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温故知新 | 肺的解剖

 panyunbo 2017-05-10


fei


        

          de


        

          jie


        

        pou





由于刚开学各种事情繁杂以及课程的增多,学霸笔记很久没跟大家见面了,为了证明笔记还活着,今天就和大家一起复习巩固肺的解剖~



肺由肺内各级支气管及无数的肺泡组成,右心室射出的血经肺动脉等经肺进行气体交换后,通过肺静脉回到左心房,使血液饱含氧气,因此肺是与外界进行气体交换的器官,也是肺的主要生理功能;此外,肺还具有一定的内分泌功能,除了表面活性物质,还有像我们熟悉的5-羟色胺、前列腺素和组胺等


肺的位置

两肺大部位于胸腔内(肺尖可突入颈根部),纵隔的两侧,膈的上方。右肺因膈下隆凸的肝,看起来较宽而短;左肺因心脏居左部较大,而较窄长。

图1  肺的位置


肺的形态

肺略呈圆锥形,有一尖一底三个面和三个缘(前后下)

肺尖钝圆,由胸廓上口向上突至颈根部,可超出锁骨内侧1/3上方2~3cm

肺底与膈相邻,又称为膈面,略向上呈半月形凹陷

肋面面积大而圆凸,贴近肋和肋间肌

内侧面(纵隔面)的中部偏后有一个椭圆形凹陷,称为肺门,是支气管、肺动静脉、支气管动静脉、淋巴管和神经进入肺的地方。上述结构经结缔组织包裹,构成肺根。

肺根内结构自前向后依次为:肺静脉、肺动脉和主支气管;左肺根自上而下依次为:肺动脉、左主支气管和下肺静脉;右肺:上叶支气管、肺动脉和肺静脉。

肺的表面有诸多的压迹和沟

肺的前缘薄而锐利,遮盖心和心包的大部,下部有心切迹,切迹的下方有一向前内突出的左肺小舌;肺的后缘钝圆,贴于脊柱两侧;肺的下缘较锐利。

图2、3  右肺、左肺的形态结构


肺的分叶

左肺由自后上斜向前下的斜裂分为上叶和下叶;右肺除了斜裂,还有一水平裂,将右肺分成上、中、下三叶

肺小叶:通过肺表面的脏胸膜可见的呈多边形的小区,相邻小叶由结缔组织分隔


肺段

            我们常把支气管入肺后的形态称为「支气管树

图4  「支气管树」

肺门处的主支气管分为肺叶支气管进入肺叶,后者在肺内分支出肺段支气管,而每一肺段支气管及其所属的肺组织就称为肺段,肺段近似圆锥形,尖向肺门,相邻肺段由结缔组织分隔,当肺段支气管阻塞时,该肺段内气体供应就会断绝,进一步造成损伤,我们可以说肺段在结构和功能上具有一定的独立性。左肺可分为8个肺段,右肺10个肺段

图5、6  肺段的外侧面观和内侧面观


气管和支气管

气管为富有弹性、后壁略平的圆筒形管道,后壁缺少软骨由弹性纤维和平滑肌封闭,位于食管前方,上端约第六颈椎体下缘高度,下至胸骨角处分为左右主支气管,分支处称气管杈,内面形成一矢状位向上凸出,略偏左的半月状气管隆嵴是气管镜检查的定位标志

按照行程可将器官分为颈部和胸部,气管切开术常在第3~5气管软骨环处进行。

右主支气管粗而短直,左主支气管细长而倾斜,以及气管隆嵴偏左,因此异物常落于右主支气管


图7、8  气管和支气管及肺泡


儿童的肺与成人的肺有区别

区别主要在肉眼可见的幼儿的肺新鲜呈淡红色(随着年龄的增长,逐渐变成灰黑色,并混有黑色斑点);其二,未经呼吸的新生儿的肺不含空气,比重大于1,沉于水,而成人因空气及弹性好,比重小于1


肺的生理

1.肺参与呼吸过程中的外呼吸(即肺通气和肺换气)

2.肺通气我们主要讨论的是动力与阻力的问题,参与的因素也较多,值得一提的是肺泡II型上皮细胞合成分泌的表面活性物质

3.肺通气功能的评价的重要指标是用力呼气量(FEV1)/用力肺活量(FVC)的比值,FEV1/FVC为83%作为一个重要的指标

4.肺换气重点讨论的通气血流比值VA/Q即每分钟肺泡通气量和每分钟肺血流量的比值,正常值为0.84。大于0.84,意味着通气过度,肺泡无效腔增大;小于0.84,相当于发生了动-静脉短路


编者注:温故知新系列是笔者在大二学习之余复习巩固解剖学、组织学、生理生化时之作,限篇幅和知识有限,与临床结合不够紧密,还主要是基于解剖学、生理课本及奈特解剖学图谱,也难免有知识上的错误,如若有指正或好的建议,欢迎提出~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