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唯京剧和书画艺术不可辜负

 老鄧子 2017-05-10

梁汉森作品



梁汉森:中国京剧意象脸谱画的创始人


文/张晴



2017年426日下午,梅兰芳大剧院三楼春意融融,一篮篮立式鲜花和一束束漂亮的捧花,散发着浓郁的芬芳——梁汉森中国京剧意象脸谱画展,在此精彩开幕,他以其独特的画风,吸引了大量喜欢戏曲艺术的人们前来恭贺和围观。画展的主题为:“梁汉森中国京剧意象脸谱,与时代同步”。该画展旨在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推广中国京剧意象脸谱,推动中国戏曲文化的创新,促进中国戏曲电影衍生品的发展。


梁汉森印象


初识梁汉森,是2013年12月,在北京语言大学举行的第四届中国电影国际年会上,我和他共同受美国南卡大学的叶坦教授邀请去参加会议。三天的会议,大家吃饭、活动、看电影、讨论都在一起,所以碰面的机会很多。起初因为彼此不了解,只是相互礼貌的打招呼或在饭桌上有一些简单的交谈。印象中,他长相棱角分明,眼睛大而明亮,眼角自然上提,身材高而挺拔,很容易让人联想到戏曲中英俊的武生。

真正认识他,是在会议的论坛中,其中有一个他的演讲,题为《虚实之战——中国戏曲电影的思考》,他的课件准备的相当充分,图、文、乐、视频一应俱全,让人在比较全面的了解中国戏曲的基本情况的同时,还欣赏到了戏曲之美。他的演讲非常生动,在讲到中国戏曲表演所囊括的唱、念、做、打四种艺术手段时,他会深情并茂、惟妙惟肖、有板有眼地唱念出来或把姿势做出来,给人记忆非常深刻,虽然是第一次听他的演讲,但感觉那真是一种难得的精神享受,他的演讲,让我作为一个中国人,内心对中国戏曲的博大精深,有一种深深的敬佩和自豪感。

在那次电影年会的其中一个晚上,梁汉森和我都有幸与我们各自都很尊敬的吴天明导演、叶坦教授及北京语言大学的校长一起在贵宾厅共进晚餐,餐后又一起观看了吴天明导演的新电影《百鸟朝凤》,并在观影后与吴天明导演进行了互动交流,大家都被《百鸟朝凤》深深打动,更为吴天明导演的豁达、随和、幽默和坚守艺术的精神与崇高志向所打动。

会议结束后不久,梁汉森邀请我去参观了他的缘成文化公司,在他的公司,给我留下最深印象的有两样东西:一是几幅非常醒目的他所画的京剧脸谱画,其中有一幅只画了一半搁置在画案上;一是他养的一只与他感情非常深的十分漂亮的长着一身白色长毛的猫,在跟他谈话时,那猫始终都在他脚上亲昵的蹭来蹭去或跳到他的腿上卧一会儿,而他也是不时非常有爱心的抚摸着猫,他告诉我,这只猫,已陪伴了他十多年,它就像他的一个孩子。

言谈间,感觉梁汉森的时间和爱,绝大部分都献给了他几十年如一日所钟情的拍摄戏曲电影、戏曲脸谱绘画以及戏曲文化艺术的推广与传播中,少部分献给了他珍爱的猫。他的爱,很单纯、很执着、很纯粹。正是因为这种单纯、执着和纯粹,他弘扬中国传统文化和传播推动戏曲发展的道路才走得很远。


用《绝唱》表达他的真情


梁汉森出生于梨园世家,他的父亲梁次珊曾是扎根在云南40多年的老京剧艺术家,更是许多老昆明市民都非常熟悉的京剧演员。而他的爷爷梁俊圃,则是云南省京剧院第一任院长刘奎官先生的启蒙老师,可谓是三代梨园世家。这使他从小耳濡目染,7岁时,他就考上了云南大戏院京剧学员班,从此,他的命运就与国粹京剧结下了不解之缘。

曾经是专业京剧演员的梁汉森,自从当了导演、制片人,并成立了自己的缘成影视文化公司后,他一直都特别忙,时间对他来说,总是不够用。

2014年3月中旬,生龙活虎的吴天明导演,在距那次在北京语言大学的电影年会相隔仅仅五十多天之后,竟然因为心肌梗猝然离世,把深深的悲痛留给了喜欢和尊敬他的所有人。于是,在非常沉重的悲伤中,我开始约稿主编《永远的吴天明》一书。我把约稿函很自然也发给了梁汉森导演,他阅后,立即回复说:

“为吴天明导演写缅怀文章,我非常愿意,虽然我特别特别忙,但我一定会抽时间完成这篇文章的。”

三个月后,梁汉森果真用他的一腔真情,很细腻的写了一篇题为《绝唱》的缅怀文章,其中有几句是这样写的:

吴天明导演,是一位对电影本体精神执着坚守的导演,一位有良心的导演,电影界一位有脊梁的导演!借此怀念吴天明导演逝世之际,应主编张晴之约,仅以此短文,怀念逝去的天明导演,您的绝唱唤醒了天明!《百鸟朝凤》电影海报上写着:这是一个坚守信念的故事,变革的社会,浮躁的年代,没落中的坚守,凸显出生命的异彩。

梁汉森在文中赞赏和认同着吴天明精神的同时,也把自己对中国戏曲文化执着的坚守与传播融入到他的信念中,这是一种人与人之间可贵的精神默契和灵魂交流,更是一种对自我的深沉鼓励。

《永远的吴天明》一书出版后,不仅受到了电影界及很多人的喜欢,还被中国电影博物馆收藏并连同吴天明铜像一起,专门在中国电影博物馆举行了隆重的收藏仪式。那天,梁汉森在百忙中特意赶到现场,与大家共同见证了那一神圣而感人的时刻。


唯京剧和书画艺术不可辜负


中国著名京剧大师梅兰芳先生,曾经说:“唯京剧和书画艺术不可辜负!”。

梁汉森从年轻时就牢牢记住了这句话,谈及他的京剧脸谱绘画,他说:

“画画是我的业余爱好,也是我作为京剧艺术传承人的一份责任。我从8岁就开始画京剧脸谱,到现在已经有几十年的时间,在这几十年的时间里,我对京剧脸谱艺术也有一定的认识,也跟随了刘曾复老师学习脸谱的画法。而最早是跟着李广平老师学的画画,这要先于我的演艺生涯。李广平老师是中国著名的画家,他学识渊博、精通各种书画艺术,他是李鸿章的曾孙,从小就受到各种文化的熏陶,也接触不少名人画家,这也成全了我为国家一级美术师的资质。在认真研究了中国京剧脸谱的画法后,我进行大胆地创意,在京剧脸谱工笔绘画的基础之上,融合国画水墨进行新的创意,更重要的是加入了电影电视语言的视觉冲击力画面感,把三者融合在一起,成为了今天大家所看到的这些京剧意象脸谱的一系列作品,并使这些作品看起来更有亲和力和时尚感。我在繁忙的工作中,总会抽出时间,拿起画笔,舒展情怀。我认为,中国戏曲艺术是我们中华文化的瑰宝,它有很大的艺术魅力和艺术价值,一定要把戏曲艺术好好的保存下来并传承下去。京剧脸谱以‘象征性’和‘夸张性’著称,是广大戏曲爱好者们非常喜爱的一门艺术,国内外都很流行,已经被大家公认为是汉族传统文化的标识之一。”

作为缘成影视文化公司的董事长,梁汉森就是带着这样一份责任,在一步一个脚印的推动中国戏曲文化。目前,他的公司已经是一个成立十几年的影视制作机构,历经多年的积淀发展至今,也积累了大量的影视行业经验和资源。在北京、云南、天津等地均有全资公司进行影视制作及发行,已经制作的电视剧、电视艺术片有上百部,曾获得过三次飞天奖、两次五个一工程奖及各种国家级奖项。2016年,他的公司经国家广电总局电影局的正式批准,在影视公司基础之上,成立了全国第一个社区电影院线——北京乡音乡愁电影院线,该院线正在面向全国推广中。他的公司目前已经成为一个集广告制作、电影拍摄、3D制作、电影发行、电影院线加盟、微电影制作和发行、衍生品开发、国际文化交流、大型培活动举办于一体的综合性文化公司。并曾在梅兰芳的小儿子梅葆玖老师的指导下,又成立了中国戏曲电影产业联盟、京剧戏曲电影产业平台,他还正在为成立中国戏曲电影协会而作着努力。

对于梁汉森来说,他的“中国京剧意象脸谱画展”,仅仅是一个开始,接下来,他还会以这些具有时代感和流行元素的意象脸谱,开发出更多生活用品,目前,公司已经设计了很多生活化的衍生产品,比如:工艺礼品、旗袍、T恤、太阳伞、音响、充电宝、手机壳、U盘、丝巾、女包、钥匙扣、笔筒、水杯等。接下来,他们会把北京乡音乡愁电影院线和这些衍生产品,与梅兰芳大剧院一起联合开发,使这些具有中国戏曲文化特色的产品走进老百姓生活,同时,通过国际交流活动推广到世界各地。

这次,梁汉森之所以选择在梅兰芳大剧院举行画展,主要是为了纪念自己的恩师梅葆玖逝世一周年,借此感谢梅老师对自己的扶持和帮助,同时感谢他为中国戏曲电影所做出的重大贡献。

2017年6月至8月,“梁汉森中国京剧意象脸谱”画展,将分别到台湾和美国举行,籍此把中国优秀的传统文化,尤其是戏曲文化和相关的延伸文化推广出去,让世界更多的了解到中国的国粹。

“唯京剧和书画艺术不可辜负”——梅兰芳大师的这句深沉忠告,梁汉森始终一如既往地铭记在心中,他将继续用他踏实笃定的实际行动,践行梅兰芳大师的忠告,这是梁汉森发自内心的夙愿,也是他坚守和传承戏曲文化的始终不渝的梦想。







张晴

笔名:黑白梦幻。甘肃人,漂在北京。中国作家协会会员,中国散文学会会员。发表出版作品近两百万字,代表作有52万字长篇小说《漂在北京》人物传记集《灵魂的天使》散文《心中盛开的向日葵》《饺心中的一根弦》《汪曾祺:那美文一样的美食》《中国式喝酒:自虐与虐人》,另主编出版典藏书籍《永远的吴天明》,该书被中国电影博物馆收藏。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