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大众医药网

 易学微风 2017-05-10

帕金森病的针灸疗法

现代康复 2000年第3期第4卷 特集●帕金森病康复问题(下)

作者:王玲玲

单位:王玲玲(南京中医药大学,江苏 南京 210029)

关键词:帕金森病;针灸疗法

  摘要:帕金森病(PD)在病机上以风气内动为其根本,其中肝肾阴虚、气血不足、脾肾阳虚为动风之本,肝风、痰浊、瘀血是动风之标。在本病的选穴处方上,应兼顾主症、证候和兼症三方面,其中头部选穴对本病尤为重要;手法上主张综合多种治疗,电针、艾灸和刺络放血结合使用。临床观察结果发现,针灸对本病具有改善症状、延缓病程、减少抗帕金森病药物用量、减轻药物副作用及增强体质、提高抗病能力等作用。对于针灸的疗效机理,认为主要具有升高脑内单胺类递质水平、清除神经损伤因素和改善病变组织修复环境等效应,因而具有一定的治疗效果。

  分类号:R742.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5496(2000)03-0346-03

Acupuncture therapy of Parkinson's disease

WANG Ling-ling

  (Second Clinical Medical Univerisity, Nanjing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University,Nanjing 210029,China )

  Abstract:Because Parkinson's Disease(PD)is a chronic and debilitating disease it is difficult to treat well.Acu_moxi of Traditonal Chinese Medicine(TCM)seems well to this.This paper includes an extensive literature review summarizing advances in recent years such as the etiology of the PD,selection of points,individual and combined therapies and the effcacy process of acumoxi.Many articles indicated that the essential etiology of PD is internal wind caused by lack of Qi and blood,and deficiency of Yin of the spleen and kidney.In selecting points,this paper takes into account the combination of the main symptoms and the differentiation of syndron\mes from accompamied symptoms.of cell the points used those on the head are considered to be vital in the treatment of this disease.This paper advocates using several therapies including electricacupuncture,moxibustion,and bloodletting for high- level effect.Using these combined therapies,can result in the relief of symptoms,decreased dosage and side effects of western medicine,a delay in the advance of the disease,tonifying of the constitution and enhancing resistance of the body.Animal experiment indicate that acu_moxi can increase monoamino_transmitter,reduce lesion factors,and improve the general health of the whole body.This literature review shows conclusively that acupuncture treatments can benefit PD suffers to lead a more comfortable lifestyle.

  Key words:Parkinson's disease;acupuncture therapeatic

  灸对震颤性疾病的治疗,古代虽有涉及,但并不系统,近10余年来,针灸治疗PD的报道逐渐增多,在病机证候、取穴、刺灸法及疗效机理等方面均做了一定的工作,概括如下。

  1对PD证候的研究

  证候的认识是针灸立法处方的基本依据,对于本病的证候认识,大多参照了古人对“颤振”的病机理解[1]。认为帕金森病的病位在肝,并与脾、肾关系密切,病理基础是内风,风气内动,走窜四末,则震颤;若风痰内阻,经筋失养,出现僵硬,少动等症状。内风本于正虚,常由阴血虚少或阴虚及阳,阳气亏虚而产生。“虚”是本病的关键所在,由虚而引发内风,风动更加重正虚,同时,正虚又可变生血瘀、痰浊,痰瘀内阻,形成本虚标实的病理格局,使证候益加缠绵。然而,本病不仅病机变化复杂,其临床证候亦变态丛生,就诊的患者很少有单纯证型。在临床分析具体病人的证候时,除了应考虑上述病变的机理外,还应注意以下因素会影响临床表现,增加了正确把握证候的难度。

  1.1诸病相兼由于帕金森病多发生于中、老年人,这些人精气亏乏,阴血生化不足,常多病相兼,一病未愈,另一病又起。帕金森病人常同时兼有高血压、动脉粥样硬化、冠心病、骨骼退行性病变等。

  1.2初证模糊由于本病证形成隐袭,待到病证明确诊断时,常常已有2~3年的病程,这样使得病证初期的证候难以清晰记录,给审因辨证及分析证候演变过程带来难度。

  1.3多向变化本病证至今未有根治的说法,病程长,多数病人可存活十几年或几十年。在发病后长期演变中,证型可能向多种方向变化。

  1.4药物干扰应用西药治疗PD的副作用是难以避免的。由于西药的副作用及正面效应可能改变原有的证型表现。患者所诉症状,究竟是西药的副作用还是病变本身引起的症状,有时相互混淆。因此,临床上应注意排除上述影响因素,才能在主症各异、亦寒亦热、亦虚亦实、混杂纷繁的临床表现中,准确地抓住本病的证候。

  2PD针灸选穴的研究

  至今临床尚未发现治疗帕金森病的特效穴位,如上所述,本病症状众多,机理复杂,故用穴较为广泛,遍及头身和四肢。针灸治疗帕金森病,在选穴时首先是针对本病的主症考虑,其次是针对不同的证候处方,此外也不能忽视针对病人的次要症状即所谓兼证选穴。

  2.1针对主症,熄风止颤针对本病主要病理是肝风内动,临床表现震颤和僵直,故平熄内风,镇静止颤是针灸选穴着力考虑的问题。临床常用的熄风穴位是,四神聪、百会、风池、本神、曲池、太冲和合谷等。位于头部的穴位可直接起到镇静熄风的作用。合谷和太冲同用,称为“开四关”,传统认为这组小型处方有熄风止颤,行气止痛、活血通络等作用,两穴一阴一阳,位于手与足相应的位置,针刺通常有较明显的得气感,并不因为病人足颤抖而影响留针。

  2.2根据体质,辨证选穴本病病人多病相兼,本虚标实,证候演变复杂,临床治疗应区别证候选穴,从而从整体上改善病人的机能状态,为主症的改善创造良好的条件。

  肝肾阴虚,虚风内动,可选用肝俞、肾俞、阳陵泉;气血虚弱,虚风内动,可选用气海、足三里;气虚血瘀,可加用曲池、合谷、太冲;痰浊阻滞,可选用中脘、丰隆。针对病人普遍存在精气亏乏,阴血生化不足,可经常在处方中选用背俞穴或夹脊穴,从上而下,轮番使用,起到扶正固本的作用。

  2.3针对兼症,临床变通临床上各个病人所表现的症状或左或右,或上或下,即所谓“风无常处”,风邪也可挟痰、挟瘀、挟寒、挟热窜行不同部位,同时因多发于中老年人,常兼有多种慢性病症。故患者除了典型症状外,还会有某些兼症,也会给病人带来许多痛苦,选穴上临时给予考虑,将有益于减轻症状。临床对于颤抖较甚者可用大椎、少海、后溪、僵直较甚者可用大包与期门温和灸,也可用刺血法;汗多者选用肺俞、脾俞;皮脂溢出可选用内庭、曲池;胃脘腹部胀满选用梁门、中脘、气海;便秘用天枢、气海;口干舌麻用承浆、廉泉、复溜。

  2.4常用头针,调神健脑脑为元神之府,神之所主,本病多发生于中年以后,病人脑髓渐耗,使肢体失去统摄而震颤不已,神不导气,使肢体僵直不用。25年前,焦顺发总结的头针10多个区中,发现了1个专门控制震颤的治疗区,20多年来一直用于以震颤为主要表现的锥体外系病的治疗,这一现象很值得思考。针刺舞蹈震颤区、运动区、足运感区、可以刺激到曲鬓、悬厘、悬颅、目窗、承光、前顶、四神聪、五处、本神、头临泣等穴,可见体针治疗本病选用头部穴位和头皮针治疗本病有异曲同工之妙。其间的内在关系有待于进一步阐明,也从一个侧面反映了用体针治疗本病时,选用头部空位的重要性。

  治疗帕金森病常用的头针选区是舞蹈震颤控制区,其次是运动区、足运感区、伴有心慌、气闷者,可用胸腔区;伴有脘胀,食欲不振用胃区。

  3针灸操作的研究

  治疗帕金森病除体针外,头针、刺血法、灸法等各有一定的效果。

  3.1体针及电针操作刺激穴位的方法有上百种,目前最常用于治疗帕金森病的是体针。就体针针刺方法而言,总的原则是根据证候虚实、患者的反应性来决定针刺刺激量大小,但因本病病程较长,患者多有本虚,故针刺应平稳轻柔,使病人感到舒适为度。若急于求成而片面强刺激,反而容易诱发患肢兴奋,部分病人震颤、僵直加重。因本病较为顽固,临床上常使用电针,针刺后接G-6805电针仪,连续波,频率为180次/min,强度以病人能耐受为度,留针时间较长,多留针30~50min,隔日治疗1次。头针操作可用1.5~2寸毫针,进针时针身与头皮与头皮呈30°角进针,在帽状腱膜下将针身进入头皮2/3时,在原位快速平稳捻针,达2~3次/s,使局部有热、麻、重压的感觉,每隔5~10min行针1次。或配合电针,留针30~40min。

  3.2刺络放血,治疗顽疾治疗帕金森病常用的刺络部位有曲泽、委中、大椎、太阳等。可在上述穴位所在部部位找到瘀血络脉,常规消毒后,用磨快的三棱针迅速刺入约1cm,任其自然出血,待血止后,再加拔火罐,进一步拔出瘀血。可在针灸治疗过程中,每2周刺血1次。

  3.3艾灸薰灼、舒缓僵直此外,灸法也是治疗慢性病常用的方法。“陷下则灸之。”灸法尤其是适用于阳气虚弱、阴邪内留而致脉象沉陷之证。李梃《医学入门》说:“凡药之不及,针之不到,必须灸之。”说明灸法具有药物或针刺所不能替代的独特效果。常用灸法为用艾条温和灸大包、期门,每穴10min,对于改善僵直症状具有良好的效果。针对具体病人的体质,对于阳气虚损,痰瘀内阻的病人可温和灸神阙、足三里。

  4针灸对本病疗效特点的研究

  4.1针灸治疗帕金森病的效果主要体现在以下5个方面(1)改善症状:近10多年来的报道所采用的疗效评估标准不统一,故所报道的疗效差异较大,具有代表性的自拟标准,一般将疗效分为4级,痊愈的标准为4大主症的消失,显效为主症减轻50%以上,有效为主症中有2项左右减轻50%,无效为证症无任何变化。基于这个诊断标准[2],所报道的临床疗效一般痊愈率在20%左右,有效率在80%左右。现今大多数的临床报道均采用了1984年全国锥体外系疾病会议中全国帕金森病研究组拟定的标准[3,4],比较治疗前后的Webster症状积分变化情况,以治疗前后积分差占治疗前积分的百分比为疗效程度的评定依据,若改善100%为痊愈,改善50%~90%为明显进步,好转20%~49%为进步,

  4.2疗效形成在临床观察中,我们注意到了患者的疗效出现时间,起效时间是以治疗疗程开始到主诉症状有即时的改善效果为止,一般最短的为2次治疗后,最长的45次治疗后,平均起效时间为15次治疗后,即可在针灸后出现明显的即时疗效。

  在临床上观察到,针灸的起效方式常见以下3种:(1)渐进式:这种形式是首次针刺以后症状就有所缓解,以后每次针灸治疗均有所进步,经过半年左右的治疗,症状可明显改善。(2)突发式:经过10~20次治疗,症状未见改善,但也未有加重,偶有症状波动,而在之后的某一次治疗中,症状突然有明显的好转,并以此为契机,继续治疗,症状则明显开始向好的方向发展。(3)波动式:患者在治疗过程中,病情或好或坏,反复波动,甚至在某几天症状重于治疗之前,但长时间(1个月范围内)的临床治疗前后的对照,则发现病情总趋势是向好的。这种现象多见于秋冬或冬春季节之交。

  4.3影响针灸疗效的因素(1)我们的研究资料将病程分为>5年、5~3年、1~2年和5针灸疗效机理的研究虽然目前的实验研究尚不足以阐述本病的针灸治疗机理,但临床和实验观测结果仍反映了针灸治疗本病的一些基本原理,针灸对本病的治疗作用可能作用于以下的几个环节:针灸提高了脑内的DA水平:DA是抑制垂体PRL释放的作用主要因子,临床观察发现,针变后血清PRL在针灸后明显降低,间接说明了DA的总体水平有一定的上升;再者,针灸后尿中VMA和NA的增高,也间接地说明脑内DA的代谢率增强;针灸对基底节区DA耗竭模型的DA含量观察发现,针灸有升高基底节区单胺类递质的作用。可以设想,针灸对PD的治疗不仅是局部的症状改善效应,而且可能具有对基底节神经元的调整作用。

  针灸清除了神经组织损伤因素:针灸还可以通过调节体内的免疫和自由基清除系统,来改善神经组织的内环境,祛除加重神经变性的因素,为神经组织的代偿和修复创造条件[2]。最近有报道认为,TGMb是一个介导性补体结合性抗体,TGAb是由甲状腺上皮细胞产生的一个非补体性结合抗体,这二种抗体含量增高会导致甲状腺素生成减少。存在于脑脊液和血浆中的抗DA能神经元抗体对DA和T3具有相同的免疫作用,故帕金森病患者尤其是僵直型者,多伴有亚临床的甲状腺病变,主要是以T3产生明确的升高效应,虽然不能排除针灸的下丘脑-垂体系统的调节作用,但对帕金森病患者而言,抗DA能神经元抗体的抑制作用可能是其最重要的环节之一[14]。近代研究表明,帕金森病患者脑内的氧化应激明显增强,脑内还原型GSH降低,脂质的过氧化水平增高,黑质中的MDA增高,说明帕金森病患者脑组织的变性与氧自由基的侵害不无关系,而本组资料发现,针灸治疗对患者血浆中的GSH-PX、CAT、SOD均有调整作用。总之,针灸可能通过对一些脑组织损伤因子的抑制,使本病的进展得以遏止。

  针灸改善了病变脑组织的修复条件;对本组病例TCD观测下的针灸疗效即时观察发现,通过针灸强一过性地改善大脑的供血情况,并使这一效应持续,高于病变状态下的基值不平。我们设想,不论是针灸提高了患者体内抗自由基酶活性,还是提高大脑内的血流情况,针灸均改善机体整体的内环境,使之有利于病变的修变。

  从以上研究可以看出,针灸对于本病的治疗,可能不仅是作用于帕金森病某一个环节,而是在多个环节对体内异常的理化环境产生调节作用。其次,针灸是一种良好性调节作用,总的调节趋势是纠正偏颇的生理环境,使之趋于平衡;其三,针灸的调整作用是有限的,除个别极为敏感的指标外,大多数的指标均在有限的范围内波动,因此,可以认为,针灸对本病的治疗具有肯定的疗效,针灸治疗对于本病的治疗与康复,不失为一种积极的措施。

  作者简介:王玲玲(1949-),女,江苏人,教授,第二临床医学院院长。研究方向:针灸防治老年病。

  参考文献

  [1]潘廉澄.震颤麻痹的证治探讨[J].浙江中医杂志,1990,11:483

  [2]秦亮甫.针刺治疗震颤麻痹30例[J].陕西中医,1994,4:171

  [3]刘家瑛,任小群,刘爱华,等.针刺治疗震颤麻痹159例临床观察[J].针灸临床杂志,1993,5:10

  [4]蔡德芳,华雪桂.针刺和中药治疗帕金森病的临床疗效分析[J].上海针灸杂志,1995,14(6):243

  [5]张乃镇,韩旭华.头针加体针治疗震颤麻痹35例临床观察[J].中国针灸,1996,16(2):5

  [6]程永德.帕金森病的针刺治疗[J].实用中西医结合杂志,1996,9(2):114

  [7]王玲玲,何崇,赵玫,等.针灸对帕金森病脑部血流状态的影响[J].中国针灸,1999,19(2):54

  [8]罗明富,王平.电针治疗震颤麻痹的实验研究[J].中国针灸,1994,14(5):39

  [9]中国医研究院针灸经络研究所.针刺镇痛与脑内单胺类递质的关系[J].新医学杂志,1977,3:32

  [10]朱文昕,奚桂芳,睢久红.针药对小鼠脑内多巴胺影响[J].针刺研究,1996,21(4):46

  [11]何崇,王玲玲,董洪涛,等.针灸对帕金森病大鼠模型脑内单胺类递质含量的影响[J].针刺研究,1998,1:44

  [12]许继平,刘孟平,石寿林,等.帕金森病、帕金森综合征、原发性震颤的TGAb、TMAb和甲状腺功能的测试研究[J].中华神经精神杂志,1995,28(2):91

  [13]许继平,李玉莲,阮爱兰,等.帕金森病患者血清T3、T4测定[J].中国神经精神疾病杂志,1989,15:181

  [14]陈生弟,徐德隆.帕金森病病因和发病机制研究进展[J].国外医学.神经病学及神经外科分册,1997,24(5):24

收稿日期:1999-11-01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