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糖尿病友必防的第6大并发症,许多人忽略了!

 糖尿病同伴 2020-12-21

糖尿病患者为什么容易患牙周炎:

1.由于血糖控制差,长期处于高血糖状态,过高的血糖给牙龈下的细菌提供了丰富的营养;

2.糖尿病患者存在微血管病变,牙龈的血液循环受到影响,使牙龈组织缺血、缺氧;

3.糖尿病患者全身抵抗力低下,免疫功能减退,促进细菌尤其是厌氧菌的生长繁殖,而这些厌氧菌恰恰是引发牙周炎的“罪魁祸首”。

牙周炎对糖尿病患者的危害:

这些因素的存在,使糖尿病患者牙齿松动和脱落的时间早于同龄人,最终导致牙齿过早“退休”的不良后果。危害有:

1.使容貌发生改变,影响美观;

2.会影响进食,导致血糖难以控制;

3.牙齿脱落,食物不能充分咀嚼,会增加胃肠道的消化吸收负担;

4.炎症使口腔内产生大量的细菌,如果不注意口腔卫生,有些致病菌就会在胃里繁殖,引起胃肠道疾病。

预防牙周炎的方法:

有效预防牙周炎,除了要有良好的血糖控制外,做好日常的口腔护理是非常重要的。刷牙是保持口腔清洁的主要方法。它能清除口腔内的软垢、食物残渣、色素沉着和牙菌斑。人们每天都刷牙,但是每天刷牙和每天刷干净牙是有很大不同的。但是一天当中,睡前认认真真刷一次牙是最关键的。如何刷牙呢?

1.首先使用牙线,清洁牙齿缝的食物残渣、软垢和牙菌斑,沿每个牙齿缝轻轻抽动,认真剔除,直到清除干净为止。用力不能过猛,避免压入过深,引起牙龈出血和疼痛。牙线最好每日用一次,特别是晚饭后。

2.牙刷沾水甩一下,挤牙膏不要太多,刷牙前不要用水漱口。水会使牙刷牙膏牙齿的摩擦性减小,还会很快出现许多泡沫,影响刷牙的质量。

3.将牙膏涂满牙齿表面,充分发挥牙膏的作用。

4.刷牙的步骤:刷牙齿的外面、咬合面和内面。

第一步:先刷牙齿外面,包括牙龈沟、牙缝、牙表面。将牙刷的刷毛与牙齿表面成45度,毛尖朝向牙根,斜放并轻压在牙齿和牙龈的交界处微微颤动,水平短距离移动刷牙法,也叫“巴氏刷牙法”。旋转刷牙,使刷毛进入牙与牙之间的缝隙,顺牙缝轻轻扫刷,方向为上排的牙齿向下刷、下排的牙齿往上刷。适当按摩牙龈还可促进其血液循环。

第二步:刷牙齿咬合面。平握牙刷,力度适中,旋转或前后颤动,把咬合面的沟槽刷干净。

第三步:刷牙齿内侧面。包括牙龈沟、牙缝、牙表面。方法与刷牙齿外面相同。

注意,前门牙部分如果使用这种方法不好操作,对于这几颗牙齿,我们可以将牙刷竖起来,上牙从上往下刷,下牙从下往上刷,这里极其容易生牙科疾病,容易滋生牙石,需要重点刷。

另外,后槽牙处不易刷干净,综合前面的几个刷牙方法,包括牙龈沟、牙缝和牙表面,刷牙时要侧重于此部位。刷牙要做到面面俱到。

预防牙周炎的注意事项:

1.刷牙时间一般需要3~5分钟,时间不充足很难把牙齿刷干净。

2.刷牙后要检验是否刷干净了,用舌尖舔一下每个部位的牙龈沟、牙齿缝、牙齿表面是否光滑了,如有不光滑处要继续刷,直到光滑为止。晚上刷牙后就不要再吃东西了。

3.切忌来回横刷,不易清理牙缝,而且损伤牙齿,容易造成牙齿楔状缺损,特别是尖牙。因为牙齿根部的牙釉质较软,容易受损。

4.饭后不易立即刷牙,尤其吃了一些酸性食物,应先用温水漱口后再刷。最好三餐后都要刷牙,如果饭后不方便刷牙时,也要漱口,可以达到90%的清洁度。

5. 牙刷2~3个月更换一次,牙膏也要经常更换不同的品牌。

6. 如果有严重的牙结石或有口腔疾病时,要尽早去口腔科就诊。

总之,糖尿病患者容易患牙周炎,患了牙周炎又使血糖难以控制,血糖长期控制不良,牙周炎就不能得到有效治疗,可以说是恶性循环。必须要双管齐下,才能做到标本兼治。

文章来源:中华糖友杂志 作者/北京瑞京糖尿病医院护士长 张金萍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