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红楼语言艺术之“花卉渲染

 pengxq书斋 2017-05-10

红楼语言艺术之"花卉渲染---红楼梦"

(2007-12-15 13:05:09)
标签:

文学/原创

   当读者朋友进入<<红楼梦>>小说里,就好似跨如了一个植物园.当然,印象最深是那里的花卉更是芬芳斗艳.曹雪芹发挥他高超的语言艺术,将花卉装点小说,塑造人物,推动情节的发展.
   红楼的世界里生活着一大批年轻貌美的女孩,曹雪芹把花卉作为背景对小说中的这些女性进行衬托、渲染.在整个故事的发展中,始终创造这样的氛围,将人物和花卉巧妙地结合在一起,对人物的性格、形象、命运等的创作描写起到巨大的作用,这些花卉是为描写人物服务的。
   共同欣赏主要的三个人物,和所对应的花。桃花、犁花、芍药花分别用来渲染黛玉、宝钗、湘云,从中来体会曹雪芹形象塑造人物的艺术魅力。
   一。桃花黛玉。花之颜色人之泪。
   林黛玉的生日是阴历二月十二,相传是百花的生日,突出花对她的重要程度。小说里最精彩和感动读者的<<葬花诗>>和<<桃花吟>>以桃花为主题,黛玉将"海棠社"改为"桃花社",手把花锄葬的是桃花,与宝玉共读<<西厢>>是在桃花树下,等等许多桃花的描写.
   曹雪芹取桃花映衬最多情、最有才的人物,是因为桃花的季节意识,桃花的韶光意识最强。在传统的诗人的诗句里,桃花是春天的使者,是春天的象征,是韶光的化身,是红颜的代称。桃花具有较强的时间意识和生命意识。
   “从来桃花诗最多”(70回),咏花的诗中桃花最多,这是在沿袭着自古以来的审美习惯。让读者在传统的文化背景下来认识黛玉。
   在书中,将桃花的颜色定为胭脂般的红色,映衬黛玉的脸色。
   三十四回。黛玉提帕。
  林黛玉还要往下写时,觉得浑身火热,面上作烧,走至镜台揭起锦袱一照,只见腮上通红,自羡压倒桃花,却不知病由此萌。”
   黛玉的腮红“压倒桃花”,让读者会联想到“去年今日此门中,人面桃花相映红”的诗情诗意。“一时方上床睡去,犹拿着那帕子思索”的形象,说明黛玉的相思病,立即会引起读者对她的理解和怜爱,病容与桃花相映的形象另人难忘。
   二十七回。<<葬花诗>>
   “花谢花飞花满天,红消香断有谁怜?
   ......
   独倚花锄泪暗洒,洒上空枝见血痕。

  杜鹃无语正黄昏,荷锄归去掩重门。”
   七十回。<<桃花吟>>
   桃花桃叶乱纷纷,花绽新红叶凝碧。

  ......
  胭脂鲜艳何相类,花之颜色人之泪;”
   这两个场景里,我们可以体会出杜鹃涕血的悲剧。作为水做的骨肉,黛玉的表现形式是类和血。水从眼睛里流出还是泪,而从心里流出来就是血,血和泪伴随了她的一生。
   六十六回。三姐自尽。
   “一面泪如雨下,左手将剑并鞘送与湘莲,右手回肘只往项上一横。可怜“揉碎桃花红满地,玉山倾倒再难扶”,芳灵蕙性,渺渺冥冥,不知那边去了”。
  揉碎桃花红满地”,曹雪芹将鲜血淋漓的惨烈场景呈现给读者,把美好的生命的消亡赋予了美的背景,把红楼女儿悲剧的结果加强到了最大,不可否定的也在渲染着黛玉这个主要人物。
   二。犁花宝钗。犁花一枝春带雨。
   犁花是描写宝钗的主要背景。她一进府住的是犁香院,“冷香丸”埋在犁树下面,进大观园后,强调园后有大株的犁花兼着芭蕉,元妃赐名的“犁花春雨”是出自扬贵妃的“犁花一枝春带雨”,书中将宝钗比做贵妃的地方很多的。宝玉的“雨打犁花深闭门”(28回)指的是宝钗,马上她就得到了红麝串等。
   二十三回。冬夜即事
   “松影一庭惟见鹤,梨花满地不闻莺。”
   三十七回。海棠诗社。
  偷来梨蕊三分白,借得梅花一缕魂。”
   这里,曹雪芹通过宝黛二人的诗句来把梨花定为白色,把梨花比做雪花。给读者留下清秀和洁白的印象。
   薛家是“丰年好大雪”,宝钗是“金簪雪里埋”,宝玉是“空对着山中高士晶莹雪”,兴儿的“竟是雪里堆出来的”等。宝钗偏爱白色,吃的要是白色的,穿的素雅朴素,住的“雪洞一般,一色玩器全无”。作为水做的骨肉,宝钗的表现形式是雪。曹雪芹让她不惟利是图,具有吟诗作画的才能,具备管理能力,富而知礼,乐善好施等,营造了一个洁白的氛围,为当时利欲熏心的世界增添了一个理想的色彩。
   白色突显她“随分从时”的性格特征,她的本质是儒商。犁花和桃花的花期、外形相似,也象征了钗黛的对峙。
   犁花的背景下,我们更能深入的理解宝钗的形象,她是洗尽铅华的泪美人的形象,很少看到她流泪,她是冷美人,是因为她的泪水已经凝结成了雪。
   三。芍药花湘云。有情芍药含春泪。
   芍药花是描写湘云的主要背景。虽然直接描写芍药花的不多,但在有限的笔墨和场景中,芍药花也是适时开放,恰到好处。17到18回,贾政领人看园时交代有个“芍药圃”。
   六十二回。湘云醉卧。
  果见湘云卧于山石僻处一个石凳子上,业经香梦沉酣,四面芍药花飞了一身,满头脸衣襟上皆是红香散乱,手中的扇子在地下,也半被落花埋了,一群蜂蝶闹穰穰的围着他,又用鲛帕包了一包芍药花瓣枕着”
   曹雪芹给出的芍药花颜色是“红香散乱”的红色。芍药与桃花的红色相似,反映出湘黛二人相映成趣,二人相似的志趣、才情等。
   作为水做的骨肉,湘云的表现形式是酒。通过这次场景的描写,体现在她身上的是“名士风流”的思想,一定程度上体现曹雪芹的意淫的思想。“山石僻处”、“芍药花飞”、“红香散乱”、“蜂蝶闹穰”的景象是她的性格特征的具体体现。当然,这样的醉卧于凉的“石凳子上”,也预示着她的凄凉等。
   芍药是古代的离别花,在有朋友、亲人离别时候,就赠送芍药花以表示思念,是对“云散高塘,水涸湘江”的悲剧命运的渲染。
   桃花  黛玉  花之颜色人之泪
   犁花  宝钗  犁花一枝春带雨
   芍药  湘云  有情芍药含春泪
   黛玉还泪,宝钗把泪凝结成雪,湘云把泪融在酒中。美丽的花卉强化了黛玉的凄伤美,宝钗的冷艳美,湘云酒醉的孤芳。
   千红一哭,万艳同悲。悲剧的主人是红楼中的女儿,悲剧的舞台大背景是盛开的花朵。
   如果说<<红楼梦>>小说有摄魂夺魄的艺术魅力,应与花卉的渲染作用分不开.
说明:为了红楼的语言艺术,本文学习<<红楼梦版本与文本>>,曹立波著,基本摘抄.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