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自:mihu16 > 馆藏分类
配色: 字号:
精神卫生法文稿2、4
2017-05-10 | 阅:  转:  |  分享 
  
第二章心理健康促进和精神障碍预防第十三条各级人民政府和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有关部门应当采取措施,加强心理健康促进和精神障碍预防工作,提高
公众心理健康水平。本条是关于各级政府及其部门加强心理健康促进和精神障碍预防工作的规定。《全国精神卫生工作体系发展指导纲要(20
08-2015年)》、精神卫生法第三条,规定精神卫生工作实行以预防为主的方针,坚持预防、治疗和康复相结合的原则。第十四条各级人
民政府和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有关部门制定的突发事件应急预案,应当包括心理援助的内容。发生突发事件,履行统一领导职责或者组织处置突发事件
的人民政府应当根据突发事件的具体情况,按照应急预案的规定,组织开展心理援助工作。本条是关于心理救助的规定第十五条用人单位应当
创造有益于职工身心健康的工作环境,关注职工的心理健康;对处于职业发展特定时期或者在特殊岗位工作的职工,应当有针对性地开展心理健康教
育。本条是关于用人单位有关精神障碍预防义务的规定。第十六条各级各类学校应当对学生进行精神卫生知识教育;配备或者聘请心理健康
教育教师、辅导人员,并可以设立心理健康辅导室,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学前教育机构应当对幼儿开展符合其特点的心理健康教育。发生自
然灾害、意外伤害、公共安全事件等可能影响学生心理健康的事件,学校应当及时组织专业人员对学生进行心理援助。教师应当学习和了解相关的
精神卫生知识,关注学生心理健康状况,正确引导、激励学生。地方各级人民政府教育行政部门和学校应当重视教师心理健康。学校和教师应当与
学生父母或者其他监护人、近亲属沟通学生心理健康情况。本条是学校有关精神障碍预防义务的规定。《关于加强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的若干
意见》、《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意见》1、学校开展精神卫生知识教育;2、发生自燃灾害等事件时,学校应当组织心理
援助;3、加强教师的培训和心理健康;4、与家长沟通。第十七条医务人员开展疾病诊疗服务,应当按照诊断标准和治疗规范的要求,对就诊
者进行心理健康指导;发现就诊者可能患有精神障碍的,应当建议其到符合本法规定的医疗机构就诊。本条是关于医务人员对就诊者进行心理
健康指导的规定第十八条监狱、看守所、拘留所、强制隔离戒毒所等场所,应当对服刑人员,被依法拘留、逮捕、强制隔离戒毒的人员等,开展
精神卫生知识宣传,关注其心理健康状况,必要时提供心理咨询和心理辅导。本条是关于监狱、看守所等场所履行精神障碍预防义务的规定
第十九条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人力资源社会保障、教育、卫生、司法行政、公安等部门应当在各自职责范围内分别对本法第十五条至第十八条
规定的单位履行精神障碍预防义务的情况进行督促和指导。第二十条村民委员会、居民委员会应当协助所在地人民政府及其有关部门开展社区
心理健康指导、精神卫生知识宣传教育活动,创建有益于居民身心健康的社区环境。乡镇卫生院或者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应当为村民委员会、居民委
员会开展社区心理健康指导、精神卫生知识宣传教育活动提供技术指导。第二十一条家庭成员之间应当相互关爱,创造良好、和睦的家庭环境
,提高精神障碍预防意识;发现家庭成员可能患有精神障碍的,应当帮助其及时就诊,照顾其生活,做好看护管理。第二十二条国家鼓励和支
持新闻媒体、社会组织开展精神卫生的公益性宣传,普及精神卫生知识,引导公众关注心理健康,预防精神障碍的发生。第二十四条国务院卫
生行政部门建立精神卫生监测网络,实行严重精神障碍发病报告制度,组织开展精神障碍发生状况、发展趋势等的监测和专题调查工作。精神卫生监
测和严重精神障碍发病报告管理办法,由国务院卫生行政部门制定。国务院卫生行政部门应当会同有关部门、组织,建立精神卫生工作信息共享机
制,实现信息互联互通、交流共享。第四章精神障碍的康复第五十四条社区康复机构应当为需要康复的精神障碍患者提供场所和条件,
对患者进行生活自理能力和社会适应能力等方面的康复训练。第五十五条医疗机构应当为在家居住的严重精神障碍患者提供精神科基本药物
维持治疗,并为社区康复机构提供有关精神障碍康复的技术指导和支持。社区卫生服务机构、乡镇卫生院、村卫生室应当建立严重精神障碍患者的
健康档案,对在家居住的严重精神障碍患者进行定期随访,指导患者服药和开展康复训练,并对患者的监护人进行精神卫生知识和看护知识的培训。
县级人民政府卫生行政部门应当为社区卫生服务机构、乡镇卫生院、村卫生室开展上述工作给予指导和培训。第五十六条村民委员会、居民委
员会应当为生活困难的精神障碍患者家庭提供帮助,并向所在地乡镇人民政府或者街道办事处以及县级人民政府有关部门反映患者及其家庭的情况和
要求,帮助其解决实际困难,为患者融入社会创造条件。第五十七条残疾人组织或者残疾人康复机构应当根据精神障碍患者康复的需要,组织患
者参加康复活动。第五十八条用人单位应当根据精神障碍患者的实际情况,安排患者从事力所能及的工作,保障患者享有同等待遇,安排患
者参加必要的职业技能培训,提高患者的就业能力,为患者创造适宜的工作环境,对患者在工作中取得的成绩予以鼓励。第五十九条精神障碍
患者的监护人应当协助患者进行生活自理能力和社会适应能力等方面的康复训练。精神障碍患者的监护人在看护患者过程中需要技术指导的,社区
卫生服务机构或者乡镇卫生院、村卫生室、社区康复机构应当提供。第二十五条开展精神障碍诊断、治疗活动,应当具备下列条件,并依照医疗
机构的管理规定办理有关手续:????(一)有与从事的精神障碍诊断、治疗相适应的精神科执业医师、护士;????(二)有满足开展精
神障碍诊断、治疗需要的设施和设备;????(三)有完善的精神障碍诊断、治疗管理制度和质量监控制度。从事精神障碍诊断
、治疗的专科医疗机构还应当配备从事心理治疗的人员。第三章精神障碍的诊断和治疗第五十一条心理治疗活动应当在医疗机构内开展。
专门从事心理治疗的人员不得从事精神障碍的诊断,不得为精神障碍患者开具处方或者提供外科治疗。心理治疗的技术规范由国务院卫生行政部门
制定。第三章精神障碍的诊断和治疗第六十五条综合性医疗机构应当按照国务院卫生行政部门的规定开设精神科门诊或者心理治疗门诊,
提高精神障碍预防、诊断、治疗能力。第五章保障措施第七十六条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由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卫生行政部门、工商行政
管理部门依据各自职责责令改正,给予警告,并处五千元以上一万元以下罚款,有违法所得的,没收违法所得;造成严重后果的,责令暂停六个月以
上一年以下执业活动,直至吊销执业证书或者营业执照:????(一)心理咨询人员从事心理治疗或者精神障碍的诊断、治疗的;????(
二)从事心理治疗的人员在医疗机构以外开展心理治疗活动的;????(三)专门从事心理治疗的人员从事精神障碍的诊断的;????(四
)专门从事心理治疗的人员为精神障碍患者开具处方或者提供外科治疗的。心理咨询人员、专门从事心理治疗的人员在心理咨询、心理
治疗活动中造成他人人身、财产或者其他损害的,依法承担民事责任。第六章法律责任一、概述“心理治疗”是指在医疗机构中实施的专门
心理治疗。“心理咨询”则是指在医疗机构以外的各种机构、组织、社区中对普通人(而非患者)开展的心理健康促进活动。(一)概念
概念辨析“心理治疗”针对的是以下精神障碍诊断的临床患者,对病理心理现象进行矫治性的帮助;“心理咨询”主要为来自普通人群的咨询
顾客服务,针对他们在生活、学习、工作、婚恋、家庭、人际关系等方面产生的困惑、冲突、压力、痛苦等问题,通过提供信息、支持,激发自助的
信心,以解决较轻的情绪问题,帮助人们适应紧张的环境或做出困难的决定。精神卫生法中的“心理治疗”心理治疗是一种以助人、治病为目的
,由专业人员有计划地实施的人际互动过程。心理治疗师通过言语和非言语的方式积极影响患者,达到改变行为、减轻痛苦、健全人格、适应社会、
治疗疾病、促进康复的目的。概念精神卫生法中的“心理治疗人员”“心理治疗人员”是指接受过医学或心理学系统学习,通过培训、考试取
得国家特定资质,从事心理治疗的专业人员。目前在我国,医疗机构的医生、临床心理学工作者可以成为心理治疗师。概念人力资源与社会保障
部————心理咨询师卫生部————心理治疗师教育部————心理健康教育
骨干教师中国心理学会临床与咨询心理学专业工作人员注册系统心理咨询/治疗现有专业资格心理治疗、心理咨询的人员的清晰定位1
.医学背景出身的医学教育背景的专科医师,有生物医学基础,重视心理-生理之间的关系;有处方权;心理治疗是必备技术手段,但不以此
为专长;若病人需要,他们会将其转给心理治疗师专门处理。精神科医生心理咨询师、心理治疗师与精神科医师的分工与合作心理治疗、
心理咨询的人员的清晰定位2.心理治疗师心理治疗师有两种学历背景:(1)心理学背景:知识结构含社会科学、教育学、理学和医学(主
要是学习变态心理学及精神病学);毕业后若专门从事心理治疗与心理咨询,还应该接受过系统的危机干预、创伤心理学训练,以及较充分的精神医
学培训。没有处方权,没有正式的诊断权,但应熟练使用医学诊断标准进行精神障碍的评估、甄别。其任务是处理医生转诊来的,需要心理治疗的精
神科疾病患者、咨询顾客,并识别、转诊需要精神科医生处理的个案。2.心理治疗师心理治疗师有两种学历背景:(2)精神科以外的
医学背景的心理治疗师:在目前2000多名已经取得专业技术资格者当中,大多数人为全科医师及各种临床专科医师,还有一部分是由其它医学专
业领域如护理、医技等转来。心理治疗、心理咨询的人员的清晰定位3.心理咨询师心理咨询师:目前我国心理咨询师证书考试对学历
有要求,但对学科背景没有严格限定。本来,心理咨询师应该具有心理学教育背景。目前,除了一部分有医学背景的人员外,心理咨询师的培训、考
试基本没有医学内容,没有接受过精神医学相关实践培训。所以,既无心理学正规教育背景,又无医学培训背景的人员只能从事医疗机构以外的非患
者的心理咨询。心理治疗、心理咨询的人员的清晰定位细分“心理医生”心理咨询精神科医生心理治疗师社会工作者心理咨询师
?精神科医师:躯体治疗+心理治疗+心理咨询心理治疗师:心理治疗+心理咨询心理咨询师:心理咨询不能向上覆盖。我国
已经有社会工作者,但缺乏临床心理学训练。心理救援中的许多“心理医生”其实是“越位”,做的很多事是应该由社工做的事。心理治疗躯体
治疗心理咨询心理咨询心理治疗人员分类第一类——精神科专科医师(Psychiatrist),都具有医学博士学位(M.D
.)第二类——执业临床心理学家(LicensedClinicalPsychologist),一般具有心理学博士学位(Ph.D
或Psy.D)第三类——执业临床专业咨询师(LicensedClinicalProfessi
onalCounselor),一般具有心理咨询硕士学位;
美国的精神卫生第四类——执业临床社工(LicensedClinicalSocialWorker),
一般具有社会学硕士学位复杂度责任薪酬细分
“心理医生”情感障碍焦虑障碍及强迫症躯体形式障碍物质滥用人格障碍适应障碍进食障碍睡眠障碍性功能障碍精神分裂症
影响医学情况的心理因素器质性精神障碍发育障碍抽动障碍多动症及社会交往障碍遗尿症/大便失禁调控障碍抽动与刻板行为
心理治疗师应该能够治疗的18种临床障碍(德国)没有金刚钻,别揽瓷器活。自问一下:自己是不是好龙的叶公?目录第一
章总则第二章心理健康促进和精神障碍预防第三章精神障碍的诊断和治疗第四章精神障碍的康复第五章保障
措施第六章法律责任第七章附则中华人民共和国精神卫生法中国法制出版社我国政府各部门在贯彻执行应起到的作
用卫生部门负责制定精神卫生工作的规划、规范、技术标准;依照有关法律、法规规定实施精神卫生专业机构、精神卫生专业人员的准入和管理;
组织精神疾病预防、治疗和康复工作的监督、检查、评估和技术指导;开展精神疾病调查和信息收集;指导医疗卫生机构按照国家有关政策规定开展
精神卫生工作。宣传部门负责协调宣传单位和新闻媒体,通过大众化的信息手段,开展多种形式的公益性、群众性精神卫生知识宣传教育,倡导体
质健康、心理健全的生活方式。我国政府各部门在贯彻执行应起到的作用发展改革部门负责将精神卫生的相关内容纳入当地国民经济和社会发
展规划,根据需要与可能,按照建设程序安排精神卫生发展所需的建设投资;制定精神卫生服务价格政策。教育部门负责精神卫生人才培养有关工
作;结合实施素质教育,将学生心理健康教育、预防学生心理和行为问题工作纳入学校日常工作计划。我国政府各部门在贯彻执行应起到的作用
民政部门负责城市、农村贫困精神疾病患者医疗救助和生活救助有关工作;依照有关规定做好城市“三无人员”中精神疾病患者的救治工作;依法做
好城市生活无着的流浪乞讨人员中的精神疾病患者的救助工作,对救助期间突发精神疾病的受助对象,及时联系医疗卫生机构,按照相关规定做好救
治工作;负责服役期间患精神疾病的复员退伍军人的安置和救治工作;开展精神残疾者生活、职业技能康复工作。我国政府各部门在贯彻执行应起
到的作用司法行政部门与卫生部门共同制定和完善精神疾病司法鉴定规范性文件;结合监狱、劳教场所的精神医疗卫生工作的特殊性要求,加强在
押服刑人员、劳教人员的精神卫生工作,与卫生部门共同研究制定监狱、劳教场所精神卫生工作政策,将在押服刑人员、劳教人员的精神卫生工作纳
入监狱、劳教所所在地精神卫生工作规划,在当地卫生部门的指导下做好服刑人员、劳教人员精神疾病的预防、治疗与康复工作。我国政府各部门
在贯彻执行应起到的作用政府法制机构协助有关部门研究起草与精神卫生工作有关的法律(草案)、法规(草案)。食品药品监管部门负责精
神疾病治疗药品生产流通的监管。科学研究机构负责有关精神卫生和心理健康的基础研究工作,为有关部门制定政策法规提供科学依据。我国政
府各部门在贯彻执行应起到的作用文化部门负责加强和谐文化建设,发挥文化滋润心灵、陶冶情操、愉悦身心的独特作用,体现人文关怀,以健康
多彩的精神文化产品丰富人们的精神文化生活,引导人们健康地进行文化消费;配合卫生、教育等部门做好预防、干预、控制网络成瘾的有关工作,
加强对网络文化产品的管理,对容易导致成瘾的网络文化产品采取内容审查、技术监管等必要的措施。我国政府各部门在贯彻执行应起到的作用
各级共青团组织配合政府有关部门开展青少年精神卫生状况调查,开展多种形式的宣传教育活动,为青少年心理健康提供有效服务,帮助青少年养成
健康的生活品质,培养高尚的道德情操。各级妇联组织代表妇女参与国家精神卫生公共政策的制定和推动实施,开展面向妇女的心理健康宣传教育
,提供相关的咨询和维权服务。突发事件应急心理援助和灾后精神卫生工作突发事件中政府的功能事前制定心理应急预案事后组织心理援
助相关规定:《中华人民应对法共和国突发事件》、《国家减灾委员会关于加强自然灾害社会心理援助工作的指导意见》不利心理健康的职场因
素工作制度方式落后,程序复杂拖拉;规章制度不明确或太灵活,员工工作角色不清、冲突;物理环境、设施差;掌握新知识、新技术带来
的学习压力过大;工作团队中文化价值差异大,团队精神缺乏;竞争环境缺乏公平、公正、公开性,人际关系复杂;工作不被理解、认可,奖
赏、提拔与期望有差距;惩罚过于严酷,因工作差错、失误怕受罚。切记!!!统一均衡精神卫生法规定的医务人员应该进行的心理健
康指导,涉及到所有临床专业领域的医务人员与患者之间的交流、互动过程,体现在医务人员随时随地表现出来的基本素质、专业精神与态度之中。
“应知应会”的心理健康指导技能非精神科处理精神、心理问题的临床路径非精神科医生应当可以结合自己的本职工作加以解决。及时向
精神科提出会诊请求,联合处理,在治疗原发病的同时给予精神科的相应治疗,必要时转入专科治疗。及时识别并向专科医生转诊。图例精神
心理问题躯体问题建立心理档案心理评估问题记入档案定期评估追踪随访反馈意见改进工作高危个体分诊疑似精神障碍者应送或
请有精神障碍诊断和治疗资质的机构、医师进行诊断。对于诊断为精神障碍(品行障碍、人格障碍除外)发作期的服刑人员,继续在监区服刑起不到
改造的目的,也会增加监管难度,影响其他服刑人员。对于筛查出的不属于精神障碍(品行障碍、人格障碍除外)发作期的高危个体应进行团体/
个体心理咨询/辅导。新入服刑出监监狱、看守所、拘留所、强制隔离戒毒所提供心理卫生服务流程村民委员会、居民委员会的作用
我国的城镇、乡村有非常完整的基层政权组织网络。是真正的“基层”、“前线”竞争文化时代变化创建有益于居民身
心健康的社区环境,主要内容应包括但不限于以下方面:1.环境整洁、安静、安全、有序;2.生活设施完善、便利;3.有适宜于
成年人、老年人、儿童进行社会交往、体育锻炼和娱乐的设施;4.邻里和睦,友爱互助;5.有适当的医疗急救、灾难救援的预案和条件;6.有适当的信息沟通渠道、宣传教育窗口,传播科学、文明的生活理念和生活方式;7.能够结合乡镇卫生院或者社区卫生服务机构,通过医学心理咨询、社会工作等手段,向需要心理卫生服务的人群提供临时的紧急帮助或持续的服务。适宜心身环境村民委员会、居民委员会的作用中国家庭中常见的心理健康问题常见的家庭问题有经济拮据、贫困;子女养育、老人赡养方面的困难;夫妻关系、婆媳关系及其它人际关系不良;家庭成员生病、残疾;夫妻间的性问题,包括各种原因造成的分居;婚姻破裂、解体,或父母亲丧亡,形成单亲家庭;住房拥挤;建购房屋、搬迁、移民,等等。第二十三条心理咨询人员应当提高业务素质,遵守执业规范,为社会公众提供专业化的心理咨询服务。心理咨询人员不得从事心理治疗或者精神障碍的诊断、治疗。心理咨询人员发现接受咨询的人员可能患有精神障碍的,应当建议其到符合本法规定的医疗机构就诊。心理咨询人员应当尊重接受咨询人员的隐私,并为其保守秘密。第二章心理健康促进和精神障碍预防
献花(0)
+1
(本文系mihu16首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