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震动可改变药物的物理性质

 未来决定现在 2017-05-09

震动可改变药物的物理性质

(2012-06-09 16:02:04)

 第二节 震动可改变药物的物理性质〔8〕  

莫斯科大学物理系教授洛贝舍夫在多年实验基础上发现:在利用顺势疗法治疗疾病的过程中,药物物理性质的作用比化学成分的作用更为重要,稀释的震动过程改变了药物的物理性质。也就是说,顺势疗法的秘密就在于制备药物的方法。

 

顺势疗法诞生于18世纪,该方法的一个主要特点是用极微量药物来治疗疾病。1升水中,药物的含量小于1个分子。但至今,顺势疗法的原理基础均未得到实验证实。顺势疗法药物的制备常采用连续稀释的方法,首先将原始溶液稀释10倍,紧接着再稀释10倍……,一直到稀释30次。

研究人员对通常用于顺势疗法的氯化钠(普通食盐)溶液进行了实验。浓度在10%的氯化钠溶液被稀释24次后,浓度降低到了顺势疗法的要求,再继续稀释到30次,然后分别在1天、1周、2周和1个月后测量这些溶液的光谱。实验发现:氯化钠的荧光强度在第4次稀释前随着浓度的降低而变弱,以后基本保持不变;在第9次、12次、和28次稀释后出现了小的增强,但在地13次和第14次稀释光谱的强度与第2次相等,并能保持很长时间。这样的结果与通常的水溶液的荧光谱不同。

 

为了检验上述溶液对活性机体的作用,研究人员将纤毛虫投入溶液进行实验。试验发现:纤毛虫的移动依赖于溶液发光的强度,发光强度越弱,纤毛虫越易移动;但在第1次、第2次、和第13次及第14次稀释的溶液中,纤毛虫出现死亡现象。纤毛虫是一种淡水生物,较易在高浓度溶液中死亡。因此,纤毛虫于第13次和第14次稀释溶液中的现象,让研究人员感到吃惊。

 

研究人员认为,上述现象意味着水溶液的某些物理性质发生了变化,可能与稀释过程的强烈震动有关,而在极微量的溶液中,震动只作用于水。为了验证这一点,研究人员进一步测量了蒸馏水连续稀释在水中的溶液光谱,发现这样的水溶液光谱与盐溶液光谱不同:随着不断对蒸馏水的稀释,蒸馏水的光谱在减弱,在第11次和第12次稀释后降到了最低点。这证明震动改变了蒸馏水的的性质。

 

科研人员目前还无法解释上述现象,但认为这与用相互连接的氢键形成的水分子结构有关,对水分子这种结构的研究,将能进一步解释顺势疗法的原理基础和物理化学中的一些相关问题。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