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巴菲特说过的这句话很有含金量

 天道酬勤YXJ1 2017-05-10

本文3400字,阅读约7分钟

一年一度的巴菲特股东大会刚结束,作为靠投资成为全世界第二有钱的人,毋庸置疑,巴菲特已是永远铭刻在人类历史画卷上的重要一笔。

去年5月力哥就说过,这些年中国人越来越有钱,对很多壕来说,去美国最没有识别度的内布拉斯加州的小镇奥马哈现场聆听股神教诲,哪怕啥都不懂,只是去感受一下现场氛围,好像也能让自己的身上沾上股神的财运,回国后就能顺风顺水,财源广进,就好像从来不看球的游客到了西班牙就得站在伯纳乌、诺坎普门口拍照装逼一样。

不过这是好事,应该鼓励。拉着巴老装逼,总比拉着小鲜肉装逼档次高点。

关于巴菲特的故事,网上早就汗牛充栋,力哥老茧都快听出来了。如果真想好好了解巴菲特这个人是如何成长为“人类历史上最伟大的投资家”,别瞎凑热闹了,直接买本力哥三年前就推荐过的巴菲特官方传记《滚雪球》好好看看吧。

巴菲特说过的这句话很有含金量

关于巴菲特的投资理念和最钟爱的股票,也就是那老三样,都写在《巴菲特致股东的信》那本书里了,你还别嫌无聊没新意,因为最靠谱的投资智慧就那么点,牛人一旦顿悟到了就会屡试不爽,受用终身,哪有一天到晚出新鲜干货的?

巴菲特说过的这句话很有含金量

如果一个投资大咖三天两头推翻自己原先的理论,给你新鲜货色,只能说明这人还在摸索的过程中。比如力哥原创的七步定投策略,未来肯定还会不断修正,但理论大厦的骨架已经建成,我会终生受用。

反过来说,也只有那些心浮气躁、心高气傲的年轻人才会一天到晚吃着碗里的想着锅里的,猴子掰玉米,前脚掰了后脚扔,到头来啥都没学会,还碰了一鼻子灰。

如果你还想了解巴菲特跨越半个世纪的黄金搭档芒格的投资智慧和人生感悟,就再加一本《穷查理宝典》。

巴菲特说过的这句话很有含金量

《滚雪球》、《巴菲特致股东的信》、《穷查理宝典》,这三本书在力哥去年出版的第一本同名理财图书《小白理财入门必修课》里的《小白学理财,要看哪些书?》这一节里就做过明确推荐。看完这三本书,你所学到的投资智慧绝对比你花上万元跑美国装逼凑热闹多得多。

巴老一生说过很多名言,比如——

只有退潮时,才知道谁在裸泳。

别人恐惧时我贪婪,别人贪婪时我恐惧。

投资最重要的是保住本金,第二是记住上一条。

想要在股市从事波段操作是神做的事,不是人做的事。

如果你不打算持有一只股票十年,那十分钟也别考虑持有。

有了足够的内幕消息,再加上一百万美元,你可能只要一年就破产了。

就算美联储主席偷偷告诉我他未来二年的货币政策,我也不会改变任何一个投资决定。

……

但在力哥看来,这些至理名言都不是巴菲特说过的最值钱的一句话,下面这句才是——

对你的能力圈来说,最重要的不是能力圈的范围大小,而是你如何能确定能力圈的边界所在。如果你知道了能力圈的边界所在,你将比那些能力圈虽然比你大5倍却不知道边界所在的人要富有得多。

前面那些名言,说的都是投资,但理财并不仅仅是投资,而生活也不仅仅是理财。无论是想让自己变得更富有,还是想更好过完这一生,光懂投资智慧还不够,最重要的是懂得立身处世的根本智慧。

在力哥看来,这个智慧就是明确知道自己的能力圈边界!

曾经年少爱追梦,一心只想往前飞……

巴菲特说过的这句话很有含金量

年轻最大的优势在于未来有充足的时间可以任你自由翱翔,从投资收益角度看,这叫充满了成长的想象空间,从风险角度看,这叫充满了令人担忧的不确定性。

很多年轻人觉得自己眼下一穷二白,时间不值钱,不是肆意挥霍在各种娱乐活动上,就是在各个行业和职业领域跳来跳去,觉得自己什么都能干,哪哪儿都有赚钱机会,可一遇到困难就半途而废。

力哥多次强调年轻人一定要抓住职场最初的“黄金试错五年”。

刚工作五年内,走错职场道路不要紧,只有在不断试错中,你才会真正意识到自己擅长什么,不擅长什么,你的能力圈边界在哪里。之前力哥推送的《年轻人,你唯一能把握的是成长》说的也是这个道理。

然而人生苦短,从走出校园到需要你担负起买房结婚生子的人生重任,最多不过十年,所以时不我待,五年是你找到自己能力圈边界的deadline。

巴菲特说过的这句话很有含金量

有人早在大学里就通过实习兼职经历明确知道了自己的能力圈,做好了职业生涯规划,有人工作后花了3年找到了自己最擅长做的事,但有人可能10年、20年还在不断试错,不断碰壁,因为他们根本不知道自己的能力圈边界。

有人虽然能力圈不大,但很早就明确知道边界在哪儿,于是抓紧自己的核心能力圈反复锤炼,从不会被能力圈之外的事分心,这样的人反而比能力圈大却不知边界的人更容易取得事业和财富上的收获。

许多在各专业领域达到杰出成就的牛人,其实生活很单调无聊。如果他们不把时间专注在反复操练自己最擅长的专业技能和工作上,就不可能有那么杰出的成就。

李娜、丁俊晖如此,李云迪、郎朗如此,袁隆平、屠呦呦如此,马云、王健林亦如是。王健林每天大部分时间都花在了不断开会、看项目、签合同以及做这些事的路途中,但这却是他最核心的能力圈。

所有外人看起来光鲜亮丽的非凡成就,都是在日复一日的平凡中打造的。

相反,一个能力圈原本不小的人却不知边界,不懂进退,不会放弃,反而很可能会在财富积累的道路上摔大跟头。

在投资领域,不懂不要碰是基本原则,但总有人自以为是,碰了超出自己能力圈的东西,最后巨亏离场甚至倾家荡产。

在创业领域,总有创业者在事业发展顺风顺水的时候对未来盲目乐观,高估自己的能力圈边界,进入了自己并不擅长的新领域,以为自己过去的成功可以再次复制,结果功亏一篑。

以力哥自己为例,我在三年前创立“力哥说理财”时就给自己划定了“三不”红线。

不做产品、不做平台、不做软件。

决心永远不做理财产品是因为我清楚知道,我的核心能力圈是理财+媒体的交叉领域,我做的是理财自媒体,本质上属传媒行业,而非金融投资行业。后者需要的专业技能、人才团队和资金规模和前者是完全不同等量级的。

我本人做了10年理财媒体人,最擅长的是“以幽默文字解读财经话题,以通俗语言诠释理财知识”,在这项能力上,今天中国没有多少人比我更强。

事实证明,三年前我对自己核心能力圈的判断很准确。今天我虽然还不是中国最大的IP型理财自媒体,但在所有IP型理财自媒体中,我可以很不惭愧的说一句:我的文字表达能力+口头表达能力+泛理财领域知识的全面性上,我的综合能力是最强的。

在这个核心能力圈里,我是很强,但如果仗着粉丝粘性高,就头脑发热跑去自己发私募,甚至搞个P2P,虽然做金融赚的钱要多得多,但中国比我强的人也多得多,我不是泯然众人,就是在激烈的竞争中被挤死。

决心不做平台和软件(APP)也是一个道理。

无论是渠道型、知识服务型还是社区型的理财平台,都早就杀成红海了。有挖财、随手记、财鱼管家、51信用卡、网易云课堂、网易有钱、蚂蚁聚宝、雪球、网贷之家、融360这些大咖挡在我前面,我何德何能去和它们同台PK?

巴菲特说过的这句话很有含金量

连共享单车这种刚性打开率超高的APP也不得不在微信和支付宝里二选一站边,我自己做APP不更是作死吗?

我的最优策略难道不是扎扎实实做好我的IP型理财自媒体,然后和这些平台深度合作,借势提升我的影响力吗?

我知道有些同行靠理财自媒体起家,后来转身去做看起来市场想象空间更大也更赚钱的理财产品、理财平台和理财软件,但愿他们的能力圈比我大吧。

我在和很多风投的接触中发现,他们最关心的就是这三个问题,尤其是会不会做平台,因为风投追求的是一份投入,十分回报,投一个IP,不如投能生产一群IP的平台。

但在力哥看来,弱水三千,只取一瓢,只要约束欲望,戒骄戒躁,脚踏实地,抓紧属于我的那一瓢甘泉,我的人生就已不只是平凡的小确幸,而是令大多数人羡慕的大成功了。

巴菲特这句话对你来说至少能值1万美元,但对力哥来说,值100万美元!

如果你不想也没时间啃艰涩难懂的投资书籍,也想轻松get巴菲特和其他投资大师的理财智慧,不妨跟着力哥零起点开始学理财吧。从媒体跨越到金融可能超出了我的能力圈,但跨越到教育却是如鱼得水,更上层楼。

版权声明: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