧歌产生、流行于临县,是一种规模大,有气势且极富特色的群众性节日歌舞活动形式。中国北方众多社火秧歌中的一种。因以手执花伞者领头舞蹈和演唱秧歌,故称“伞头秧歌”。其主要流行在黄河流域的晋西和陕北黄土高原,具体指山西省吕梁市的临县、离石、柳林、方山、中阳、石楼,和陕西省榆林市的吴堡、绥德、佳县、榆林、米脂、子洲、青涧等十几个县、市,以及延安市,其中尤以临县最盛,因此又称“临县伞头秧歌”。秧歌,又称“阳歌”,在当地俗称“闹会子”“闹红火”“闹阳歌”,2008年伞头秧歌入选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本文转载自微信公众号西行,特此致谢!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